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理生物化学机制进行了分析 ,并对运动后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疲劳反应 ,提出了几种主要的恢复手段与方法。即 :心理消除、理疗消除、保证休息和睡眠、加强膳食营养、积极性休息  相似文献   

2.
如何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是当今世界运动医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中医的整体观和中药的天然性,使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成为热点,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多数仍处于缺乏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盲目应用阶段。1概念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1]与中医之“劳”相近,故张世明等[2]将其归入“虚劳”的范畴,余谦等[3]将其归入“劳倦”的范畴,笔者认为也可根据其主诉将其归入“不寐”、“汗证”、“郁证”等病的范畴。2历史沿革中医古医籍中没有关于运动性疲劳的记载,但有对“劳”、…  相似文献   

3.
人在运动训练到一定的时候会出现人的整个机体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即为运动疲劳。大体分为神经疲劳、肌肉疲劳、正常疲劳、积蓄疲劳、全身疲劳、局部疲劳等等。虽说疲劳反应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运动训练的必然反应,但我们还是必须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疲劳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尽可能防止疲劳(即运动能力下降),推迟疲劳的出现,同时采取措施积极消除疲劳,以保证正常的训练和比赛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制剂对提高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灌服复方丹参制剂大鼠的力竭性游泳运动,测定大鼠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灌服复方丹参制剂的大鼠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制剂有一定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5.
冯兆峰 《工会论坛》2011,17(1):176-176,F0003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疲劳,表现为人们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意,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体育教学效果,却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史主要从体育课教学这个方面,阐述心理性疲劳,同时针对引起心理疲劳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消除,旨在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完善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树立图书馆的美学观,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图书馆的环境美,能使读者心旷神怡,提高学习、研究效率,消除紧张与疲劳。它包括:馆舍建筑的造型美、馆面环境的自然美、室内部署的和谐美、馆员的形象美和图书馆的科学美。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猝死作为一种严重的运动伤害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青少年期是运动性猝死的易发阶段,其对个体、家庭以及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深远。运动性猝死有其特定的年龄性别特征,并与应激状态、生活方式以及运动项目的选择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通过对运动性猝死的深入了解与认识,有助于更为科学地对其进行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8.
夫妻常做卧室健身操,不仅能松弛肌肉、消除疲劳、健美身心,而且能加深感情。第一节颈部运动(图1)丈夫仰卧,两手自然伸直放体侧,全身放松,两眼闭上。妻子分开两腿坐在丈夫的头前,两手抱住丈夫的头。妻子先轻轻地将丈夫的头向后向上拉动,然后用手指按摩丈夫的颈部和肩部肌群。丈夫做长而慢的呼吸。反复练习5分钟。  相似文献   

9.
自由基与运动及中药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体内产生过多的自由基时,不仅会破坏遗传物质、蛋白质交联或多肽断裂,一些代谢酶因交联聚合而失活,引起一系列损伤,疾病,导致人体衰老,而且自由基还会攻击生物膜上的多不饱和酸,产生脂质过氧化。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机体防御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机体脂质化的程度。中药对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使中药在自由基医学研究中充满魅力,同时也在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疲劳审讯是长时间讯问而令犯罪嫌疑人身心俱疲的非法取供行为。各主要法治国家(地区)均在成文法或者判例中对疲劳审讯予以否定,并由此形成了界定和防治疲劳审讯的四种模式。借鉴境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特点,对疲劳审讯的界定标准可以分为法定标准和裁量标准。法定标准是强制性标准,裁量标准为参照标准。据此,可以从多个方面对疲劳审讯进行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