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退让政策,帝国主义采取分化瓦解手段破坏革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宋燕辉 《党史文苑》2008,(11):21-2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退让政策,帝国主义采取分化瓦解手段破坏革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潘琦 《党史博览》2014,(5):10-13
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东区委迁至香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5日,国民党在广东发动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广东全省。4月17日,中共广东区委秘书长赖玉润(赖先声)召集在广州的区委成员穆青、杨殷、冯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12,(9):31-32
历史背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大肆屠杀。与此同时,北方奉系军阀张作霖也在北京逮捕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蒋介石于4月18日在南京另行成立"国民政府",国内局势迅速逆转。全国由此形成了三个政权,即原来的北洋军阀政府,上海、南京的蒋介石反革命政权和武汉国民政府。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果断行动,才能挽救革命。党的五大就是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5.
重点转移1927年4月底,自中共闽南特委紧急会议以来,罗明已在闽西、闽南奔波了一个多月。厦门"四九"反革命事变,特别是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福建反动派的气焰更加嚣张.  相似文献   

6.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强制手段和恐怖政策,对革命文化的进攻非常猖獗。从1929年到1935年,被查禁的  相似文献   

7.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人遭到残酷屠杀,党的革命活动陷入低潮。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国民党统治区内的文化战线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同志出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下虎村的一个小商人家庭。青少年时期,他就立志报国,1917年考入云南讲武堂,后跟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北伐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也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面对国民党的大屠杀,共产党内一些不坚定分子脱党、退却、逃跑甚  相似文献   

9.
夏秋 《党史文苑》2005,(3):41-42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江浙金融资产阶级出于对共产党和武汉国民政府的恐惧,慷慨解囊支持蒋介石发动政变.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蒋介石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后,依然对他们大肆搜刮.其中,旧中国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就曾经两次遭到蒋介石的逼榨.  相似文献   

10.
1927.4.27--5.9武汉代表人数82人全国党员57967名生死关头中共五大,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激烈搏斗的紧急时刻召开的。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北洋军阀势力分崩离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继续维持其自身在华利益,纷纷拉拢掌握国民党军政大权的蒋介石。许多地方军阀和官僚政客也改换门庭,投靠了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势力不断扩大,走上了军事独裁的道路。1926年末至1927年初,在广州国民政府的迁都之争中,由于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二七年,正当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之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蒋介石,经过一系列的阴谋布置,在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经济援助之后,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月十五日,武汉汪精卫集团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  相似文献   

12.
正背景介绍1934年4月,《红星画报》第5期刊登漫画《国民党屠杀工农的惨状》,揭露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群众的罪行。漫画旁边配有短文,全文如下:血的"四一二",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是国民党背叛革命,投降帝国主义,开刀屠杀工农群众及共产党员的日子。数年来在国民党屠杀下,被杀的革命群众及共产党员不下数十万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7,(1)
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构成立后,保卫和情报机构也在斗争中产生、演变。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31万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中共中央机关在白色恐怖下危机重重,中共军事秘密  相似文献   

14.
1927年8月,中共崇安特支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恢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破坏的农民协会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发展现状,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同时,讨论分析认为浦城新兴七(辖岱后、池家、枫溪、花家一带68个自然村)与崇安小北毗邻,有发动武装暴动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地处偏远,境内山多田少,农民所产稻谷仅够3个月食用,纸业工人日工作时间高达14—16个小时,生活十分贫苦。工农群众为生活所逼,迫切要求革命。  相似文献   

15.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高涨,但在统一战线内部却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8月,国民党右派在广州暗杀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此后,国民党内新老右派的活动更加猖狂起来。国民党二大后,蒋介石利用已经窃取的重要权力,加紧了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先后发动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器,捕杀工人和共产党员。随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也相继发生反革命大屠杀。同时,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1927年4月到7月,国民党反动派连续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开始镇压中国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其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造了两种工农武装割据的形式,一种是"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的武装割据;一种是东固"李文林式"的武装割据.  相似文献   

17.
张鹃 《党史文苑》2011,(22):6-7
1927年,伴随着"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然而,在革命困难时期,中共从1927年11月开始,接连发生三次"左"倾错误,本文研究的是中共这三次"左"倾错误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做共产党员死了也心甘”1927年4月和5月,国民党反动派相继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马日事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湖南汝城县,敌人将我父亲等30多名农会骨干作为“共党案犯”逮捕,严刑拷打,  相似文献   

19.
叶剑英同志1897年4月28日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下虎村的一个小商人家庭,青少年时期就立志报国,1917年考入云南讲武堂,后跟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北伐战争作了巨大的贡献.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也发动了“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面对国民党的大屠杀,共产党内不少人脱党、退却、逃跑、甚至变节,叶剑英却在这种情况下,勇敢地投入了党的怀抱,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特别是在党最危难的时候,他能明辨是  相似文献   

20.
<正>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血腥屠杀。紧要关头,我们党毅然决定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从党的历史来看,这3次起义是八七会议前后,党秘密领导和发动的著名武装起义,其间所采取的保密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