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在经济审判的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企业由于违反行政法规被行政管理部门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或被撤销,因经济纠纷被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情形。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有关司法解释对企业被吊销或撤销后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但主要是针对非法人企业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而对企业法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撤销后的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涉及较少,或者说比较原则,企业法人能否比照处理没有具体法律规定,以致审判实践中处理此类案件在适用法律上有一定的困难,不同法院对该类案件的认识和处理结果上也不尽相同。为…  相似文献   

2.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企业法人作出的行政处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判断企业法人资格存续与否,应当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否注销其法人资格为标准,只要该企业尚未被注销,即使被吊销营业执照,仍具有法人资格,仍具有诉讼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3.
论吊销营业执照的法律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效敏 《现代法学》2004,26(4):122-127
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法律地位如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导致立法相互矛盾,执法不统一。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不仅丧失其经营资格,同时丧失其法人资格,这是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性质所决定的;丧失法人资格的企业之债权债务由清算组继受,清算组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不是被清算企业人格的延续;清算组不作为造成债权人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4.
徐勇 《四川审判》2002,(2):26-26
(一)破产能力,即民事主体依法宣告破产的资格。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采用的是有限制的商人破产主义,只有企业法人才具备破产能力,其他非企业法人组织和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等是不具备破产能力的。审查时应注意申请破产企业是否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司法实践中有时会遇到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被注销的情况,现行破产法律制度对此没有明确规定。根据吊销和注销的性质,笔者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作不同的处理:营业执照被注销的,其企业法人资格已消亡,注销时按规定其债权债务由组建单位或出资人或股东收取和偿还,原企业没有进入破产程序的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5.
柯忠道 《知识产权》2002,12(6):41-42
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职权对具有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所实施的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企业法人一旦受到吊销营业执照的制裁,则意味着被强制关闭、解散,从此被清理出局,从而退出市场。随着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不断深入,尤其在每年的企业年检期间或之后,各地都会有一大批企业法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这其中不少企业法人拥有注册商标,对如何认定、处置这些企业遗留商标或商标权,已成为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第五、关于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清算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国《民法通则》第4O条明文规定:“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33条也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主管机关应当收缴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其债权债务由主管部门或清算组织负责清理。”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企业并没有主管部门,或者虽有主管部门但其对清理事宜不闻不问,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也拒不成立清算组织对其债务进行清理。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不仅索债无门,就连…  相似文献   

7.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的法律问题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称企业法人“弥留之际” ,特指企业法人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后 ,尚未依法注销前这一特殊阶段。企业法人“弥留之际”的法律地位是我国现行立法的法律漏洞 ,加之国家权威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对此认识严重分歧 ,造成行政执法与司法实践的不统一 ,间接地损害了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 ,这种现象已为不诚信分子所利用并演变成一种不容回避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公害。因此 ,一般意义上 ,肯定企业法人“弥留之际”的法人资格和诉讼地位 ;特殊意义上 ,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 ,并且设立债权侵权制度 ,同时 ,扩张妨害清算罪之外延。此既为法理之本质所在 ,也是司法实践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企业法人终止的立法缺陷及审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被起诉的法人已经歇业、解散、被撤销或被吊销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此情况,有的法院以被告主体已不存在为由,不予立案,或驳回起诉;有的法院公告送达,判决已经歇业、被撤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法人承担清偿债务责任;也有的法院根据原告申请,变更相对方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人为被告,判决其承担已经歇业、解散、被撤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法人的债务;还有的法院依职权变更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人为诉讼主体,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清理已经歇业、解散、被撤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法人遗留的债权,用其清偿债务等等。…  相似文献   

9.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其债权、债务由清算组负责清理。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未依法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没有依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也没有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而是在诉讼过程中通过法人自认或者法人与债权人达成调解协议,在清算之前对其债权债务关系做出处理、对法人资产进行处分,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不符合公平原则.人民法院对此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未向法院申请破产,债权人是否可以申请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破产的请示》([2007)黔高民二破请终字1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吊销证、照行为规范性研究崔巍一、对吊销证、照行为规范性研究的现实意义行政机关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持证、照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取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是目前行政处罚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罚种。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凡是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的行政...  相似文献   

12.
吊销营业执照是消灭企业的法人资格还是剥夺企业法人的经营权,不仅在实务界没有统一的认识,即使在理论界也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吊销营业执照性质的探讨,从理论上澄清了其本质为对企业法人经营权的剥夺,并提出通过建立企业法人的强制清算制度来完善我国的企业法人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与公司人格否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具有独立人格,在法律上与它的组成分子──股东分离而为独立的法律主体,是一种法 律技术的运用。法人制度原为因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大众的便利及公共利益的处置而创设 。基于此,如果法人的设立是为了不法目的,或设立法人有反社会的倾向或其它为公共利益 所不允许的情况,国家自然有权剥夺法人的人格从而否认法人的存在。现实生活中,公司被 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时有发生,吊销营业执照,是对公司人格的绝对否定,即公司之人格被 全面的、永久的剥夺,公司之存在也因之而全面的、永久的被否认。①其后果是自营业执 照 被吊销之日…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企业法人分为公司企业法人和非公司企业法人。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简称吊照,下同),是企业登记机关对之适用的最为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这一攸关企业生死的大事,在吊照执法实践中又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情况,笔者拟就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发起原因及吊销执照后的清算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有限责任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之后其法律地位如何?产生什么法律后果?权益如何保护?其之前所签订的合同在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之后是否可继续履行?本文结合案件实例及相关法律规定,认为有限责任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之后注销之前仍然具有民事主体资格,法律后果是要进行清算,其吊销执照之前所签合同应由清算组决定是否解除而非由人民法院判决解除.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1996)苏经请字第4号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投入未达到法规规定的最低限额,在对外承担民事责任时,应根据本院1994年3月30日法复【1994〕4号批复第一条第三项的规定处理,即其民事责任由开办该企业的企业法人承担。但为了稳定经济秩序,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这类企业法人被依法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前签订的经济合同,不宜因其注册资金投入未达到法规规定的最低限额而确认为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注册资金投入未达到法院规定最低限额的企业法人签订的经济合同效力如何确认…  相似文献   

17.
张国华 《行政与法》2006,(11):88-90
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登记机关取消违法情节严重的市场主体经营资格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是在市场主体监管领域内,因经济法的实施而由市场主体承担的具体经济法责任形式之一。尽管许多规范性法律文件对这一责任都做了规定,如详细规定了各类市场主体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事由等,但是我国在该领域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于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性质的认定。我国目前应完善有关该处罚措施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8.
吊销营业执照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彦冰 《河北法学》2004,22(10):45-50
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常用的一种处罚手段,但这种具体行政行为却引出一系列问题,如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企业是否仍具法人资格?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如何进行清算?债权人的利益如何保护?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明确,大量因吊销营业执照而停止经营的企业无法进入清算程序了结债权债务,从而实现其作为法人的正常消亡过程,这将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对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法人资格及其清算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我国公司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有限责任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本应是对公司及其股东的惩罚,然而,由于现阶段法律的不完善,它却成为股东逃避债务的最便利的手段。本文从维护债权人利益、保障交易安全的角度指出:有限责任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股东应当作为清算主体、承担清算义务;股东不履行清算义务时,法院可以依据侵害债权行为理论或者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判令股东向公司的债权人承担捐害赔偿责任。最后,为了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本文就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清算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司法实践中,经人民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7条、第8条、第12条、第15条,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查,查明已经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企业或公司不具有法人企业必备条件的某项或者多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