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静 《法制博览》2022,(5):39-41
婚姻家庭关系是重要的民事法律关系,《民法典》第五编调整婚姻家庭民事法律关系,法典的规定体现了尊重主体需要、维护性别平等、矫正社会排挤、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特别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国婚姻家庭文化传统特色,坚持将尊老爱幼,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平等、互爱、和睦、诚信作为婚姻家庭立法的宗旨,强化对妇女等弱势群体权...  相似文献   

2.
韩冰 《法制博览》2015,(6):166-167,165
清末的士绅阶层是中国宪制发展初期的主力推动者,他们的利弊得失对当代中国的宪制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传统士绅阶层的源起、中国士绅的社会作用和知识结构及中国士绅阶层不能推动中国宪制良性发展的原因三个方面入手,试图对清末中国士绅阶层作为中国宪制进程推动者的局限性这一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宪制发展阻力重重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而中国清末士绅作为中国宪制进程的首批推动者对中国的宪制发展施加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4,(18)
<正>构成庞大的下层社会,在制度和市场上都处于较低地位的各个阶层、群体,他们是这个社会创造财富的阶层,而非寄生阶层。当他们被整合进"上层-中层-下层"的阶层结构,进入主流社会空间,新的问题就来了。我们已经告别"摸着石头过河",正走在"中国道路"上。"中国梦"似乎在不太远的地方招手。这条路充满挑战,不安全感如影随形。对于官方来说,特别要防御一些可以想象到,或本来就在想象之中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4,(14)
<正>个体的婚姻问题对个人来说可能是转机,而普遍的婚姻问题对社会来说则极可能带来危机。中国确定无疑地进入了婚姻家庭脆弱、解体加速的时代。它和社会结构的脆弱、社会系统的紊乱息息相关。"小三"、"剩女"、"有房才结婚"、"3000万光棍"、"离婚"—这些关键词是打开中国婚姻问题密室的钥匙。但对问题的描述,有时候数据更管  相似文献   

5.
分化——节选自《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在逐步向拥有经济和文化资源的阶层倾斜。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过小。只有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才能深刻、本质地反映中国整体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廉思 《南风窗》2014,(24):55-57
<正>正是中国相对畅通的"横向"人口流动,缓解了日趋固化的"纵向"阶层流动所带来的社会风险,有效减缓了纵向流动变慢对社会结构和政治稳定的冲击。阶层固化,向上流动的管道缺乏,导致社会活力下降,这是中国一个沉重的话题。还有阶层流动的可能吗?或者说,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吗?"洄游青年"们来了镜头回放一下:2014年春节的一个网帖引发了无数青年的关注和讨论。这个网帖来自著名网络论坛"知乎"上用户"王远成"的一篇文章——《背井离乡,为何仍要打  相似文献   

7.
陆智忠  李旭锋 《法制博览》2013,(7):93-94,88
《大清民律草案》中引进意思表示符合社会历史的潮流,意思表示在中国社会的生根发芽,不仅不违背传统中国契约思想。而且意思表示突破中国传统相对平等,同阶层的平等,上下阶层不平等的状况,使得中国民众自由、平等的观念更为的深入人心,为中国经济生产力的解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主义国家阶层或阶级关系的讨论,涉及到对过去的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时期、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以及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阶级或阶层关系的观点与学说。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是一个阶级社会,以及当前在中国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又重构了怎样的阶级或阶层关系的问题,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具有争议的观点与学说。究其争论的根源,在于这些学说引...  相似文献   

9.
张墨宁 《南风窗》2014,(18):45-46
<正>生活处于下层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失意,但失意的阶层往往诞生于下层。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动和加剧固化催生了新的下层群体,这些新的下层群体无论在自我认同还是行为逻辑上,都与传统划分中的下层特征有了很大不同。如何看待新的社会格局,从制度层面回应他们的诉求?本刊记者就此访谈了中国社科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变化《南风窗》:今天的社会下层似乎在壮大,加入了一些新的人群。他们是这个社会中最失意的群体吗?  相似文献   

10.
50年过去了,人们从未见过这样的事:一个特殊利益阶层能够针对一份可能不利于其阶层利益的文件,公开发表反对言论;一部分市场化色彩相对浓厚的媒体不仅为持反对意见的阶层代表提供舆论阵地,还能为他们提供讨论批评红头文件的平台;反对派的意见和舆论干预的合力竟然最终影响了一份红头文件的走向。且不论反对者的理由是否充分,也不论红头文件本身是否有缺陷,这样的现象本身已足够我们激动。121文件就像一块试金石,它不仅测出了中国新富阶层影响社会舆论干预政府决策的能力,还测出了一个渐趋开放社会对反对意见的宽容。121文件的遭遇,还提醒政府,在公共选择的制度安排上,应该更多地靠近民主市场化社会的法则。  相似文献   

11.
2014,你好吗?     
《南风窗》2014,(1)
<正>当2014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脚步踏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一大幕已然拉开的时代不知会有多长。它并不仅仅是以时间为标志,而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由高层对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一系列布局,以及社会整体心态,各个阶层心态的转变所开启。未来是什么,从来就取决于人们怎么做,但首先取决于他们怎么想。不仅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包括他们的性格、心态,也是影响,甚至决定社会如何演化的重要变量。无论一个人身处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在认知和心理上,仍然停留在过去,已经跟不上形势变化和新时代所提出的要求。中国社会的演化,我们能够迎来什么,需要新的认知架构,也需要心理基础。无论过去有多么不满,或者失望,新的社会变革进程,总可以被我们赋予  相似文献   

12.
石勇 《南风窗》2010,(26):52-53
贫富差距既给阶层固化提供了空间,也给政府和全社会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时间。这个时代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但中国社会的前方并不是一片迷雾。站在2010年的终点上往后回眸,阶层固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媒体措词谨慎地频频预警:这样下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于2003年和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分析近年来居民的社会分化和社会心态方面所出现的新变化及其相关问题。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不同层次群体收入结构出现新变化;民众的社会经济地位认知和主观阶层认同均有较大提升。相应地社会心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民众认为最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之前的"失业问题"变为"贫富分化";居民的政治心态、生活心态、社会公平感等出现了较大分化;而在社会道德方面,人们对当前社会道德和人际关系状况的总体满意度不高。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体现为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利益关系的和谐,特别是干部和群众利益关系的和谐.由于受苏共的影响及其他原因,建国之后我国干部阶层与其他阶层在社会利益分配中存在不和谐的因素,现阶段又有严重发展之趋势,导致干群矛盾加深,在某些区域甚至有所激化.解决干部阶层在社会利益分配中的科学定位问题,要把干部执政行为与执政理念的和谐、干部与群众利益关系的和谐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罗静 《法制博览》2022,(7):27-29
2021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调整婚姻家庭民事法律关系的是第五编.《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顺应婚姻家庭关系的现代发展变化,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担负着构建文明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的使命,其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保障妇女权益的实现和贯彻...  相似文献   

16.
李北方 《南风窗》2012,(5):42-42
人民民主的历史实践使"主权在民"的理念深入社会,培育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意识,也留下了让民众可以和国家对话的话语基础,一旦各阶层的代表在人大中获得相应的席位,其阶层利益就会通过人大机制得以体现,于是我们就有理由对人民代表抱有合理的期待。  相似文献   

17.
事实上从中国历史的变迁发展中,不论是从情感上还是基于对整个社会现实的理性分析的思维观念上来看,作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群体往往也是整个社会最底层的群体。在某一个特殊的阶段上,某些阶层会把这个群体看成是最主要的和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这个群体确实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大变革。不过当一个社会处于暂时的良性运行,或者是它自身潜在的危险没有被发现之前,没有过多的人会主动地去关心这个群体,是否在当下所处的社会中享受应有的资源和社会尊重。然而本应该享受的资源和社会尊重被无限制的忽略时,底层群体就会通过社会的变革来提醒社会的其他阶层关注这样一个群体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阶层差距与社会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和实践证明,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是最稳定的。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不合理,中下层人数庞大。这就需要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尤其是中下层向中间阶层的流动。教育本应是重要和积极的社会流动机制,但目前我国教育的阶层差距有日益增大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不和谐的教育制度,缩小教育的阶层差距。  相似文献   

19.
北京律师协会直选风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南风窗》2008,(21):58-60
作为社会新阶层的重要构成力量,律师群体本应是法制信念和民主观念的坚定捍卫者;然而,如果自己的协会组织都不能充分实现公开透明和有效监督的权力运作,这将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巨大悲哀。  相似文献   

20.
唐小兵 《南风窗》2014,(10):12-17
<正>"抵御、融入、逃避、顺应……法律青年们选择这样与这个时代相处。时代在他们那里是一个自变量,而他们则成了因变量;时代塑造了他们,而他们对于时代无能为力。"这是《南风窗》第九期封面报道中对于一个特殊青年群体的世相与心态的描摹,呈现了青年人在阶层日益固化和流动空间窄化的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困顿、焦灼与挣扎。青年文化是一个社会的风向标,这正如李大钊在民初发表的《青春》一文所揭示的那样,若青年人都有昂扬、蓬勃的生命情调和创造精神,则中国社会就能新陈代谢而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