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立足中外学者研究道德困境状况,厘清道德困境的客观存在性,并揭示利益性困境、角色性困境是道德困境产生的间接原因,道德规范的多样性是道德困境产生的直接原因。建立优先级排序原则,依据"保留"与"取窄"以及添加第三规范消解标准,构建具有严密性、层次性的道德规范系统。进而探讨道德信仰、道德原则、道德准则内涵,将自下而上的道德体系作为优先级排序原则范式。另外,横向研究各个道德规范系统内部优先级原则,探究全方位、合理化的道德困境消解路径,对新时代我国道德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当今世界,个人主义与物质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成为一些人信奉的主导原则和生活方式,这些人往往以现代性为名,否认几千年来人的道德经验和道德约束,道德文化的崇高感在他们心目中几乎荡然无存,对事物的道德感受、道德立场、道德意识渐渐消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就必须把世界与道德重新联系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流,儒家学说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儒家强调的正是道德立场、道德感受、道德视角,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又以"仁学"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传统儒家基于现世道德实践与体验而非宗教超验来定义理想社会的范型,因此"仁"或"良心"为协调社会的枢轴。这种时刻发挥作用的"传统",在当代具有克服现代性或曰理性化困境的价值,而在具体的政策领域,应可提供现实制度改革的伦理与道德本源。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续学说本土化的探索,不可不慎思这些文化特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结构全面转型时期,作为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主要方式和手段,道德灌输教育面临实效低下的困境.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改进它,从其困境中走出来,是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由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本性、边际效用学说和机会成本原则的经济学概念引申开来,从经济学层面对道德灌输教育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5,(3)
传统意义的道德与人性之间始终存在着张力和冲突,人类的道德价值始终在这种张力和冲突之间,按照历史逻辑特有的规律演进。当代中国正处于"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重构、文化的转型,特别是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诸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所谓的技术革命,更使得既有的道德价值面临激烈的挑战和冲突,从而使道德价值陷入诸如认知和抉择以及实践困难的尴尬境地。集中表现为"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一元价值观和多元道德价值观的冲突""传统道德价值观和现代道德价值观的冲突"等三大冲突、"道德价值抉择的困境""道德价值导向的困境""道德价值虚化的困境""道德价值物化的困境"四大困境以及"自利和利他的矛盾""德福一致和德福背离的矛盾""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矛盾""经济发展和道德滑坡的矛盾""德性伦理和制度伦理的矛盾"五大矛盾。由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断裂、道德价值的教育缺位、道德和经济的"二律背反"等原因,当代中国人正面临道德信仰缺失以及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上的道德价值困境。要走出道德价值困境,需要从德性伦理、制度伦理、道德因果律等方面对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6.
<正>先秦的孔子、孟子作为大思想家,他们的学说一脉相承,孟子自称是孔子的私淑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发扬光大,古人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在先秦诸子学说中最富有理想主义,在武力兼并成为常态化下,他们却要重振道德,从道德入手来重建政治,当时孔孟之道就以德治思想闻达诸侯。与古罗马的法治、先秦法家法治相  相似文献   

7.
街头官僚身处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界面,面临着源自政策规则、组织目标及公众需求的多重挑战,从而时常囿于"作为之痒"的道德困境之中.然而,学界就街头官僚作为局内人如何体验并应对道德选择的两难境地,缺乏共识性研究.从街头官僚道德困境的内涵入手,梳理街头官僚道德困境的表现、危害、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以此厘清街头官僚道德困境的研究脉...  相似文献   

8.
杨显平 《探索》2012,(6):188-192
整体性是马克思学说的根本属性,整体性研究是马克思学说自身和人的思维的至上性的共同诉求。目前我国马克思学说整体性研究陷入自身无法克服的认识论困境。从本体论视域出发,重释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是走出这一困境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9.
面对王学末流域等之弊,刘宗周提出诚意学说.他从对阳明良知论的辩难中提升诚意为根本的道德修养工夫,并论证诚意与有心性合一、天人合一的特点.诚意是"一以贯之"的工夫,它围绕哲学最高范畴"意"展开,并将心、意、知、物统起来,提升了"诚此之意"的城的地位,使其具有了工夫与境界合一的道德理性品质.诚即信,它是刘宗周诚意学说在天人合一与心性合一中将人内在的道德至善外显而确立的一种理想的社会道德规范,构成刘宗周诚意学说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新生活运动"一定意义上是国民政府的道德治理尝试,缘起于政府军事高压统治面临困境,蒋介石"道德救国"论的影响,以及试图效法德国日本靠强化国民道德知识实现国家强大。"新生活运动"在施行过程中成为典型的"官办政治运动"。反思其失败的主因是对道德精神力量估计过高,参与者的内在动机不足。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反思社会时就能发现寄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大量道德问题。这些形式各样的道德问题交织在一起便是我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这种道德困境可以用现代社会中的义利之争来表达。它既包括道德与社会和法律的分离,也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的困境。公德和私德之间的博奕也是造成道德困境的重要原因。然而,探其本原,道德困境之所以存在,关键在于道德与商品经济的本质不同,或者说两者追求的目标不同。面对经济社会中的道德困境,我们所期待的是道德的制度化时代。  相似文献   

12.
《〈伦理学原理〉批语》(以下简称《批语》)是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代表作。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是以自我实现为核心,以精神之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要内容,以主观之道德律为表现形式的伦理思想体系。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伦理学说在五四启蒙时期具有极强的心理感召力和时代意义,为他日后的伦理学、哲学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时代新人"这一新提法,随后"时代新人"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就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分为以发掘"时代新人"内涵为核心的基础研究,以及从高校教育考察"时代新人"的应用研究为主。总的来看,目前的研究开拓了"时代新人"的研究视野,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培育路径的选择困境、培育切入点的认知困境、培育视角的转向困境等问题。由于现有的研究主要将关注点落在高校教育方面,忽略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时期的青少年,特别是道德价值在培育中的作用。因而,需要从道德价值方面考察对青少年道德信念的强化作用、对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道德人格的塑造作用。在道德价值的视域下,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综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力量,主要通过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理性的形成、道德信仰的锻造三个路径对青少年的道德进行培育,最终开辟出培育时代新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反思社会时就能发现寄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大量道德问题.这些形式各样的道德问题交织在一起便是我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这种道德困境可以用现代社会中的义利之争来表达.它既包括道德与社会和法律的分离,也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的困境.公德和私德之间的博奕也是造成道德困境的重要原因.然而,探其本原,道德困境之所以存在,关键在于道德与商品经济的本质不同,或者说两者追求的目标不同.面对经济社会中的道德困境,我们所期待的是道德的制度化时代.  相似文献   

15.
杨芳 《党史文苑》2005,(11):35-37
《〈伦理学原理〉批语》(以下简称《批语》)是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代表作.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是以自我实现为核心,以精神之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要内容,以主观之道德律为表现形式的伦理思想体系.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伦理学说在五四启蒙时期具有极强的心理感召力和时代意义,为他日后的伦理学、哲学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革前十七年文学批评以现实主义理论为经典原则,建构起严苛的以政治为本位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但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文艺批评又并非完全限制于意识形态的政治规训,而是在可能的范围内维护艺术的自律与创作的自由。对典型人物塑造的批评与讨论反映了文革前十七年文学批评在政治性与艺术性之间平衡摇摆的"周旋"与"困境"。  相似文献   

17.
伯纳德·威廉姆斯的"反理论"道德哲学通过对功利主义、义务论的批判,指出道德理论不能以建构抽象、普遍的原则为目的。道德学说只有放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才能发挥指导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戴茂堂 《理论学刊》2007,1(12):64-68
在道德与法律相关性问题的讨论中,流行一种法律优先理论。该理论主张法律是高于道德的更好的社会规范手段和制约机制,在当今道德滑坡日趋严重的情形下,应该走道德立法的道路,即将道德变成法律规则强制人们去遵守和执行,这就是所谓的"道德法律化"。文章通过分析道德法律化的困境,提出了法律道德化以及走向道德自律的相反主张。  相似文献   

19.
论儒家之“诚”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是儒家学说的重要范畴之一.儒家认为,"诚"是人应当具有的重要德性,是人们完善自身的道德力量,同时还是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在当今时代,弘扬儒家诚信精神,对于抑制拜金主义,激励人们提高道德认识、加强道德修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道德内涵的把握上过于理想化,忽略道德的利益含义;师德培育上,割裂"真"与"善";师德考核上,未能恰当地发挥学生的作用;师德培育外部条件上,体制性竞争破坏师德生成条件,固化师德困境,这四点是高校师德建设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破解高校师德建设困境需要矫正体制性竞争缺陷,尊重教师正当利益诉求,加强和完善学生考评教师机制,严格师德考评结果使用并通过鼓励小善小德,营造平易的师德建设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