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儿童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让少年儿童拥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少年儿童精神生活暴露的问题,如冷漠、孤僻、狂躁、德智分离等现象令人担忧.针对这种情况,提倡健康多彩的传统儿童游戏文化,让少年儿童更多地参与户外集体游戏,对培养孩子们主动性、创造性、群体合作性,形成快速反应判断能力、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增强体质和身体协调能力,锻炼意志,养成开朗的心态大有裨益.同时,传统儿童游戏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还能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央群团改革精神对群团组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国少年先锋队具有群团组织的属性,在群团改革的大形势下,学习领会中央群团工作精神,深入思考少先队的定位和使命,从少先队对少年儿童的政治引领、价值引领、组织引领等特殊功能视角下去思考少先队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意义重大。因此,少先队必须要突出政治引领,培养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少年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突出价值引领;要从尊重儿童的选择权、运用礼仪标识手段、运用好实践体验教育等途径进行组织引领。  相似文献   

3.
发展和创新少先队先进文化,必须着眼于全体少年儿童文化精神需求的变化,体现少先队活动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使少先队先进文化真正成为推动少先队组织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发展和创新少先队先进文化,必须着眼于全体少年儿童文化精神需求的变化,体现少先队活动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使少先队先进文化真正成为推动少先队组织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泛娱乐化"背景下童年异化现象,是指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内容浅薄低俗的非健康媒介现象[1],消泯儿童与成人界限的非理性样态."泛娱乐化"致使童年异化的原因在于消费主义思潮剥夺了儿童正确的消费观,"快感文化"全面滋生儿童享乐主义倾向,"功利主义"解构儿童的价值观范式以及"媚俗文化"催生儿童的审美暴力.化解"泛娱乐化"视野下童年异化现象,应破除"虚拟游戏"的樊篱,充盈儿童的成长空间;多主体筑牢"泛娱乐化"防火墙,培育宏观媒介环境新风尚;感召儿童的"批判精神",深植儿童媒介素养厚重性;实现拟态环境理性回归,重拾媒介行业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也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果在发展文化事业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自己的传统文化,等于割裂了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来说,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哺育。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创造性的升华。所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我国的文化事业和其他相关事业迈向新的台阶,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不一样的光芒,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武汉市1080名流动儿童和628名当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要差于当地儿童,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人抗逆力均对其精神健康产生显著影响,而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不显著。为此,提升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水平,需要加强流动人口家庭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学校教育活动,发展更多的融合计划,将提升抗逆力的教学目标嵌入到教育体制之中,增强流动儿童的抗逆力。  相似文献   

8.
论传统文化和文学与人文素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本文仅从传统人文精神、传统道德以及古典文学作品等方面简述对于培养人文素质所起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塑造高尚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培养自强精神,对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的欣赏,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热爱真善美,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舞蹈教学应着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其表现欲、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是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就必须采用最适合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特别是要在正面灌输、文化熏陶、实践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相似文献   

11.
儿童游戏辅导是处理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情绪困扰等心理问题的最适当的辅导和治疗模式。本文从儿童游戏、游戏辅导的概念入手,对如何利用游戏辅导对小学生进行心 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培养高素质人才,唯有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从儿童抓起,从少儿成长阶段抓起,使少年儿童具有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和生产信息的能力,将教育的重心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这是我国由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核心内容以及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指出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古为今用,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先进文化的动态发展性要求文化建设站在时代的前列 ,吸收、引进、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作为人类“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在科技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科学文化能够弥补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不足。而作为科学文化精髓的科学精神更能激发公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完善人们的人格品质 ,改进某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科学精神包含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开放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民主精神、协作精神、献身精神等。结合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探讨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文化消费成人化是指在当前少年儿童文化消费中,由于受到域内外文化的冲击,成人文化消费的推动及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渗透与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有碍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不良倾向。 一、少年儿童文化消费成人化不良倾向的表现及其危害 1.在娱乐领域 (1) 热衷于港台流行歌曲。近几年来,港台流行歌曲广为流传,有一些歌很不适宜孩子们唱,可他们无师自通熏会了。一首“纤夫的爱”不管大人孩子都会唱,就连幼儿园的孩子也能有板有眼唱上几句。唱歌是一种健康、高雅、文明的业余爱好,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少年儿童课外阅读状况与社会发展、儿童需求以及新课标的规定之间存在不小差距。读书读报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少先队组织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地制宜,推陈出新,从小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相对完善,且带有鲜明的东方传统文化色彩,与我国企业有天然的相似之处。研究日本独特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精神、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企业制度等,发掘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可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天才型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大里和张天翼的政治童话作品摆脱了政治说教和单一图解的窠臼,赋予此类型童话生动的现实性和强烈的游戏精神。他们从儿童视角出发,以游戏精神表达严肃主题,巧妙地将其政治倾向与理想溶解在儿童可接受的范围内,使之充满了童趣和魅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少年儿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帮助少年儿童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分必要。少年儿童领会“十八大”精神必须以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为前提,以实践体验、群体互动、信息传播媒介为载体,按照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来设计教育方案,完成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自从王财贵先生提倡儿童读经教育以来,对经典诵读的看法基本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儿童读经意义重大,可以重振中国传统文化;另一种观点则完全持否定态度,认为儿童读经束缚了儿童的天性,是迂腐的行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继承。实际上,对任何一种事物都不可做绝对的断定,儿童读经也需要辩证地对待。现代读经教育在本质与目的上不同于古代读经,不可简单地认为是"复古"。现代读经应遵循民主、兴趣、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与爱的原则,在家长与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读经运动对儿童的道德培养、全面成长能够起到积极的、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