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念与遗憾     
张文真 《乡音》2012,(5):49-49
2008年8月是我悲痛欲绝的日子。我的父亲,乐观、勤劳、善良、正直的父亲,对我们精心培育、疼爱有加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倾注了全部心血、苦心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家,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与遗憾。父亲一生对全家倾注了无限的爱。还在上世纪60年代初,当我上小学时,家里买不起收音机,父亲就买了些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高山     
正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父爱是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你的一生。父爱在儿女心中是永远的高山。无数次回想起父亲的背影,魁梧的身材,坚实的脚步,还有那背负着沉重生活的工具箱……父亲知书达理,才华横溢。坎坷的人生道路使他修炼成能伸能屈不屈不挠的优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帐单     
不知道有多少次心潮澎湃之余展纸弄墨地要写父亲,也不知有多少次面对着眼前的一方清笺咬着笔杆子发呆。我总想,父亲太平凡了,和父亲生活了二十年,我从未真正读懂他,也没有从他的身上品出什么高大和伟岸。也许是我太愚蠢了,我想。岁末之际,从工作了四年的深圳回到家中,无意中和父亲提到了这四年多的开销。我告诉他这四年多我只花了17000多元,也就是说我每月花费三百余元,并且一再声称自己的节俭超过了其他许多同事。父亲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很平淡地告诉我说家里一年的花销是五六百元。我当时吃了一惊,很疑惑地问了一声:“真的吗?”第二天起床…  相似文献   

4.
一天,收到父亲的一条信息:“孩子,我爱你。”我流泪了,很久。在我的印象中,与父亲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少的。因为他总是非常非常忙,早出晚归。我已经习惯了他经常不在家。偶尔在家的时候,我们之间仅限于简单的对话。他从来没有向我表达过什么,但是我知道,他是爱我的,正如我爱他一样。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全部都是父亲的影子。开始记事认人的时候,妈妈在外地上大学,是父亲给我穿衣,做饭,送我上幼儿园,每天中午给我买一个水果做零食。整整3年时间,我都是和父亲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人民警察,总穿着一身橄榄绿的警服。我从小就爱跟在他的背后看他的背影,好像无论什么时候,父亲的背影总是那么高大挺拔,给予我的感觉永远是安全、温暖而且幸福。 我刚上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在乡下派出所工作,很少回家。他只要回到家,就拼命地做家务,说是补偿回家次数少的缺憾。有一年夏天,我正在上  相似文献   

6.
兰州拉面     
刘郁 《人民公安》2011,(20):58-58
以前不爱吃面条.而父亲是面条的忠实爱好者,他能自己和面,然后做成炸酱面或热汤面.都是些朴素的食材.却也筋道清爽.是年少时光里才有的味道,可是那时的我并不捧场,只吃一小碗.用父亲的话说:“可惜我这手艺了,这孩子就只吃几根。”等到过了而立之年.父亲爱吃面的基因忽然觉醒了,渐渐品味出面条的好滋味.  相似文献   

7.
早上上班的路上,车上MP3传出了邓丽君“梅花,梅花,开满天下,有土地就有它。”的激越歌声,一刻间,突然有了流泪的感觉,那是在读着“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时才有的感觉,都说“十个男人九个喜欢邓丽君”,可这九个男人中又有几个读懂邓丽君呢,只听《甜蜜蜜》和《月亮代表我的心》是永远不会读懂邓丽君的,甜歌星多的是,江山代有甜人出,  相似文献   

8.
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选择在那一刻回家。 我9岁以前是有父亲的,他似乎还很爱我。但是,他不爱母亲,他们频繁地发生战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爱     
命运不能替换,要不然,父亲一定会选择自己躺在病榻上,而让我起来。父亲没有说出这话,但我可以肯定,他这么想过。母爱似海,父爱如山,这个比喻太准确了。父爱如山般沉重,但又是无言的,如山一般沉默着。在我瘫痪及瘫痪以来的8年多时间里,父亲没有对我说过爱抚的语言,可我又是那样清晰地感受到他的爱,那如山般沉重的爱。大爱无言,也许真的如此,我不能听到父亲的爱,只能感受到,从他的有意识无意识的行为举止中感受到。  相似文献   

10.
杨丹 《人民公安》2013,(11):17-17
13岁那年,父亲有一天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1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2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中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你知道的,家里日子并不好过,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政协公报》2014,(8):45-46
<正>马志良,马三立先生最小的儿子,一直和父亲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说他脸上"没买卖",所以不准他说相声。结果,由于父亲的阻止,已经被某部队文工团录取的马志良没能入行。马三立认为,志良如果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相声演员,从小里说,是糟踏了马家的相声;往大里说,是糟踏了相声艺术。志良说,"我不怨父亲,他是对的,我能理解。""他太爱相声了!"耿直的父亲在马志良的眼中,父亲是一个耿直的人。他老派、传统、不谙世事,志良说,他甚至有些固执。但是,这也正是志良钦佩父亲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常言说:“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远胜于子女对父母的爱。”父母疼子女是人的天性,但疼的方法不同,光让子女吃好穿好不是疼,捆往子女的手脚一切为子女包办不是爱,只有用自己的所做所为去教育和影响子女,使他们健康的成长,才是真正的疼和爱。我父亲是一名军人。全国解放后,我父亲退了伍,战争给他留下了满身的疾病。1986年我母亲去逝了。风蚀残年,他仍壮心不巳,每日和大伙一起劳动在田间地头。秋天丰收了,他又把积攒下来的钱,存入银行,来支援  相似文献   

13.
如果只得到了他玫瑰花里的一瓣, 我并不觉得不满足,也并不觉得,得到他 全部的真心有那么重要。我不爱他?不 是。也许我对纯洁的爱情没有了奢望。  相似文献   

14.
<正>谈到家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的父亲——李国蔡。我的父亲,是出生于滇红之乡——临沧市凤庆县的彝族,个不高、有点黑,勤劳、节俭、少言、爱看书、善于思考。他曾经是一名基层公务员,现在是一名退休在家喜欢养花种草的小老头。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是我成长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5.
刘小英 《今日浙江》2001,(12):27-28
我父亲刘英烈士牺牲已经59周年了。回顾父亲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不禁使人思绪万千,感慨万千。在那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先辈们吃尽了千辛万苦,才迎来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令人惋惜的是,父亲同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一样,没能分享到革命胜利的喜悦,没能过上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不过,可以告慰父亲的是,他虽英年早逝,但他死得其所,死得重于泰山;党没有忘记他,战友们怀念他,人民永远纪念他。父亲的革命简史已被编入多种辞书。建国后许多战友都为他写了纪念文章。60年代初,曾与父亲并肩战斗的粟裕伯伯对我说,在50年代初等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6.
罗天 《人民公安》2006,(9):59-59
我这人一般不爱借给别人书,也不爱借别人的书。借给别人一怕他不爱惜心痛,二怕他不还难以启齿。不借别人的书,却怕万一借了本好书,拖拖拉拉舍不得还,落个占蝇头小利之名。所以我的书来历除少数是作者送的,大多便是自买。自己买的书读着放心。永远不用担心正读到热闹处,却电话铃  相似文献   

17.
赵谦益 《世纪行》2010,(7):17-20
<正>(接上期)五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运动爆发时,父亲赵厚甫先生已经在湖北省粮食厅任职副厅长整整十年了。其间虽然也在这样或那样的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父亲还是完全相信党和政府的。因为他总是记得中央和地方官员们对他这种爱国民  相似文献   

18.
校冬军 《小康》2006,(7):70-71
你是否梦想过到古代一游,是否也想要过把皇帝瘾。在对历史上的各色皇帝羡慕或是指责的同时,你是否也想过:“如果我是他的话,我一定会做得更好。”你是想一统江山,还是想要造福百姓,或者你想坐拥荣华,又或者其实你想“不爱江山,只爱美人”?如果回到古代,你会是个怎样的皇帝,会有着怎样的传奇一生呢,就让下面的测试来帮你找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19.
孤独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你爱上一个人的那刻开始。原来,所有的责任、承诺、道德、传统、忍耐,都是孤独的源头。 在我30年的生涯里,只对一个男人有一种割舍不了的感觉,这种感觉叫心动。因为心动所以有爱,可是却万般无奈。不知道有没有人同感,想找一个人谈一场恋爱需要有季节,恋爱的季节,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尽管心里曾经有爱。我的故事里有两段小插曲,这两段插曲,让我永远错过了这段爱。唱主角的不是我,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出生在台南县大内乡偏僻的二重溪农村。在悠长的记忆里,幼年亲历过的一件事情却是至今都无法忘记的,成为了心中永远的记忆。记得那还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同村人李妈兜、杨荣山两人经常会在我家与我父亲一起喝茶聊天,而且还经常穿着红裤子,幼小的我就会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他们穿着红裤子?父亲告诉我,他们是"あか"(音译"阿卡",日语"赤",此处特指"共产党"),1928年他们遭到了日本宪兵的追捕,在我父亲的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