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范汉斌 《学习月刊》2014,(20):95-96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城管局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将文化理念融入城市管理工作,在全市率先推行"城管文化"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江夏特色的城管文化,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全面实施"城管文化战略",建品牌、塑形象、促效能,促进了全区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建设富强江夏、幸福江夏、美丽江夏提供了有力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2.
曾炳生 《学习月刊》2012,(23):27-28
武汉市江夏区水域资源丰富.河蟹养殖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即已开展河蟹大眼幼体的湖泊放流增殖,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河蟹养殖在江夏区范围内蓬勃发展.河蟹湖泊放流增殖和池塘健康生态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逐年增长.河蟹养殖已成为了江夏区渔业生产的主导产业。2011年全区河蟹放养面积达30余万亩.完成河蟹产量近3000吨.实现产值3亿元。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东西湖是正在崛起的生态新城,也是工业新区。全区辖2个建制镇、12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495平方公里,人口29万,城镇建成区3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0%。近年来,我区按照“一主三化”的方针,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力推进重点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江夏区委、区政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推进自主创业,全区扩大劳动就业成效明显,人才效能显著增强,为促进江夏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5.
江夏区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南大门,版图面积2009平方公里,总人口66.37万。它东接鄂州,南通咸宁,西临长江,北连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居中的地缘优势。境内湖泊纵横,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全国粮、油、果、瓜、茶和畜禽产品生产基地,素有“楚天首县”之誉。江夏从1954年开始办电以来,经过几代供电人的艰苦创业,江夏电力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电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05年底,境内管辖110KV变电站6座,主变11台,主变容量350500KVA,35KV变电站11座,主变23台,主变容量94550KVA;110KV线路105.3公里,35KV线路330.49公里,6-10KV配电线路2146公里,环网箱107台、开闭所2座;配电变压器4055台,容量810046KVA。形成了以220KV变电站为电源,110KV变电站为中心,110KV输电线路为骨架,35KV变电站为网点,10KV配电线路为辐射的供电网络,为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江夏区供电公司下设8个部室、23个基层单位,现有职工375人,担负着5街6镇1乡的电力供应、管理、维护和服务。一直以来,公司紧紧围绕“一强三优”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实施“三型二化一强”  相似文献   

6.
《学习月刊》2009,(15):F0004-F0004
武汉市江夏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先导,构建生态江夏”的实践主题,学习成果十分明昆.得到中央第二巡回检查组、省委第一指导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各界群众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汪祥旺 《学习月刊》2012,(12):141-141
在新一轮"三万"活动中,武汉市江夏区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围绕"科学规划,明确责任,多方筹资,按期保质"的目标,突出"六抓",精心组织,群策群力,科学调度,扎实推进,掀起了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的农田水利建设热潮,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共整治塘堰及沟渠2614处,其中塘堰2514处、沟渠100处,完成工程土石方929万方,塘堰蓄水量净增1573万立方米,完成数占计划任务的103%,江夏区代表武汉市接受了全省检查验收。  相似文献   

8.
《学习月刊》2014,(20):F0002-F0002
近几年来,在武汉市开展的"城管为民"中,江夏区城管委不负众望,勇于创新,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努力践行"先服务,后管理"的城管理念,为打造美丽和谐的新江夏,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武汉市城市管理一面鲜艳的旗帜。他们的工作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今年4月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相似文献   

9.
《学习月刊》2012,(12):162-F0004
江汉区地处长江、汉水之交,是武汉市的中心城区,全区面积33.43平方公里,人口67万人,辖12个街道办事处,116个社区。  相似文献   

10.
张卫国 《学习月刊》2010,(12):74-74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委中心组始终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按照"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着力实用,有力促进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贺国华 《学习月刊》2010,(6):160-160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江夏区“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先导,构建生态江夏”的活动主题,结合本街实际确立了“坚持城乡并重,突出项目先行,构建新型金口,复兴千年古镇”的活动主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江夏区是武汉市的南大门.素有“楚天首县”的美誉.总面积2018平方公里,人口68万。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74家.其中公立性医疗卫生机构29家,村卫生室256个,卫生从业人员3387人,乡村医生493人。  相似文献   

13.
东西湖区位于武汉市西北部,土地面积495平方公里,人口29.5万人,辖8个街道、3个农场,79个农业大队和49个社区。全区现有79个大队党支部,  相似文献   

14.
胡贤和  胡涛 《学习月刊》2009,(24):140-140
怡山湾生态农庄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大路村,坐落在环境优美的下涉湖畔,是按照党中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战略思路进行开发和建设的。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学习月刊》2014,(20):130-130
潘塘街位于武汉市东北部的丘陵岗地,三面与麻城接壤,全街版土面积62.6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耕地面积3.8万亩,辖2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是武汉市辐射鄂东的"口子镇",也是武汉市确定的28个重点发展的小城镇之一,是湖北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创建街道,2011年、2012年被评为"武汉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示范街道"。  相似文献   

16.
《学习月刊》2012,(1):58
安山街原名马鞍山,因石山形似马鞍而得名,地处武汉市江夏区西南部,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贯穿其中。近年来,安山街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城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打造江夏南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区位、  相似文献   

17.
张贵达 《学习月刊》2010,(16):79-79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基层组织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五个基本”建设.有效提高了全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小明 《学习月刊》2009,(24):156-157
党的十六大以来,武汉市洪山区水务局领导班子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水务工作全局,紧紧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的工作主题,践行为民治水、可持续治水的管理思路,全区水务事业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两型社会"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东西湖区位于武汉市西北部,土地面积495平方公里,人口29.5万人,辖8个街道、3个农场,79个农业大队和49个社区。全区现有79个大队党支部,4137名农村党员。东西湖区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新农  相似文献   

20.
董松林  王国清 《学习月刊》2014,(20):102-102
武汉市江夏区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于2005年,负责全区325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资金审核、支付、核算工作。自成立以来,该中心以"文明、优质、规范、高效"的服务宗旨,勤奋务实、拼博进取,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受到预算单位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2005年被授予省"青年文明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