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70年来,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泉州永春老苏区的发展变化,同样波澜壮阔,犹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949年8月23日,永春全境解放,永春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同年9月20日,中共永春县委和永春县人民政府成立。"一旦云开复见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永春开始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永春华侨与抗日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春县是著名的侨乡,永春华侨素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抗日战争期间,永春华侨一方面与侨居地人民一道坚持英勇顽强的抗日斗争,一方面不遗余力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国内人民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牺牲。一、捐衣捐物不遗余力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旅居越南的华侨领袖颜  相似文献   

3.
《福建理论学习》2013,(8):49-49
永春具林业局按照建设‘森林永春’、争创‘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要求,把植树造林作为生态寺县和建设“美丽永春”的重要基础。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一该局荣获福建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2012年6月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3年4月永春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相似文献   

4.
正永春,古称"桃源",地处晋江东溪上游,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美誉。在革命战争年代,永春人民前赴后继,进行了长期艰苦英勇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赢得"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永春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把宜居作为"推进跨越发展、建设美丽永春"的首要品牌,以"点、线、面"攻坚为突破口,同步打出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发现永春县档案馆收藏着7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标语。据介绍,1932年11月,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成立,领导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四县党组织和游击战争。1933年8月,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在安溪东溪成立。游击战争最鼎盛时期的1934年,安南永德四县红色区域连成一片,东起永春湖洋,西达安溪的长坑、官桥,南起同安梧峰,北至德化三班,纵横百里,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发展到500多人枪。  相似文献   

6.
1949年12月,毛泽东指示福建省抓紧“肃清股匪,实行土改”。福建省委将此作为1950年全省的中心任务。永春县的土地改革是在剿匪、反霸等一系列重大政治运动中进行的。1950年底,在肃匪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永春土改工作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12日,中国工程院增选了81名院士,永春籍的林俊德研究员名列榜中。这是从永春大山走出的首位院士。 他是大山的儿子 1938年3月,林俊德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偏僻的介福乡紫美村,新中国成立时他刚小学毕业,是靠政府的助学金上完中学和大学的。1960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国防科委  相似文献   

8.
正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晋江东溪上游,戴云山脉绵延全境。面积1468平方公里,人口59.98万人,辖22个乡镇、236个村(社区)。这里山青水秀,四季如春,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美誉,有如世外桃源。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被确认视同中央苏区县。党的十八大以来,永春县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乡愁故里、生态桃源、美丽永春"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全面转型、全境美丽、全域  相似文献   

9.
1982年11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水电部副部长李鹏等领导同志在永春视察时,胡总书记提出:“要搞与我们小康生活水平相一致的中国式农村电气化。”1983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包括永春在内的100个县为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经过3年努力,永春达到农村初级电气化县条件,成为全国第七个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县份。  相似文献   

10.
<正>福建省永春师范学校现有教职工106人,在校高职五年专学生1200人,自2000年泉州市教委确定永春师范为泉州市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心后,培训小学骨干常年学员200人。是一所融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职后培训为一体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校。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中共永春县委党史办在永春县达埔乡召开座谈会,邀请“二战”和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安南永德”边区坚持革命斗争的老同志讨论两位烈士的传记文稿,缅怀两位烈士的斗争业绩。座谈会还征集了永春其他烈士的事迹片断和线索。座谈会前夕,国防科技大学《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电视教学片摄制组,到永春专门拍摄了两位烈士的故居,收集了两位烈士的有关资料。有关同志认为李素明烈士的事迹是《南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妇女领袖、著名画家何香凝(1878—1972),被广大侨胞和各界人士敬称为“何妈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何香凝担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多次询问永春县垦荒山、办农场、安置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麻坡永春会馆创设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当时旅居麻坡的福建永春乡贤李庆烈与十几位热心同乡提倡设立会馆,并蒙柔州苏丹赠地皮一块,得以完成初基(即现今会馆之地址)。会馆成立后,即开放予同乡联络感情,并为南来同乡安排工作,沟通消息,互相扶助,谋求出路,且开办学堂(私塾),让同乡子女得以求学,为麻坡华校之肇始。1932年1月1日新会馆落成。  相似文献   

14.
永春剿虎的故事,在解放初期全国有名,曾经拍成了电影。但是,其中的是是非非,值得我们今天反思。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开展。这时,我在马来亚瓜拉庇(月劳)中华学校即将初中毕业。在永春籍爱国侨领林光挺先生的进步思想影响下,我同广大侨胞一样,都  相似文献   

16.
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在永春福鼎、一都等地的革命活动,唤醒了被压迫剥削的劳苦大众,推动了泉属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这一时期也是朱德建军思想从酝酿、形成到成熟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在永春县仙夹镇东里村口的雨亭边大树下竖立着一方石碑,碑石上端镌嵌着孙中山先生的影雕像,像四角刻“国父孙文”4个字,像下刻“旌义状”3个大字,碑文全文:“郑玉指于中华民国开国之始,宣扬大义,不遗余力,特给予优等旌义状,奕代  相似文献   

18.
1982年深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福建视察期间,到永春县调查农村小水电站建设和农民生活用电的情况,提出要搞与小康生活水平相一致的中国式农村电气化.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14,(23):F0004-F0004
正红叶知秋,家国情怀。2014年11月23日,福建省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在福州闽江公园南园"南下纪念碑"前,举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入闽65周年纪念大会,省老领导袁启彤和300多位原南下服务团的老同志,以及省委办公厅、省委老干部局、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有关社团负责同志等出席。纪念碑前,大会向率部南下的老一代革命家和革命前辈张鼎丞、叶飞、彭冲、方毅、陈辛仁、伍洪祥等敬献花篮;向南下征途中牺牲的先烈和为人民奉献一生的战友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缅怀。省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种持久的、无处不在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建设是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就永春而言,积极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打响民间传统文化品牌,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夯实基层基础,突破工业产业"两个主要工作着力点,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生态工贸旅游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