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晏建怀 《各界》2014,(11):63-64
在历代太监中,童贯堪称开创“历史之最”最多的人。他以太尉领枢密院事,掌全国军权,是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他前后统兵二十年,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史上第一个被册封王爵的太监。而如果把“骂名”算上,童贯恐怕还是生前死后承受骂名最多的太监。  相似文献   

2.
东流 《瞭望》1992,(27)
明初朱元璋立国时,曾严禁太监干预朝政。到了成祖永乐年间,由于害怕文武大臣擅权,皇帝又重用太监,让他们以“钦差”身分去监视重臣。太监以奴才处高位,难免作威作福,因此名声不好,特别是后来的刘瑾、魏忠贤之流,对明朝国势日益衰微,确实是颇有关系的。 但太监人数众多,作为一个群体来看,其中不免有良莠之分。永乐年间数次奉朝廷之命下南洋的太监郑和,就是开拓中外交流的一位功臣。我这里要提到的阿丑,则是明宪宗成化(1465-1487)年间的一位好太监。 阿丑,佚其姓氏、为人正直而诙谐,善演杂剧,用现代语来说,他  相似文献   

3.
韩小博 《各界》2014,(9):50-53
东汉、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宦官危害最严重的三个朝代,但东汉的太监经常受到外戚的制约,明朝的太监即使跋扈如魏忠贤,也是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办掉的。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太监终究还是奴才。唐朝的太监们就大不一样了,自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开始,朝廷大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甚至于皇帝们的生杀大权全部都由他们一手把持,真正实现了“翻身奴才把歌唱”,着实令前世和后世的同行们眼红一把。  相似文献   

4.
文欢 《各界》2009,(11)
先讲个小故事,这是明代冯梦龙记载的,真实性不可考证,就当个引子吧. 说朱熹有个学生姓廖,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去觐见皇帝,门口小太监拦住,说你先把名片拿出来啊,他往怀里一掏,还真翻出来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宣教郎廖某",他一惊可就醒了.  相似文献   

5.
肃宁改革是以"四个覆盖"为特征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即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治安组织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并创造性地融合形成一个社会组织系统,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产生独特的创新效果和竞争优势。肃宁经验作为一种独特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成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四个县(县级市)之一。肃宁经验将为我国农村改革发挥启示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家国之痛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人称"白痴皇帝".他完全是个摆设,国事一窍不通,却笑话百出.有一次,他在御花园里玩,正是初夏季节,池塘边的草丛间响起阵阵蛙鸣.晋惠帝呆头呆脑地问道:"这些小东西,是为官叫呢,还是为私叫呢?"身边的太监有机灵的,一本正经地对他说:"在官地里的为官叫,在私地里的为私叫."有一年,某地闹饥荒,地方官员上报灾情,说灾区百姓没有粮食吃,饿死许多.晋惠帝就奇怪地问:"没有粮食,何不吃肉粥?"大臣们听了,一片哗然,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7.
鸳鸯之于贾母史太君,犹如宫廷中司礼秉笔太监之于皇帝.当然,鸳鸯这丫头比那些不男不女的太监可爱多了,她行事低调,她不弄权.但是地位相似,他们都是名义上的奴才,但因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家族最高领导人的私人秘书,他们有着超越自己名份的"隐性权力".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清代道光皇帝的“节俭”,在历朝帝王中是空前绝后的,他很少吃肉,常常派太监出宫去买烧饼,与妻钮祜禄氏就着白开水啃嚼就算是一镁。‘他规定宫廷用款每年不得超过二十万两白银。他穿的皇袍也是补过补丁的,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妃嫔们只好忍痛终年不添置新衣,甚至连皇后都穿着破旧农衫坐在破旧的椅垫上缝缝补补。  相似文献   

9.
也说阿丑     
《瞭望》第27期《阿丑的即兴表演》(东流),讲了一个好太监的故事,很有趣。我不但有东流先生“礼失而求诸野”的同慨,而且,忍不住接着讲阿丑的第二个故事—— 提督西厂、作恶多端的坏太监汪直被罢免后,他的党羽王越、陈钺犹在,却奈他们不得(朝中大抵一个好臣子也没有了罢)。一日,小中官阿丑于帝筵前扮作汪直的模样,手操两斧,道:“吾将兵,仗此两钺耳!”人问:“何钺?”曰:“王越、陈  相似文献   

10.
韩小博 《各界》2011,(6):51-53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女人,这句话用在唐武宗李炎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生于太监当家做主、皇帝低头为奴的中唐时期,作为唐文宗的五弟,原木只是一个普通的王爷,与皇位的距离如同北京到纽约那么远。然而,历史制造了一个偶然的错误,而他最挚爱的一个妓女通过自己的胆识,硬是利用这个错误把他推上了皇位,从而开创了唐朝一段短暂...  相似文献   

11.
漫画之页     
《瞭望》1993,(13)
\一一一,一、、\,/户O二21\廖剪二同_阉无题、尹,、.碑_沪尸、山.沪司海英画舫_网_目贾.回网周_了 ,了谕熟…谬巳月 灿、漫画之页~~  相似文献   

12.
辛岩 《瞭望》1999,(15)
太监是中国封建君主实施极端专制统治之下孕育出来的怪胎。作为替帝王与其后妃服役的奴仆———太监,由于服务的场地是宫禁,服务的对象是“人主”与其妻妾,为了防他们孳生事端,故在入宫以前已被阉割。这种阉割,并不限于肉体,也还涉及精神(人格、人品之类),于是太...  相似文献   

13.
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入成都,发现明宗室蜀王府端礼门楼上供奉着一尊人像,身穿公侯品服,以黄金涂装.令人惊异的是,这具人像居然有真人皮质,头部和手足都是肉身.蜀王府太监招认说:“这是凉国公蓝玉的人皮.”从明初算起,这具人皮已经供奉了两个半世纪.后来清军入川,张献忠撤离前一把大火烧掉宫殿,人皮像也就此失踪.  相似文献   

14.
铸牲探索还患杆待期的咭 诸的思政,二昨绒z子 贺十阉笆思想太治.作衬究个成.十月令蓄声"︸仕寻乔石同志的题词~~  相似文献   

15.
两宋的军事力量比不上汉唐,也是疆域最小的朝代之一,而且始终没能解决外患问题.但两宋的国祚却绵延319年,这是为什么呢?纵观各朝覆灭的原因,无非是武将造反、藩镇割据;权臣篡位;藩王之乱;外戚、太监乱政;农民起义;外族入侵.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战战兢兢明代中期后皇帝一个比一个任性骄纵,从明武宗朱厚照到明世宗、明穆宗,无不因纵欲、服食丹药以至中毒最终殒命。明世宗嘉靖皇帝殷鉴不远,他的继位三子朱载垕除了不吃丹药外,在纵情声色方面较之前有过之无不及。即位后立即传示不朝,不召见大臣。在广修豪华宫苑、大肆玩乐折腾6年后,就黯然死去。在中国历史上,皇权新旧交替之时,宫闱总是充满血雨腥风。此刻,张居正为了一举夺取内阁首辅高拱权力,他联合司礼监太监冯  相似文献   

17.
方舟子 《各界》2008,(4):52-53
一   万历五年九月,首辅张居正之父病逝,按当时的丁忧制度,他应离职回家乡守制27个月.当时内阁还有次辅吕调阳、张四维,不过形同摆设,事无巨细都由张居正定夺,两人不敢担当首辅重任,上疏援引先朝故事,请皇上谕留张居正在官守制,即所谓"夺情".明神宗接到奏疏后,下旨夺情.张居正连上三疏乞恩回乡守制,神宗也连下三旨慰留,夺情遂成定局.对这种公然违背封建礼教的举动,自然引起了守旧官僚们的强烈反对,神宗廷杖了几名言官,才把朝野舆论强压了下去.史书却谓,所谓夺情,乃是张居正和掌印太监冯保的阴谋.……  相似文献   

18.
华丁 《瞭望》1993,(36)
公元1644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一个政治风云诡谲多变,值得回味、值得纪念的年头。这年正月,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国号大顺、年号永昌的政权,3月19日攻克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77年的明王朝。也就是在这一天,崇祯皇帝携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在衣襟上写下遗诏,自缢于山亭。这位明朝末代皇帝临终时曾鸣钟召集百官,竟无一人至,他在遗诏中又是悔恨自己,又是怪罪群臣,凄凄惨惨地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然而,起义军进京后好景不长。4月,明王朝驻防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亲率20万军迎击,因战斗失利,退出北京,败走西安。5月,清兵入京。10月,多尔衮把顺治帝从沈阳接到北京,从此开始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  相似文献   

19.
徐广源 《各界》2008,(5):34-37
在封建社会,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德、容、功、言)是女人必须奉行的人生准则.对于妃嫔来说,宫中事务有内务府管理,国家大事有皇帝、大臣处理,吃穿住行有太监宫女们伺候,她们只是皇帝传宗接代的工具和举行典礼时的陪衬  相似文献   

20.
10月20日,维利·克拉斯辞职了.屈指算来,他自去年10月17日担任北约秘书长,到如今不过一年挂点零.他在布鲁塞尔举行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时,满脸沮丧,一腔哀怨,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召开这次记者招待会,为的是极为遗憾地宣布:我决定辞职.我已不再有足够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