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毅 《学习月刊》2012,(8):91-92
当前.我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培养模式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实际教学当中.将培养学生的重点放在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其作用则不是很明显。特别是民族类院校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较多.面临的问题更加特殊和复杂。就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2.
吴丽云  张涛 《理论导报》2010,(12):52-52
<正>大学生社团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共青团承担着指导、服务、管理学生社团的职责,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社团管理新体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增刚 《世纪桥》2012,(17):100-101
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建设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的思考,并结合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的实践经验及效果,提出了以派驻学生党员担任社团团支部书记为特色的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大连民族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构建民族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大学生党员在数量上不断增长的同时始终保持先进性,使其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学术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鲜明学术研究特色而备受关注,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武汉大学康腾实践中心的运作模式为例,对学术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族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理解和认同不足、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重视不够等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认同和理解,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等,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民族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郭平  罗振瑛 《山西青年》2023,(20):165-167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由相同专业学生组成的专业社团已成为职教的重要阵地之一。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鉴于此,文章提出了专业社团建设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两校为例,对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在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中,在社团建设发展方向、规范管理、人力资源配备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由规模扩张发展到注重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主题上来。文章以对大学生社团的本质进行解构为例,探究了高等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现状,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作准确定位,探讨建设富有高职特色的学生社团有效途径,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科学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青年大学生组成的高校社团组织是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展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丰富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载体。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文章以太原师范学院学生社团为例,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调研,认为高校社团在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上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潘文君  杨春勇 《学习月刊》2010,(16):105-10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从教育质量的角度.用“四个应该是”对高水平大学与一流大学的基本特性作了概括.全面提出了高水平大学与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及评价高水平大学与一流大学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4.
学生社团发展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从科技类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发展经验和研究结果来看,要解决学生社团发展和大学生个性化成长不协调的问题,推动学生社团发展和大学生个性化成长共同进步、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从社团发展理念、学校建设定位、管理方法创新和教育作用强化等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推动学生社团发展,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相似文献   

15.
刘小燕  关辉 《学习月刊》2010,(4):105-10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新命题,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下建设"和谐校园"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学生社团是建设与发展体现学校的总体办学思路和育人水平,成为高校是否和谐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对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层次、精神境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目前,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存在多种观点。笔者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办学实践中所创造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成果的总和。它包括: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价值观,反映师生奋斗方向的办学目标,带有鲜明个性的学校精神,规范师生行为的职业道德、学校守则和规章制度,以及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共同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等等。蔡元…  相似文献   

17.
民族院校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是民族院校办学宗旨的体现,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所需优质人才资源的保证,既有时代意义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族院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民族团结的重任,做好党建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民族院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应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改进,提升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地处欠发达的边疆地区、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文化教育不受重视等方面,分析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挑战的对策:民族地区高校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向,强化文化通识教育,多方位开掘学科的文化内涵;以本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为基础,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学风建设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文章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高校大类招生影响学风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从建立健全与大类招生相配套的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宿舍调整,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教育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