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怪我叛逆     
一步,两步,三步…..好沉,我快透不过气,同样也吸不进任何一点新鲜空气.凭什么压住我?我不该喘口气吗?什么纪律,什么注意,什么认真,什么态度,什么印象……我干嘛那么在乎?说不在乎,可您那头头是道的教诲我又怎敢忘记?脑子刻满了x,Y,z;氢,氧,钾;之,乎,者,也;A,B,c等等……掌握的,没掌握的通通往脑子里塞。  相似文献   

2.
凡人语录     
相声演员冯巩曾获过电影什么什么奖,小品演员潘长江又获得了电影什么什么奖,这使我产生一个疑虑:电影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相似文献   

3.
乔健 《工会博览》2013,(32):19-20
在百度上打出“姜振才”三个字,几乎所有的条目都会和诗歌联系在一起。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报刊上发表了什么什么诗作,某年某月出版了什么什么诗集,等等。不知道的人会以为姜振才是一位职业诗人,其实在他丰厚的诗歌创作背后,凝聚的却是他全部的业余生活……  相似文献   

4.
相声演员冯巩曾获过电影什么什么奖,小品演员潘长江又获得了电影什么什么奖,这使我产生一个疑虑:电影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相似文献   

5.
世态随感录     
高平 《法制博览》2010,(8):63-63
1.我们都有一颗不笨,甚至有些聪明的大脑,很多人好像什么都懂,但碌碌无为。当我们有自满、自负、自以为是的念头时,我们要反省,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做成了什么?知而不行,如同无知。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朋友间真挚的友谊,什么是对朋友的真正关爱,它与“哥们义气”有什么不同——相信你看了这篇文章后会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7.
广告人才     
何采 《法制博览》2008,(22):6-6
“五毒书记”张二江虽然身陷囹圄,但他的著作《下级书》却没有湮灭,它像一块臭豆腐,闻着很臭,吃着很香。这也难怪,什么鸟儿吃什么食儿,什么虫儿打什么木头,《下级学》不失为一部难得的升官秘笈!  相似文献   

8.
去年国庆期间,《南方周末》评论做了一期特刊,广邀读者,一起想想“我和我的国家”,一起回答四个问题——我为国家做了什么?国家为我做了什么?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很多读者说,这是一生中第一次被问到这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设计师 《法制博览》2011,(16):54-55
提起日本你会想到什么?日本在中国人心中的感性形象是什么?不用做太多思考,就脱口而出的是什么?看看不同的中国人怎么说,有恨有喜,有恭维有呵斥,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真实的图景也应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陈仓 《法制博览》2010,(20):25-25
信息爆炸,时间有限,出版泛滥,看什么书,不看什么书,已经成为困扰读者的突出问题。其实,相当一些书是不需要看的。  相似文献   

11.
所谓标语口号,这个时代,以房地产商的最为虚伪,什么“树的方向,回家的方向,楼盘的方向”;所谓标语口号,这个年代,亦以媒体的为最能忽悠人,什么“东方有多大,东风告诉你”“走遍天下,带你回家”;所谓标语口号,还有还有,更以网络的最为雷人,什么“我先脱了,您随意”“网友见面不上床?你开什么玩笑,大家都这么忙”。  相似文献   

12.
幽默性创意     
了解一下当世五花八门的创意,就能知道现代人有多么的聪明。嘎古的人损招多,心善的人好主意多,谁喜欢什么,就会在什么上动脑筋、下工夫。于今喜欢什么的最多呢?自然是钱了。因此在2008年的创意中,关于怎样赚钱的花花点子,格外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与法》2008,(3):26-26
中国已经制定了一套规范人们行为的叫《刑法》的规则,用来告诉人们什么是对错。当一个人违反了刑法,可能会被处以坐牢、罚金、或其他形式的处罚。律师是受过专业法律培训的人。律师会向你说明你被告犯了什么罪,会有什么后果。我国的刑法比较复杂,普通人不太容易懂。所以要是你遇到什么法律上的麻烦,最好是找律师。  相似文献   

14.
当官要有个当官的样儿,似乎没什么好说的。且不谈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小小的七品县令每逢出行,必是八抬大轿,鸣锣开道,煞是威风。现在的官没这么复杂,虽说是人民公仆,也不至于到了官民不分的地步。哪一级坐什么车,享受什么规格的待遇,都有明文规定。见多识广的人一看就知道来的是什么人物。  相似文献   

15.
笑佬 《法制博览》2010,(16):27-27
在日本住过医院的学生告诉我,经医生诊断非要你住院的时候.最先要接受护理医师的提问,除了一般的身体状况,类似有无药物过敏症,是否做过重大手术之类,再有包括你喜欢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平日的兴趣是什么等等,一一问下去,而且护理医师还要进行认真的笔录。  相似文献   

16.
我们现代人     
王鼎钧 《法制博览》2009,(18):44-45
入城问俗 若要问别人能为你做什么,先要想你能为别人做什么。 一个年轻人由乡下来到台北,向人问路,常遭自眼。起初,他不明白是什么缘故,后来他发现城里人问路要先说一句:“谢谢你。”再问:“到武昌街二段朝哪儿走?”才容易得到答案,不像在乡下问路,可以在得到答案以后再道谢。  相似文献   

17.
支农 《法制博览》2010,(14):52-53
我的工资,应当是由我来花销。初看起来,这没有什么问题。领回工资,放在银行里,什么时候用,就取出来,想买啥就买啥,生活多幸福。太阳出来红艳艳,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太好了!  相似文献   

18.
按理说,哭同笑一样,是人的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我嘴哭我心”,想哭的时候就哭,该哭的时候就哭,能哭的时候就哭,不矫情,不掩饰,不做作,更不会受制于人地装哭假哭闹哭。但在专制政体下,哭可不是一件“率性而为”的小事情,什么时候哭,什么场景哭,哭到什么程度,都有讲究,都有规矩,都有“政治”层次。  相似文献   

19.
汤园林 《工会博览》2014,(35):46-46
办公室里新来了一位女同事,很乖巧地说着:“本人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麻烦各位多多照顾。”大家本来想着要多照顾的,可没过几天,就发现纯属一厢情愿,人家根本不需要照顾。女孩智商超高,很快就理清工作流程,那些复杂的表格更不在话下,也很快记住了各个领导的名字与特点。说出的话,常常让领导开心不已。你说出前半截话,她就知道你接着要讲什么,侮心里有什么小心思,她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  相似文献   

20.
给,还是不给?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去繁华地面时常会碰到。为此,我常常会感到几分懊恼,觉得这其实不应该是个什么问题——或者便是个什么问题,也其实与我无关,何至于自寻烦恼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