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即使成为有争议的人,被人骂我也不在乎,因为有争议的人才会受到关注。"——对于自己的"成名",依依认为是一个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自己。《要成功就是要不择手段》、《潜规则、包养在继续》,这些日志让重庆大学表演系大一女生依依的  相似文献   

2.
不管是依靠国家财政也好,求助社会资金也罢,总之就是让更多的人住上更好的房子。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宪政和人权也并不遥远,它们在某个角度上说就是居者有其屋,就是“可以体面生活的居所”。  相似文献   

3.
他们都是名人,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戏称老F4。他们有着特别的爱好,尽管这个爱好无法增加他们的资产。预防奸商的陷阱、帮助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调解业主与物业的矛盾、不断提出立法建议……这些在别人眼里枯燥的工作,却让他们累并快乐着。与此同时,李文、老孙等更多的与开发商较真的人纷纷站出来,更多的业主有了明确的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意识,而《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的出台,更表示消费者权益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尽管目前的消费维权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但法律专家鼓励大家,"对欺诈者也要摸老虎屁股",因为他相信"用法律利剑"可以开辟出"房地产的宁静市场"。  相似文献   

4.
他们都是名人,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戏称老F4。他们有着特别的爱好,尽管这个爱好无法增加他们的资产。预防奸商的陷阱、帮助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调解业主与物业的矛盾、不断提出立法建议……这些在别人眼里枯燥的工作,却让他们累并快乐着。与此同时,李文、老孙等更多的与开发商较真的人纷纷站出来,更多的业主有了明确的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意识,而《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的出台,更表示消费者权益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尽管目前的消费维权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但法律专家鼓励大家,"对欺诈者也要摸老虎屁股",因为他相信"用法律利剑"可以开辟出"房地产的宁静市场"。  相似文献   

5.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记不清自己多长时间没有流过泪水了——法律的刚性打造了我们不被轻易打动的个性。但是你,王书田,一个我不认识的检察官,你的故事、你的追求,你的身体、你的窘迫,却让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为了30多万元的药费,你答应妻子卖掉了惟一的家产——9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点头的那一刹那,我相信你的内心非常痛苦,因为你知道自己的身体都“那个”样子了,总想给妻子孩子留下点什么,但是生活的窘迫,让你别无选择。因为你公私分明,因为你的爱人李玉琴也深明大…  相似文献   

6.
有这么一群特殊的律师,他们姓“军”。 说他们姓“军”,因为他们首先是标准的军人,然后才是律师。他们身处军营,承担着特殊的使命。 军人的工作生活。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隔着一层迷雾。军中的律师就更难免让人感觉笼着一道神秘的光环。 不久前,记者有机会来到了南京军区法律顾问处。  相似文献   

7.
出国留学有多热,久居国内的我们无法想象,当记者置身于金吉列留学.机构咨询大厅时着实吃了一惊——三十多张咨询桌前坐满了正在咨询的准留学生。而留学毫无疑问是一个花钱、甚至费钱的事,记者认识的一个留学生家长亲切地把自己在英国的女儿叫做“老虎机”,可见留学确实吞钱迅猛。可是,留学中也有理财的账可算,只要有心,留学生活里同样可以有很多省钱的机会,更牛的人甚至发现了赚钱的机会,本期《财道》给您讲述这样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伊索寓言》  相似文献   

9.
从报纸上,从电视上,看到那些无畏地抨击经济犯罪的斗士披红挂彩受表彰,你该会崇敬他们,还会羡慕他们的。他们称得上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他们,却感慨了:真的,“让羡幕玫瑰花的人,也睁眼看看它的刺吧。”(泰戈尔语)原来,除了鲜花和掌声,我们英雄的生活中还有够多的蒺藜与荆棘。“湘中女强人”蒋艳萍现在是锒铛入狱了。然而,当初湖南省六建公司  相似文献   

10.
行业大展不但是展示行业发展成就的盛会.也是业内人士相聚的盛会.就连平早日难得一见的一些企业的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展会上。惜此机会,我们的记者采访了部分企业的负责人.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声音,领略一下他们的风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个陪审团剥夺一个人的自由,因为这个人所做的正是世界上其他人类试图去做的,因为这个人试图让他的很多同胞以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去看待事物,以便可能改变法律和制度,让工人有较好的机会,那么,我们对于这样一个陪审团会有什么想法呢?地方检察官通常都是突然生气而无法控制自己。这些人有罪,因为他们的纲领刊在激进的文件上。这个案子中,官员的困扰是:他们想改变一般的血液,一直到美国没有充满活力的人,一直到美国没有敢站起来的充满活力的人为止。我不知道什么恶意以及致命的影响力,能威胁州检察官办公室,使他们会进行这样…  相似文献   

12.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6,(10A):36-39
这是一个需要强者的时代。 不管是哪一个行业,尤其是安防产业,造就一批综合实力强大的企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当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的时候,对安全这种需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如果我们把这种社会的安全、个人的安全需求都寄希望于国外企业,你是否感受到因为这种缺位而给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因而,打造强大的中国民族安防企业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时,安防企业除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竞争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要体现一家企业对社会、对人民安全的责任。 当我们回顾安防产业的发展或展望安防产业未来的时候,是否有拿得上手的企业呢?因为一个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能产生影响的产业就是一个要被边缘化的产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元元 《法人》2007,(7):92-92
没有经验就没有机会。可如果有了经验不用,那就彻底没机会了如今大多数的欧洲人不喜欢创业,对他们而言,机会意味着风险,他们所在的国家、企业能给他们车子和房子,那毕竟是个高税负、高福利的社会。但美国人不同,那是一个由乐天派组成的国家,税负不高不低,生活稳定富裕,对于  相似文献   

14.
你在北京可能遇见过我: 我是你在300路公共汽车上看到的那个神情漠然的人; 我是和你一起在中关村卖盗版VCD的那个小心翼翼的人; 我是在地铁给你让座的那个有礼貌的人; 我是那个在燕莎桥下骑车闯了红灯被警察呵斥的人; 我是在小区贴租房广告的租房人; 我是你在北京从不交谈的陌生邻居…… 这是一群人,在空间和状态上有着相似点——北京·漂泊;这也不是一群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不认同这样的归类;或者,”北漂”并不能作为他们中很多人生活状态的重要特征,因为很多人已在北京生活多年,在北京买了房,安了家,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北漂”一词对于他们的意义似乎只是形式上的一张纸——户口本。可  相似文献   

15.
目前,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云计算与智能家居的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智能家居如何应用云技术?这种结合如何产生更好的效益?笔者认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切入方式。例如,视频监控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一环,为云计算技术提供了重要出口。这对安防企业也是重要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情断房难断     
她和他,因为网络聊天结识并有了结合的意向,她自己出资80余万元购买了结婚用房.为了让外地的他迁来户口,她把新房的产权登记在他的名下.然而,当他真的来到她的身边,当两个人都有了新房的钥匙,他们却发现彼此并不适合.分手容易,新房所有权的归属却成了难题.他认为房产证上是他名字,当然房子归他,出了巨资的她又怎么可能甘心服气?于是,她把他告上了法院.法院会如何断这桩房产官司呢? ……  相似文献   

17.
吴敏 《江淮法治》2011,(15):55-55
每次洪涝灾害来临之时.受灾群众的生活最牵挂我的心。因为洪水肆虐。大多都来不及准备就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居住、饮食和冷暖都是他们面临的头等问题.所以救援物资要及时到位。比如帐篷要及时搭建,给他们一个可以居住的环境;发放食品和纯净水,让他们可以吃得饱;根据天气的变化,提供衣服。让他们不会受冻;同时,医护队员和药品也要跟上.以防在洪涝期间.出现传染病的传播,也给感染疾病的灾民以最及时的救治。让灾民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他们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再投身到抗洪抢险中去。  相似文献   

18.
思念·感恩     
武乃强 《中国监察》2008,(21):62-62
从2000年开始,我被《中国监察》聘为特约记者。有人问我,这八年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我想,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视点,而对于我却是——从事中央党刊特约记者这项工作,使我有机会走近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心灵和卑微的扭曲的灵魂。我写他们,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和激励,受到警示和教育。  相似文献   

19.
《刑警与科技》2005,(8A):33-33
其实如果淡化一下国别概念,所谓中国安防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就是一种极其自然的现象——即开发新市场,只不过这个新市场是在国外而已,但在开发新市场这个问题上,是早早进入,还是随后跟进,是有着本质差别的。有人讲成功有三个条件:快人一步、与众不同、坚持不懈。叶晨进军国际市场也不例外,第一个这样做的,不但体现了企业的远见卓识,而且即使日后有其他企业跟进,也已经掌握了先机,在市场竞争上有更多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房价长疯了,买不起房的急疯了”,可是也有这样一些人,有意、无意拥有了更多的房子,他们又用多出的房子去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些人,从广泛的意义上,被称为“房东”。有人说,就是这些越来越多的“房东”和更多的想做“房东”的人,拉高了房价;也有人说,他们的存在改善了房地产行业结构,市场本来就该如此。本刊记者走进这个圈子,去探究他们究竟过着怎样的“房东”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