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生活问题是哲学和日常生活的经典问题之一,是人类追求的目的。人人都追求好生活,但不是所有能让一个人生活得好的都属于好生活的范畴。一个人的好生活是由具有目的意义的好事情组成的,它是一个人人生重大需求得到实现、生存和发展达到某种完满时,对自己的总体生活所做的满意的评价。因此,评定一种生活是否是好生活,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看:从主观上看,好生活是主体对生活的肯定评价;从客观上看,好生活是对实际生存境遇做出的肯定评价。  相似文献   

2.
生活质量是人们对生活的全面评价和总结。对其进行评价时 ,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构建有关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城市化低下是影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所在 ,因此 ,大力发展经济 ,促进城市化建设将成为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秉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思想与实践探索。在不同时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都有丰富的特定内涵及要求。革命党建设阶段,毛泽东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党内政治生活有新发展,但后期曲折;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丰富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习近平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新思想新实践。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党组织、执政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自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采用性别角色量表、自尊量表、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对28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性别角色、自尊、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自尊对男性化特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没有调节作用,自尊对女性化特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有调节作用。由此可见,大学生性别角色、自尊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自尊对女性化特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源泉。道德教育必须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面向生活,才能实现道德教育自身的发展并发挥道德教育对现实的超越作用。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对生活世界超越的基础上,道德教育的"自我批判"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早期关于"生活"概念的探讨,是他创立唯物史观的一次思想跃进。生活的主体、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生活实现自在发展的中介构成马克思生活概念的基本内涵。马克思生活概念的价值指向则通过他对个人的关怀、对未来社会的理想两个方面的探索得以彰显,体现了其追求人类社会解放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情怀。  相似文献   

7.
谢醒玲 《世纪桥》2009,(11):30-32
政治始终包含着价值选择,政治因为价值而具有了方向,政治价值对政治生活具有导向性作用,对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政治生活所赖以生成和发展的价值取向,通过对政治价值的探讨致力于找到从价值选择的视角改善政治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晓静 《党史博采》2013,(7):48-49,57
德育回归生活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但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从理性走向非理性的极端,抹杀了德育的超越性;使学生陷入道德困惑,放弃道德理想;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回归生活的德育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注重学生理性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引导学生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过有意义、有道德的生活,从而使得德育过程成为生活主体的个体德性之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妙语连珠     
秋仙辑 《求贤》2007,(12):24-24
还能冲动,表示你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 ——走过大学生活的人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0.
构建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探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生活观念,选择低碳生活的新方式,当代大学生责无旁贷,他们理应成为践行低碳生活的先行者与先锋队。因此,构建大学生低碳生活新方式的课题研究尤显迫切。本文在全球低碳革命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在对西安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对构建低碳生活方式的思想认识、实践行动、责任使命三个方面,指明了对构建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具体途径,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上城区女性弱势群体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该群体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反映城市女性弱势群体生活质量的现状,并通过分析影响该群体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对改善该群体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本次调查主要从工作状况、身心健康等八个方面进行测评,结果与《2006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报告》和《杭州市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状况调查》中的数据比对.  相似文献   

12.
在“回归马克思”的过程中,与对“生产哲学”的研究一样,人们也开始关注“生活哲学”领域的问题。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所进行的生活哲学研究还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新学术生长点。十余年来,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活观”、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与日常生活世界理论的关系,以及“生活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方面。对已往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评价,将有助于研究向“学理性”和“现实性”的双向度深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人们对生活宜居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学者对生活宜居地方面的研究热度也日渐升温。从文献梳理的角度归纳国内学者对生活宜居地的研究成果,分析得出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构建生活宜居地的地域变迁、影响环境的多元转变和服务群体范围的扩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生活宜居地建设的三大动态趋向。展望未来生活宜居地的相关研究,应立足于中国实际,在借鉴中西方以及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创建美丽乡村不断推进。同时农村生活垃圾不断增多,且成分越来越复杂,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对农村环境卫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对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构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对村民的生产、生活以及人畜健康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本文基于农村生态文明的视角,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分析了新疆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及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危害,提出了治理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夏琦 《理论建设》2009,(2):30-33
社会保障制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因社会保障不完善,出现了收入增加而生活质量没有同步提高的现象,对人民生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人是一种二重性存在物。人的社会性、精神性、理想性特性表明人具有对生活境界的追求。中西方人文主义者对生活境界的探讨是一种状态的描述。基于人的实践生存方式,从动态的活动的视角理解生活境界,可以认为,创造是提高生活境界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党和政府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民的主观生活感受,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且把人民生活幸福上升为国家梦想。从生活水平到生活质量的历史演进过程,实质上反映的是人民对发展的新要求,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必然在实践中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提高,最终引领中国成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生活儒学与当代哲学的关系是: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大思想运动中,生活儒学更接近于海德格尔现象学,但对后者进行了根本性批判,由此重新获得孔孟儒学的"生活"观念;生活儒学的"生活"观念与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之间既有可对应性,又有非等同性;生活儒学承认现代新儒学的现代性转换,但解构其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还原到生活存在的本源视域。  相似文献   

19.
吴焕文 《求实》2002,2(3):53-55
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建构“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生活方式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现代生活方式作为“人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适和对生活资源的有效配置 ,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活方式通过“人的生产”而生产“生产”的作用可以形成一种“生活力” ,特别是在以知识和创造性为主要动力的现代社会 ,“生活力”是一种强大的“发展力” ,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璐 《学习月刊》2014,(10):25-26
同以往社会学或是其他学科对女性生活质量问题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将以城市公共领域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主要考察诸如公共产品与服务、公共政策这样的制度供给因素同城市女性生活质量的关联,从这一角度提出改善城市女性生活质量的思路。这是因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微观标准,也取决于城市公共领域的投入与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