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在漫长的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人。由于他们的作品被广为传阅,他们赋予新的含义的词汇和用法也被广为接受,久而久之成为英语语言中的一笔财富。因此,英美文学史的学习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讲是十分必要的。而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调查与监控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基础的不同,那种由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反感,在课程难度较大的文学史课程中,教学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要使学生愉快地积极地参与文学课的学习,教师应…  相似文献   

2.
张秋艳 《世纪桥》2011,(19):88-92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规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调要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有效利英语口语及书面语进行信息交流。根据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改革势在必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一定要采取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方法,尤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提高学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的同时,要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英美文学及文化,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了解英美文学及文化更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听力等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高校英语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承担起西方文化的传递工作.他们应将英美文化融入到<英美概况>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质疑和探索精神.向他们传授应掌握的相应的学习策略,不断积累了解英语国家所必备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4.
高校英语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承担起西方文化的传递工作.他们应将英美文化融入到<英美概况>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质疑和探索精神.向他们传授应掌握的相应的学习策略,不断积累了解英语国家所必备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5.
孙秀艳  伞娜 《世纪桥》2008,(11):121-122
高校英语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承担起西方文化的传递工作。他们应将英美文化融入到《英美概况》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了解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质疑和探索精神。向他们传授应掌握的相应的学习策略,不断积累了解英语国家所必备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6.
《湘潮》2007,(8)
本文主要从当代大学生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校园文化和英美文学阅读体验这两方面综述和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英美文学阅读的现状。对于开拓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进行英美文学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文学与民族精神的相互作用中,民族精神可以为文学创作灌注原生的活力,文学创作又可以不断地蓄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因而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繁荣发展中国当代文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6,(10)
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生成与变化的文化基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变化如同其生成一样,是多因集合性的、过程性的。依据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特性与规律,无论任何时候,要切实体现或张扬其特有的美学品质,都不能脱离其自身的民族文化生态;而实现民族文化生态优化,则是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实现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强势影响着世界多方面的格局,其中就包括文化格局。随之而  相似文献   

9.
幼儿文学课程是幼师生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必修课,它不仅仅是一门文学课,更是幼师生的专业课程。通过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幼师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并具备基础的文学鉴赏、创作能力,从而为幼师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专业基础。因此强化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定位,以课程学习培养幼师生的职业技能,就具有了重要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刚红光 《世纪桥》2009,(21):73-74
对辽宁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表明:辽宁省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短期性;学习内容的选择面不宽,内容贫乏,项目单调;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与简单性;考核内容过于片面;教师职称结构呈非正态分布;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不高,但对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兴趣浓厚。  相似文献   

11.
刚红光 《世纪桥》2009,(23):73-74
对辽宁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表明:辽宁省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短期性;学习内容的选择面不宽,内容贫乏,项目单调;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与简单性;考核内容过于片面;教师职称结构呈非正态分布;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不高,但对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兴趣浓厚。  相似文献   

12.
樊翠花 《世纪桥》2010,(19):113-1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良好的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艺术的设计与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这种内驱力。在教学中,通过突出社会史的独特内容和功能,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合理地创设历史情境,以及课堂研讨、指导学生考察社会搜集资料、展示学生研习成果等多样的教学安排与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1,(25):70-71
从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看,文学可视为文化的象征性表述,是对文化的聚焦,也是对文化的放大。故此,诗歌往往可以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表征。如唐诗之于盛唐,宋词之于两宋,《荷马史诗》之于古希腊民族。在这样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毛泽东诗词就是他  相似文献   

14.
新历史主义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在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逐渐形成,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诗学流派,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旧历史主义是研究历史(包括文化史、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历史哲学方法,其基本内涵是强调历史的总体性发展观,坚持任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类历史的深思熟虑之上。然而,在本世纪初,这种“总体发展”的历史观遭到形式主义的攻击,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认为旧历史主义诗学只重视文学的外部规律,即只注重文学与社会环境、文学与政…  相似文献   

15.
杨光  程丽云 《世纪桥》2012,(21):104-105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增加地方志教学,不仅在内容上是一个完善和补充,同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地方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投身家乡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实践能力,从而开启学生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地方志教育,有利于拓宽高校历史教学的知识体系,从而增添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以及对于增强学生的国防安全教育、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教学中贯彻恰当利用学生母语原则是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对外民族语言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它是建立在“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 ,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这一原理之上的。已经掌握了本民族语言的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跟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学习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后一种学习汉语以及发展和巩固汉语技巧和能力的过程是跟学习者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步的。而前一种学习汉语以及发展与巩固汉语熟巧的技能过程则是一个改变学生思维形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已有的思维形式 (母语 )对新的思维形式 (汉语 )有不可避免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小学语文教学,创设学习环境,开发文本人文内涵,关注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味关注内容的感悟,淡化语言的学习,忽略双基的训练,学习的知识不能有效运用。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我们的人文素养教育就会取得丰硕的成果。而诗词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素养。笔者在学校开设了《诗词鉴赏》课程,下面就诗词鉴赏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所起的作用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一、在诗词鉴赏中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党中央多次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基础。而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是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发展趋向。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全面深入接触、学习之后的理性认知,明白其精华与糟粕,才可能有文化自主选择之能力,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文化身份认同,才可能有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提升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基础。而青少年阶段是传统文化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和养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时期。文章基于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教材,教学中已经实践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学习与情感体验,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奠定基础,以此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相似文献   

20.
混合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有机结合,或可称之为ELeaming与传统教学的结合。由于MOOC、SPOC、超星在线等学习平台的出现,混合式教学可概括为“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结合,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有效拓展教师进行教学的空间和手段。在空间上教师可以将实体课堂搬上网络,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学生可以随学随练。在手段上教师可以将视频、动画、课件、练习、测试、讨论等进行综合运用。本文拟以高校本科教学为例,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