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潞江坝印象     
郑海 《今日民族》2006,(11):47-49
怒江在保山坝区55公里的流域内,俗称为“潞江”,江边的坝子就叫潞江坝。在我的记忆里,自几十年前起,它就被那首老歌唱得声名响亮。好多外地人都是冲着那“人人见了人人夸”的“富饶美丽”去的。我也如此。车行滇西,潞江坝自古以来都是必经之地。早些年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匆忙着路过这里。印象深的一是车从山顶驶下时就会一截热过一截的河谷气候;二是过往横跨怒江的红旗桥时总有边防检查的例行程序和手续,提示着人们再出去就该是边境地区了;三是路过一座又一座生态状况或好或坏的大山后,一过山口,看到潞江坝横卧在眼睛前面的时候,会豁然开朗起…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保山市芒宽彝族傣族乡境内,有一个似彩虹般美丽的地方叫"潞江坝",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傣族同胞所穿着的服饰与这里的山川一样秀美多彩,尤其是妇女们的头饰,既有浓烈的特色,更有着不易为外人所知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多少而已。有的交通便利,区位条件好,有的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有的离城不远,受其辐射和惠泽。优势发挥得好,能够“流金淌银”。然而,优势亦“让我欢喜让我忧”。优势似一轮“光环”,如一轮“姣月”,令一些人暗自喜悦,久而久之,一种优越感便油然而生。正是这种优越感,使得一些人陶醉于“桃花源”的自我封闭之中,沉醉于“井底之蛙”的“窃窃私语”之中,或躺在优势中“睡大觉、吃老本”;或“望眼欲穿”富饶的资源却无开发的本领,出现了令人咋舌的“富饶的贫困”。环顾四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方并…  相似文献   

4.
不可救赎     
有些故事听起来是绵绵的,而它们砸下来的时候却像一场无情的冰雹,在你的心上留下一个又一个无法消弥的大坑,任你用很久的时间都无法抚平。 我在采访完那个黑社会老大时,天就彻底黑了。按照日程安排第二天我将返回北京,我想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时间再来看守所了。我还是想力争见一见夏洛克,当我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所长面露难色地踌躇再三,还是同意了。不过所长说由于夏洛克身份的“特殊”,你见一见谈一谈倒没什么,只是……那句“只是”的后面是一段冗长的沉默,他用眼睛看着我,我点点头也用目光回示他。   夏洛克从监号里被带出来…  相似文献   

5.
小城临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浙江的临安就在天堂的旁边。 临安这地名绐人的印象更像是一个客栈,或害驿站,当然是通向天堂的客栈。在那里距天堂一步之遥.再回头俯瞰人寰.那种自得与从客.就使人生变得十分潇洒了。  相似文献   

6.
趣味概念     
◎天堂与地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孩子请神仙告诉他天堂与地狱的区别。神仙就带他去看两个房间。在第一个房间,孩子看到一个摆满美味佳肴的高台,可惜所有的食物只能用三尺长的筷子去夹。这时,一群饿汉冲进房间,用筷子夹起食物就要往嘴里塞,却怎么也吃不到,急得直哭。神仙说:“这就是地狱。”在另一个房间,同样的高台、同样的食物、同样的筷子,但取食者却彼此帮助,你喂我吃菜,我喂你吃肉,三尺长的筷子运用自如。神仙说:“这就是天堂。”厉教授说,互帮互助是“天堂”,自私狭隘只能走向“地…  相似文献   

7.
“人民”是当今用得最多的两个字。怎样理解这个时时见、处处见的词呢? “人民”是集合词.这一集合.就淹没了成千上万的个体;“人民”是抽象词.这一抽象,就抽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人”一旦被抽象为“人民”.就成了没有声音、没有面目、没有形体的幻影。就成了可以任意雕塑的大理石.可以把它雕塑成至高无上的神,顶礼膜拜:也可以把它雕塑成铺路石,踩在脚下。在“大跃进”中,只看到“人民”起哄.看不到“人”的理智。在文革中,只看到“人民”在搞“多数人专政”.看不到“人”的尊严和权利。  相似文献   

8.
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怒江峡谷的潞江坝傣族乡,每逢节日,总会在大树婆娑、浓荫匝地的大青树下或傣族奘房外,由数张桌子排成长龙,众人端来自家烧的可口饭菜,拼凑成“百家宴”(又称“长桌宴”),形成数十人甚至数百人同桌同食的“百家宴”奇观。其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形成怒江峡谷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5年前的市第十二届人人一次会议上,我被选为市人人法制委员会委员。委员中不少人身居要职,而我只是一名无党派新闻记者,也没有法学学历背景,心中末免有些忐忑。但我深知,能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和地方立法过程,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新闻和人人上作都在研究社会,发现问题,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有不少哭刚点。我们运用的伦理准则与法律规则看似无形,但是对社会生活都在产牛影响。领导委员“接天线”,草根委员“接地气”,可以传递民间的卢音。  相似文献   

10.
最近,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磨盘峪村的张大爷足不出户就办理好了自家的宅基地手续.让张大爷乐得合不扰嘴,见人就夸:“这为民服务代理可真好啊!”现在.该镇得益于为民服务代理制的又何止张大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1.
见字如面     
最近一段时间,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文化综艺节目悄悄热播起来.节目的形式很简单,就是请一位读信人,在一张讲台前,面对观众朗读一封书信.说实话,我刚刚看到这档栏目时,无非是想打发空闲的时间,只是几期看过之后,却被它深深吸引进去,于是不知不觉“追”到了今天. 说来惭愧,书信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有些久远的概念,现在的我已经记不起上一次写信是在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2.
虚报浮夸今日已涉及到方方面面。无论是报产值,还是报销售额、利税等数字,一些地方和单位把“实事求是”丢一边,凭领导者的意志随意变幻,甚至还堂而皇之的拿到会议上讨论决定,煞有介事地集体弄虚作假。在有些人眼里,数据不过是个面团子。“人高我也高,不高被小瞧,高了还要高,不然乌纱掉”;“别人都夸我也夸,不吹不夸是傻瓜”——这是一  相似文献   

13.
脸红     
人人都有“脸红”的时候,其实“脸红”是一件好事。倒是该 “脸红”而不脸红者,有点让人害怕,让人失望,让人不可捉摸。 有一天,我在公园小坐,见一女青年连脸也不红地就将吃剩的食品连同塑料袋随手丢在了水泥路上  相似文献   

14.
朋友,给你一个忠告:如果你没去过伊吾,你千万别凭老印象和老黄历乱说话。因为那样你会说错话,你会冤枉了一个好地方。伊吾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养在深闺待人识的小城,是一个士别三日便要刮目相看的小县。我以前没去过伊吾,只是听人说过她,只是远远地遥望过她,只是尽我所能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8,(5)
正2018年4月9日,我们在浙江诸暨市岭北镇探访了抗战老兵应邦铭,以下就是他一生的传奇经历。我1919年7月23日生于岭北镇富家坞。在家族中,让我印象至深的人,莫过于小叔(父亲弟弟)应为坊。小时最疼爱我的就是小叔,每见客人,就夸我聪明能干,将来一定有出息。小叔好读书,出仕后,更名应机,从东  相似文献   

16.
有朋自远方来,会夸上一句“上海的治安真好”。一位澳籍华裔客商告诉我:“跑遍亚洲,我就喜欢中国,选择上海。在这里投资最安定,晚上一个人出门,挺放心。”  相似文献   

17.
我是徽州黟县土生土长的人,又在黄山脚下的歙县西溪南读中学,屯溪更是经常要到的玩乐地方,我可说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老黄山。可是过去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屯溪附近有一个“花山谜窟”的旅游景点,直到今年才在台湾电视台上看到介绍这个景点美丽、迷人的画面,我才知道我们故乡还有这么好的一个旅游景点。于是,我下了决心,只要我再返乡探亲,我一定要实践“老黄山游新景点”的心愿。  相似文献   

18.
甲:我有个朋友,听过你讲“成功之道”;她说听起来很有意思,做起来太难了。乙:一个人老了就往往不能准确估计主客观的情况。我已在好几个大学讲“成功之道”,这就是缺乏自知之明、又很不了解听众心理的表现。你那个朋友的反应很典型。“成功之道”这个讲座听起来是有点意思,但要坚持实行却  相似文献   

19.
1941年,俄国人顾彼得作为国际援华组织“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一员来到了丽江。当时的丽江远非近年来令人趋之若骛的旅游目的地,而是没有一个汉族官员愿意去的蛮荒所在。可顾彼得却为这个有着“天堂的景色”的地方深深折服,一住就是九年。  相似文献   

20.
绍兴老酒醇又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时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因为是名篇,老师要求人人熟读成诵,所以印象极深,只是对其中的“三味”一直未能领会得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教课书中是这样解释“书中三味”的,但我一直不以为然。后来有人将此“三味”解释为“酒中三味”,即黄酒味、书卷味、江南味,我倒觉得颇有道理。因为古越文明传承千年,绍兴人人崇尚老酒。酒就像一把打开绍兴古越堡的金钥匙,有了它,你就能踏着石板路,登上乌篷船,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就能领略到浓浓的江南水乡风情。"酒是一部千年史书"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