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织着冒进与反冒进的矛盾斗争。陈云在反冒进中参与、主持了许多重要决策,并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论断。反冒进既对此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同时也对陈云的个人政治生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948年8月,中共上川东地委发动的七工委、八工委等举行的“岳武起义”失败后,川北南岳工委在川北工委领导下,吸取“岳武起义”的沉痛教训,既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又反对怕字当头、小手小脚的工作作风。首先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扩大党的组织,建立武装工作队...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4,(11):33-34
冒进心态。热衷谈论别人的卓著政绩,成天臆想如何标新立异、一举成名,制造轰动效应。虽不敢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却在工作中急功近利、盲目冒进,弄出一些“泡沫”和“水分”。  相似文献   

4.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众所周知,“大跃进”运动是在批评1956年的反冒进和酝酿、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过程中发动起来的。那么,1956年的冒进与反冒进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5.
费侃如 《当代贵州》2012,(23):16-17
1935年1月3日,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后,于6日智取黔北重镇——遵义。基于中央领导层从湘南及通道的各种争论,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决定,到遵义后召集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和决定黎平会议作出的暂时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同时,总结在反对敌人五次“围剿”中及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6.
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社论题目是《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冒进》(简称“反冒进”社论)。  相似文献   

7.
1958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在广西南宁召开了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九省二市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会议的任务是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讨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长远规划。毛泽东在这次会议前后,集中中央和地方许多同志的意见,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会议突出地批判了“反冒进”,提出“反冒进”使6亿人民泄了气,是政治问题。自这次会议后,批判“反冒进”的调子越来越高,许多同志被戴上了“稳妥派”、“促退派”、“非马克思主义”等帽子。在这次会议前后,《人民日报》针对“反冒进”提出了“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苦战…  相似文献   

8.
林木 《党史博览》2009,(3):F0002-F0002,F0003
农业合作化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初就已开始。从1949年10月到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3年4月,针对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的急躁冒进倾向,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提出了“稳步前进”的方针。然而,毛泽东却认为,农业生产合作是农村工作的主题,“纠正急躁冒进”,吹倒了一些不应吹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相似文献   

9.
不到潇湘岂有诗,无限春风潇湘意。2005年春天.本刊记者随“走进大湘南”采访团相继走进了衡阳、郴州、永州三市。当记者将审视的目光投向湘南这块热土,湘南大地正值春暖花开,生机勃发之时,而湘南各地的经济发展也已经开始呈现出生机勃勃、千帆竞发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发动对反冒进的批判不仅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跃进”,而且包含着政治上的考虑。他认为 195 6年反冒进导致了 195 7年右派分子对我党的“猖狂进攻”,组织上搞“分散主义”,并且客观上动摇了他在党内外的个人威信 ,是一股从苏共二十大刮来的歪风。因此 ,他认为反冒进表面上是经济工作的“错误”,实质是政治性错误。本文主要从政治这个角度切入 ,考察毛泽东批判反冒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庄严别致、气势雄伟的湘南起义纪念塔,坐落于郴州市东塔岭。站在曹家坪路仰望,那状如四把钢枪的塔巍然耸立于蓝天之间,与476级宽敞的石阶踏步浑然一体,气势磅礴,煞是壮观。沿石阶踏步而上,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湘南起义纪念塔”7个大字镶嵌在塔身下端正西面,金光闪闪。塔身下端正东面镌刻着肖克将军题写的碑文,南北两面分别是“建立革命政权”、“湘南起义”浮雕。塔顶端四面永不褪色的红旗上,镶嵌着的铜质党徽光彩熠熠。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进抵湘南,同中共湘南特委一起,发起年关暴动,智取宜章县城,揭开了湘…  相似文献   

12.
在彬州宜章繁华的县城中心。有一个小小的“星火广场”。“星火广场”上矗立着朱德与陈毅的铜像,铜像的基座上刻着几个小字:“湘南起义策源地”。字体虽小,但却令人肃然起敬:原来照耀史青的湘南起义之火就是从这里开始点燃的。  相似文献   

13.
简讯三则     
《湘潮》1984,(10)
郴州地委召开“解放战争时期湘南地下党史、游击武装斗争史”座谈会今年六月十二日至十七日,郴州地委召开了“解放战争时期湘南地方党史、游击武装斗争史”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原五岭地委、湘南工委、“湘  相似文献   

14.
八月事变     
《党史天地》2007,(8):27-27
毛泽东、宛希先去湘南找28团 林彪率一营保护毛泽东、朱德 1928年7月15日,在湖南省委“左”倾盲动主义的压力下,利用红29团官兵的乡土观念,鼓动官兵回湘南打土豪分田地。当部队行至酃县与宁冈交界处之沔渡,28团在政委龚楚鼓动下,擅自开赴湘南,朱德等虽不同意,担心29团孤军回湘南吃亏,逐带28团、29团一起回湘南,并写信报告毛泽东。但毛泽东不在宁冈茨坪,已去永新。就将信交特委书记杨开明。  相似文献   

15.
1981年12月8日上午9时,3辆北京吉普车驶出江西崇义县城,驰向思顿。在第二辆车前排座位上坐着一位年愈古稀、身材魁梧、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就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克将军。肖克将军视察湖南造经崇义,特嘱要去凭吊1928年牺牲长眠于思顺虎形岭上的烈士王尔琢。在40公里崎岖不平的山区公路上,随着滚滚车轮,肖克将军思绪万千,往事历历在目……1928年7月,朱、毛领导的红四军被迫执行湖南省委命令,红四军28团、29团组成红军大队冒进湘南。结果造成“八月失败”。29团一部被敌消灭,一部溃散郴州、宜章等地,红四军损失了1/3的兵力。8月23日…  相似文献   

16.
胡振荣 《湘潮》2023,(10):38-40
<正>95年前,在湘南这块革命热土上,朱德、陈毅等和中共湘南特委共同组织发动了著名的湘南暴动。这是土地革命初期,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我党发动的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武装起义。湘南起义为我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写下了辉煌的几笔。鲜为人知的是,如果没有朱德在那粤东北部山村的茂芝全德学校召开的南昌起义军的重要军事会议,作出了“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决策,也许就只有起义军挥师南下,而没有“湘南暴动”,没有井冈山的“朱毛会师”,更没有中国工农红军的迅速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也可能要重新编写。  相似文献   

18.
谈到湘南起义,人们对朱德、陈毅的赫赫功勋是有口皆碑的,而对湘南地方党组织在起义中的功绩,却论及甚少。“湘南起义是朱德和陈毅同志在南昌起义之后率领部分起义军进抵湘南,同湘南特委共同组织发动起来的一次成功的起义”。这次起义除了朱陈的决定性作用外,对湘南地方党也应有适当的评价。本文就湘南地方党在湘南起义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反右斗争的开展,急躁冒进情绪渐渐在党内占了上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想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寻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却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最明显的表现是1958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春,毛泽东在对反冒进和“右倾保守思想”进行批评的同时,明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同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接受了毛泽东所概括的这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路线。这条总…  相似文献   

20.
提出“红旗到底打得 多久?”的疑问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湘南暴动失败后的 队伍(包括“八一”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约8000余人) 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成立 了中国红军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工农红军第四军,下 辖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3个师,共1万余人,朱德任 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因井冈山地区小,产粮不足, “吃饭大难”,而湘南农军亦有浓重的乡土观念,思乡情 切,5月间乃将湘南农军组成的3个团5000余人送回 湘南,取消第十二师,成立教导大队,陈毅任大队长。这 时,红四军下辖2个师一个教导大队,共约5000人左 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