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及我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情况分析,就我国工农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三农"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并提出了全面加强政府的支农政策力度、城市要积极地吸纳农村人口、进一步壮大乡镇企业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毫无疑问,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本文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作些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刘振清 《唯实》2006,(1):39-41
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一项务实的战略选择。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目标和要求的实现,将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木淋粼 《世纪桥》2011,(7):68-6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正确分析、认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存在的问题,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消除或减少这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西部贫困山区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解决好“三农”问题,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关键是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8,(5):47-48
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着力抓好“四个突破”。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东营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和措施,在国家和地方决策层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该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对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介价值。  相似文献   

8.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应结合“三级联创”、构建村级领导班子选聘机制、调整行政村规模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两委”干部的管理监督、拓宽致富渠道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等方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基于我国工农关系战略调整所处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在新时期、新阶段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出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0.
肖兵玲  谢庆龙 《求实》2007,(2):92-9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注重实效,也要讲究速度,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增效,保证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新农村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1.
全区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全区农村牧区工作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山 《新长征》2006,(4):16-17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继续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周定溶 《探索》2007,(5):155-157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对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变化特征的一种概括.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几十年来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充分借鉴.对从根本上反转多年所形成的"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格局,改变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要想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必须把“三农”问题牢牢地抓在手上。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而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首要任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贵州现代农业发展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农村群众的积极努力,更需要有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农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只有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正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韩冰 《理论建设》2006,(2):27-30
我们党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以及解放后的“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过对我国农村问题的实践、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19世纪日本农业的快速发展及二战后的迅速复苏,20世纪70年代韩国的“新村运动”对本国农业的成功转型等成了发展中国家摆脱“二元经济”的样板。解决“三农”问题,我们有必要总结前鉴,为顺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这个目标是我国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建设新农村,必须通过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8.
《思考与运用》2007,(4):80-86
“十一五”是重庆在前十年“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基础上奋力“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的新阶段,肩负着“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财政投入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战略主线是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三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化联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又会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三化同步实现中农业现代化是重点,发展县域经济是纽带。关键环节是着力破解城乡二元制度,需要破解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实施上、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上、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上、城乡社会管理上的二元制度。根本保障是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