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彭继军 《学习月刊》2012,(16):61-61
建始县财政局致力于科学发展,坚持依法理财,把法治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促进了全县财政事业健康发展。连续多年在省厅组织的财政综合量化考核中被评为优秀(A类)等次,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幅达13%,财政保障能力切实增强,为加快全县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着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和必须研究的课题。对此,洪湖市财政局主张以培植财源、依法理财、加强监管为主线,立足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措施的精细化.切实转变财政管理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3.
任宇 《学习月刊》2012,(19):16-18
县级财政收入是县级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基本物质保障.财政收入的规模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县级财政支出和政府活动的范围.也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笔者就完善我国县级财政保障能力的对策谈谈几点认识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悟县是一个集老区、边区、山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树立大扶贫意识.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整合财政资源.推进参与式、开发式扶贫.使财政扶贫工作与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到2007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8.24万人.贫困人口比例减少到13.37%。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888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3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3954万元.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沾益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务实创新,财政工作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两年实现一次大飞跃,财税政策研究运用力度明显加大,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各项财政改革明显加快,财政保障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由此,财政亦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是发挥农业农村公共属性和正外部效应的基础,是协调农村中个体需要和群体需要以及社会公共需要之间矛盾的基本机制,是乡村振兴各要素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和有效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发挥财政对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需要建立现代的农村财政制度,建立乡村治理中中央与地方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建立财政涉农资金的现代预算制度,完善农业农村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7.
2011年,省财政厅实现了全省财政收支快速增长,财政管理不断加强,财政改革扎实推进,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在评价去年财政工作时指出:"一年来,我省财政工作做得是好的。省政府和财政部门以及财税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千方百计支持经济发展,开辟税源财源,  相似文献   

8.
彭继军 《学习月刊》2014,(10):116-116
财源建设始终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加强财源建设是解决财政困难,增强财力保障,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抓好财源建设,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下面就如何找准地方财源建设的着力点,做大做强"财政蛋糕"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转变发展理念抓财源。一要强化工业型财源理念。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07,(4):7-7
448.66亿元 2006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448.66亿元,比上年增加82.50亿元,增长22.53%,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圆满完成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十一五”财政工作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四川财政的钱怎么化?今年将集中省级财力办哪些民生实事?PM2.5的监测成本不菲,有无财政保障?“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为大家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1.
熊波 《学习月刊》2009,(6):15-16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相适应.我国的财政体制也逐渐由事权、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的集权型财政体制向事权、财权逐级划分的分权财政体制演化。由于没有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与之配合.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成为了一种导致地区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体制。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调整各级政府间事权、财权配置格局,重塑政府间财政关系:同时.科学设计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衡地区间财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财政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和保障。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构筑县级财政安全防线的重要屏障,是解释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山西省作为典型案例,以财政省直管县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财政分权改革对县级财政收支平衡度的政策效应。采取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PSM+DID)的方式,识别出改革对县级财政收支比的因果处置效应,并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机制、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压力机制三个角度验证了因果处置效应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提升试点县6个百分比的财政收支比,且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这一结论在通过改变计量方法、更换样本以及安慰剂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从财政体制改革角度为认识地方财政安全提供了解释路径,为持续推进和深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五、增强西部财政供给能力与提高西部公共服务水平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西部财政发展,当务之急是增强西部财政供给能力,以提高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从而为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地区差距提供支撑和保障。要增强西部财政的供给能力,除了中央要继续给予大力的扶持外,西部地区自身也要在做大财政经济“蛋糕”上下功夫,完善制度,挖掘潜力,增收节支,调整结构,提高效率。西部财政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方面,这是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确保政权正常运转、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一)完善财政的经济调控职能,支持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4.
作为贯通或适用于财政实践的全部领域、用以衡量财政活动是否符合财政最终目的的实质性应然行为准则或行动逻辑,财政基础逻辑既是财政本质的体现和操作性表达,也是公共权力的应然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财政本质论——公权保障论,财政的基础逻辑也就是如何通过财政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来保障公共权力(财政事权)实现其应然目标的行动逻辑。而现代财政的基础逻辑则是现代国家主权在民的权力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也就是循义利他的公共性逻辑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和呈现,即根据需求正义来开发和配置财政资源,以保障公共权力实现其根据需求正义来解决人的需求溢出的最终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以公共管理的基础逻辑(公共权力逻辑)为基础逻辑,是以公共管理之道(循义利他)统御理财(包括生财用财)之术的公共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长春市财政实力逐年增强,财政收支规模扩张加快,公共财政框架下的一系列财政改革全面推开。新时期,长春财政发展要着力促进经济与财政的良性互动,把握好财政保障的范围和重点,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着力提升理财能力。  相似文献   

16.
日前,财政部向各级财政部门发出文件,要求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特别提出重点公开涉及民生方面的教育、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财政专项支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省财政厅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民生投入保障,不断提升财政工作"民生含量",有力支持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见效.2022年,省财政厅将紧盯增进民生福祉目标任务,"压一般"、保民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毛泽东财政思想的基本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总方针,实行抗日的财政经济政策,并由此形成有关生财、聚财和用财等一系列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研究抗战时期毛泽东财政思想的科学内涵,对于搞好我国当前的财政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固然要靠国民辛勤的努力,然而国家也不可卸去基本的保障责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一个去福利化的过程.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保障政策的曲折起伏,另一方面则是国家没有很好地在社会转型阶段有效承担起财政责任.因此,只有当社会保障作为公民权利、社会权利与国家责任的共识达成后,国家、社会与个人才能够协力营造国富民强的愿景,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财政无疑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地方财政在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时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均等化、民主化和法制化。面对这些要求,地方财政的资本运作能力、平衡能力、协调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绩效管理能力受到挑战。地方财政应积极加强这些能力建设,更好地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财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