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各高等学校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深化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认识,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等方面仍需探索。现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强等因素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课外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实践中,高校应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坚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对学生传播科技知识,引导科技方法,培育科技精神,并提高学生科技实践能力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构建一系列由竞赛平台、讲座平台、培训平台、支持平台构成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效果,是各高校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西昌学院初步建立了"四川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三三制’模式",即:三体系三层次活动模式。通过"三三制"模式的实践,在有限的条件下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以来,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获国际比赛奖励7项、国家级奖励182项。其中学校"攀登者"机器人足球队获得6次世界冠军、10次全国冠军;获首届"不锈的不锈  相似文献   

6.
略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中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鼓励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并努力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1999年以来,学校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围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坚持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7.
论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文章分析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阐述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原则,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要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必须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与新技术应用的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此外,还要拓宽培养渠道,全局系统考虑,制订激励措施,加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10.
创新创业人才开发与培养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高校承担着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训练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支撑平台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翱  周晓庆  罗强 《山西青年》2022,(9):150-152
通过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们更好地发展,因此,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非常重视。近些年,随着各种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开展,高校的科技创新竞赛组织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相关的组织管理能力水平并不是很高,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组织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分析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组织管理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组织管理水平、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新能力发展机会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而本文就以此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建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白宇 《新长征》2009,(2):58-59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21世纪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学生具有创新素质是创业教育的目的,而创业教育本身又是培养创新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三大课堂教学体系是近年来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其中第一课堂指计划内理论教学,旨在奠定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第二课堂指计划内实践教学,包括模拟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旨在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和实践能力;第三课堂是指计划外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业指导、课外科技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