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雄城市是人们对一座城市最形象、最难忘、最震撼的集体记忆,是城市发展中最闪亮的坐标。对于塑造城市品格、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沈阳要用好红色资源,汲取红色力量,凝练红色基因,借力红色文化在科技、文旅、文创等方面的融合,用红色文化培育沈阳红色文化品牌,赋能英雄城市的塑造,进而为沈阳这座具有革命传统的城市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2.
培育高品位的城市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是一座古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以培育高品位的城市文化为目标,充分发掘和利用文化资源,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深化城市文化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形态。南京市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使城市文化内涵不断得到深化。新世纪伊始,全市党组织就在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学习、宣传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武献民 《今日山西》2004,(11):19-22
实施“建设文化强省”,这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实,在每个山西人的心里,真的期盼着能够红红火火地打亮文化牌。文化产业是打亮文化牌的基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经济结构调整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途径。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旗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培育文化品牌,并相应地形成各自的品牌效应,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必备条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源地,山西有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建国后,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各级政府不断改善和优化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当代的文化竞争,一方面显示着突出的产业属性,另一方面包含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可以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在未来的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有效抵御别国对我们进行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元素,它为城市发展提供软环境支持,其先进的理念和符合时代规律的特点引领了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使城市自身发展与时代潮流相统一,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发展观念。它推动了城市创新,开创了以品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要使居住在广州的公民有意识地树立和培养良好的行为礼仪,并成为一种生活行为习惯,继而成为带有地域人文特色的文化品牌广州是个文明的城市,其文明的程度和普及度是从这个城市每个公民的行为举止中体现的。《广州市市民礼仪手册》在行为礼仪的各方面作了规范性的指引,其目的就是使居住在广州的公民有意识地树立和培养良好的行为礼仪,并成为一种生活行为习惯,继而成为带有地域人文特色的文化品牌。比如说到客家人,很自然地让人联想起勤劳朴实、坚韧刻苦的秉性。说到广州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宽容豁达、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豪情。  相似文献   

7.
刘志宏 《前进》2009,(5):34-35
城市文化品牌蕴育着鲜活的文化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城市文化的象征。近年来,晋中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文化晋中”,全力塑造知名城市文化品牌,增强了文化软实力,有力地促进了晋中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工业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也是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多的领域.身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城市,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摩天大楼的增多、人居环境的改善,更包括政府机关企业、社团、家庭或个人对于文化产品及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城市文化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2005年,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题为<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的演讲中指出,当代中国的文化需求呈现五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文化需求总量呈现较大增长;二是社会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文化消费更加多样化和市场化;四是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消费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现代化;五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和程度日益加深.放眼档案工作,我们发现这些变化为城市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钦州市,通过发掘、利用和继承,成功打造了坭兴陶文化、刘冯文化、海洋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营造了钦州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提升了钦州的城市品位,增强了钦州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品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形象体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标识和价值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所在。着力于打造精品民族文化品牌,并将软文化转化为硬生产力,发挥精神高地对冲出经济洼地的特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泸州具有两大名酒,以及由两大名酒内涵和演绎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城市品牌的构建必须遵循原生性、人性、文明性和成长性。泸州名酒文化具有独特性和领先性。其原生性强.人性、文明性足。成长潜力大,是构建泸州城市品牌的核心元素。一、名酒文化的界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也是一个自古有之的概念。现代人们的文化含义主要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刘京花 《人民论坛》2013,(17):33-35
城市文化建设与人文精神提炼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不同地域、不同城市都在努力寻求自身发展的文化特色与优势。当前城市文化建设与人文精神提炼中存在诸多问题,努力寻求切实可行的相应措施,最终实现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建设健康发展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倪建伟 《今日浙江》2016,(13):34-35
当下,各种类型的“城市病”影响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不仅包括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器物层面的“城市病”,也涉及某种程度的城市精神缺失等精神层面的“城市病”。从长远和深层次看,后者比前者影响更大更深,更需要高度重视和着力破解。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网络已经介入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网络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公安院校,网络及其形成的网络文化也同样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心理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的机遇和挑战。公安院校即具有普通高校的基本属性,也有公安教育的特殊性质。尽管公安院校学生处在相对严格的警务化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以当代文化创意活动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特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随着城市竞争的日趋激烈,城市品牌传播也受到国内外各大城市的普遍关注,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核心竞争力,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发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传播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对内能增加城市的凝聚力,对外能扩大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学者郑涵、金冠军、张莹认为  相似文献   

16.
自主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不久前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揭晓,中国内地只有海尔一家企业入围,名列第95位,这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就讲过:“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名牌,否则就要受到欺负。”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要形成一批世界级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中国需要自主品牌,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需要更新传统的品牌培育观念,采用灵活的品牌培育模式,创造良好的“品牌生态环境”。通过打造核心竞争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管理学…  相似文献   

17.
公安院校思政品牌培育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公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模式创新,提高未来公安队伍的综合素质。优质品牌的培育,需要品牌支撑要素的保障,需要经历品牌定位、品牌形象设计、品牌规划和品牌扩张等多个培育过程。实现公安院校思政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通过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方式创新等来优化品牌内涵,且需要公安院校各职能部门加强保障,以增强品牌的公众认可度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从2014年第1期开始,本栏目增设"城市品牌"子栏目,与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合作,旨在探讨、研究品牌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城市CIS系统在城市品牌塑造中的作用,对城市CIS系统的城市理念识别、城市行为识别、城市视觉识别进行了阐释,论述了通过城市CIS战略挖掘和重塑城市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并提出了导入城市CIS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何新华 《世纪行》2012,(6):25-25
本刊讯 新一届宜昌市政协把第一道调研课题和首次常委会议政议题聚焦为“培育宜昌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强市”,围绕市委提出的“把宜昌建成文化强市和全省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梁潮 《传承》2004,(3):28-29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和秦代大型水利工程灵渠、明代靖江王城王陵一道,成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在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多项构成因素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广西地理位置和当时政治等方面的特殊原因,从1938年10月武汉、广州沦陷至1944年9月湘桂大撤退前,桂林成为大西南与华中、华南以及东南亚联系的枢纽,东北、华北、华东各沦陷区的1000多名文化人士云集桂林,其中如何香凝、李达、李四光、梁漱溟、陶行知、邹韬奋、范长江、张友渔、薛暮桥、蔡楚生、吴晓邦、柳亚子、叶圣陶、胡风等闻名全国的名家大师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