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作为世界上人口年龄结构最为年轻的大陆,非洲国家的青年发展问题值得关注.青年是非洲的未来,也是中非合作的未来,是中非关系的希望所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非洲青年发展与中非青年合作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蕴藏无限机遇.展望后疫情时代的中非青年合作,双方应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在"一带一路"倡议、非盟《2063年议程》、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的指引下,以培养培训为基础助推非洲青年职业能力建设,以复工复产为动力促进中非新业态合作,以创新创业为引擎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以文明文化为纽带传承中非友谊,推动中非青年共同发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使中非农业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无偿援助与互利合作相结合、技术示范与投资开发并存、双边援助与多边援助互相补充等新特点。以互利共赢为基础的形式多样的中非农业合作,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非洲国家普遍的欢迎,同时,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政治上进一步密切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经济上做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正确认识中非农业合作的现状与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回应西方媒体炒作的所谓"中国海外屯田"说。  相似文献   

3.
随着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化,中非民间交往在双方"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中国政府和社会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中非民间交往取得显著进展。当前中非民间交往的制约性因素包括:中国对非关系"行为体"不断增多,"角色"日益多元,中国公民社会仍在成长之中;非洲公民社会对华认知存在偏差,且易为国内政治和西方势力所左右;西方势力对中非民间交往的消极影响。为进一步推进中非民间交往,应准确把握非洲民众对华认知,改善中非关系在"传播"领域中的不对称性;避免中非经贸问题"政治化",增强在非中资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规范和环境生态意识;加强中非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对话以及"民生导向"合作;中非民间交往应在南南伙伴合作关系框架下展开并对"第三方"保持开放。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非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合作的不断加深,关于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开始在国际社会盛行起来。事实上,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中非关系超越了传统的西方与非洲的殖民主义或新殖民主义模式,走出了一条新型国际关系的道路。为了更好推进中非关系的发展,今后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非以经济合作为主的全面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启动后,中非关系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非洲日趋紧密地融入中国外交战略和发展战略之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非双方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中国的对非关系已经步入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有新思维、新作为和新气象,当务之急是在中国国家战略或国际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加快运筹、制订中国对非战略。  相似文献   

6.
中非卫生合作是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之一,后埃博拉时期中非卫生合作逐渐从传统友谊型援助向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方向转变,呈现出从双边援助到多边合作、由临床医疗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由全科医疗到专科特色医疗、从国家层面上助推中国药品走进非洲、注重中国经验在非洲的运用等趋势与特点。与此同时,中非卫生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卫生战略与决策有待进一步规划与统筹,援助项目有待深耕细作,医药产品走进非洲的瓶颈问题有待突破,体系建设的相关技术转移和经验分享有待开发。为此,中国应调整工作思路,着眼长远,将中非卫生合作纳入中国的全球卫生外交与卫生安全战略整体布局中,以中非卫生合作为契机和支点,将中国在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全球卫生战略的实施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提出开展中非合作的"八大行动",您如何看待"八大行动"?对进一步深化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有何看法和建议?费卡都:埃中两国都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八大行动"是旨在支持非洲发展的最重要倡议之一,为非洲发展带来了最佳机遇,得到非洲人民的热烈欢迎。中国政府和人民也大力支持增加对非援助,扩大贸易投资,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  相似文献   

8.
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和干预行动历史悠久,是其在非洲重要的传统竞争优势。殖民地时期,法国依靠军事优势维持其宗主国地位和利益;冷战时期,军事是法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期间,法国打着"民主"旗号支持非洲亲法政权,军事色彩相对弱化。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法国重新强调军事手段,多次发动大规模军事干预,将西部和北部非洲列为政策重点;尽管较好地把握、引导和利用了非洲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暴力的变化趋势,但在具体政策调整过程中也屡屡失误,暴露出法国在控制战后乱局方面的能力不足。基于维护在非经济利益、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及强化中非合作等考虑,中国应推动中法非三方和平安全合作,坚持"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原则,重点围绕沟通机制、非盟和平安全机制、萨赫勒局势、海盗打击、维和行动、金融合作等方面展开。尽管也有相应需求,但法国传统安全思维中的不合理因素将成为三方合作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9.
2018年9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进入精准对接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非合作不断走向全方位、宽领域和纵深化的新局面,合作内容从过去的聚焦"五通"拓展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及健康卫生、和平安全等更多惠民新领域。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助力非洲的减贫和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为提升新时代南南合作水平及推动国际对非合作发挥了有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合作平台。它使21世纪初开始的中国与非洲国家全方位的合作扩展到亚非拉地区。中非合作发展的经验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发展中国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起到了先导作用。中非合作发展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作用,公共产品供给的大国责任,与合作对象的发展战略对接与互利共赢发展,以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合作实践的示范作用。中非合作发展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不仅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实施发挥了先导作用,而且为中非合作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对接提供了先期经验。  相似文献   

11.
张小峰 《国际展望》2013,(6):83-101
2010年国新办《中非经贸白皮书》指出,中非金融合作将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本文从银行业、保险及资本市场合作入手,在厘清中非金融合作基本情况及特征基础上,分析影响中非金融合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而研判中非金融合作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中非金融合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合作潜力巨大;中非金融合作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尚不具备高层次货币金融合作条件。随着中非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非洲国家深刻反省自身发展路径且与中国合作愿望增强,金融合作空间广阔。未来中非金融机构之间在金融业务、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等方面将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其中更是以开发性金融合作为重点展开。  相似文献   

12.
覃爱玲 《南风窗》2014,(11):23-26
<正>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非洲时,曾提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非提出的"461"框架被官方解读为对这一概念的"重要阐释和具体落实"。5月4日至11日,李克强总理出访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和肯尼亚等非洲四国,再一次将全世界的眼光聚集到中非关系上。从本世纪初以来的十多年间,以经贸为主的中非关系长足发展,至此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中国正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以及非洲经过十多年稳定发展形成的较好势头的基础上,中非经济合作的全面提升,势必对两地乃至世界都将产生巨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世界》2010,(9):22-22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18个非洲国家执政党和政府领导人、农业部长、企业家,以及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署,于2010年8月11至12日聚首北京,出席中非农业合作论坛。  相似文献   

14.
舒运国 《当代世界》2015,(12):20-20
<正>2015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是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的中非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2013年5月,非洲联盟第21届首脑会议提出了"2063年愿景"发展战略;同年10月和11月,习近平主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非洲各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推动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大和数字技术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非洲国家加快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非洲数字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领域人才匮乏、法律监管机制不完善、数字技术与生产制造端融合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中非在数字经济领域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双方需要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领域人才培养、数字安全治理等领域加强沟通与合作,以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为契机不断推动中非合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正>第二届中非峰会于2015年12月4—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此次峰会是在中国经济呈现结构调整"新常态"以及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中非产能合作"成为中非领导人在峰会上的热议话题之一。毋庸讳言,中国经济在经过了过去持续30多年高速发展的长周期后,如今进入了以调整经济结构和消化富余产能为主要目标的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张永宏  王涛  李洪香 《国际展望》2012,(5):52-71,144
中非科技合作是提升南南合作竞争力、建构新型南北关系的一个支点,是新时期深化中非关系的一方舞台,是助推中非双方共同发展的一股动力,战略意义突出。中非科技合作在政策导向上以增强非洲国家能力建设为要务,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以政府引导为保障,相应的机制架构包括多边机制、双边机制和专门机制等多个层次,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在配套体系建设、打造"企业+技术"的走出去模式、民间力量动员等方面加以重视,以期为微观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指导和促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中国确定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决策,同年6月,中非论坛首届会议在北京召开。8年以来,非洲日益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中非经济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贸易水平不断增长,中国对非投资继续攀升,双方能源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以后,中非经济合作掀起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高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近年来,中非关系的发展轨迹不仅最能体现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印记,而且未来中非关系的发展更是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佳舞台。过去五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反映在对非外交上,就是用"真、实、亲、诚"理念及正确义利观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用"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推进合作共赢的中非南南合作伙伴关系。展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非外交,需要以更开阔的胸襟和更从容的气度,直面中非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从政治发展与经济合作两个方面谋篇布局。在政治发展上,凝聚政治共识,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在经济上,则需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另外,在工业化合作过程中应关注对非洲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以及创造就业机会;在中非金融合作过程中注重加强对非洲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7月23—24日,为配合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举办,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举办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来自中国和非洲30个国家的200余名嘉宾和代表围绕"凝聚民间力量,促进中非友好互信"的主题,深入交流思想,共商合作大计。论坛展示了中非民间务实合作成果,并发布《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2018—2020)》。本届论坛规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