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周恩来是大功大德集于一身的世界伟人。在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他不仅为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展现了极为高尚的品德。他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性的楷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邓小平在周恩来追悼会的悼词中说:周恩来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英勇斗争,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并号召全国人民“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无限忠诚,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对敌斗争的坚定性,学习他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学习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以身作则,艰苦朴素  相似文献   

2.
人民的公仆——周恩来○李兆荣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英勇斗争,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的革命精神,光照日月;他的丰功伟绩,万古长存。我们纪念他,就要学习他的崇高品德,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周恩来把全心...  相似文献   

3.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周恩来同志继承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同时结合对生活实践的深刻体验形成了他的群众观思想: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关注人民群众,心系百姓生活。周恩来的群众观思想,有利于克服党内"四风"现象,重树党内廉政之风,从而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人民负责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3月5日上午,河北滦县第三中学举办了以"光辉的典范,时代的楷模"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9周年。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卓越的领导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一生无私无我、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是共产党员的杰出典范。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后人心中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周总理侄女,现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  相似文献   

5.
冯都 《世纪风采》2007,(12):6-8
宋庆龄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一生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为新中同的创立呕心沥血.被周恩来称为“国之瑰宝”。她晚年把加入中国共产党,毕生做人民公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因而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说:“周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lop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这项任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党同志、各民主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负责人对周恩来的高度了解、信任和支持。lop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人员配备,现在尚不能确定,还需要同民主人士商量,但“周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开国大典后,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之为‘“内阁总理”的周恩来,便把主要精力放在筹建新中国首届“内阁”——中央人民…  相似文献   

7.
正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主政26年,鞠躬尽瘁,人民群众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敬仰和爱戴。马寅初说:"周恩来总理是最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得到了全国人民几乎最为广泛、普遍的认同和尊敬。个中缘由,在于他一心为民、劳苦功高,更在于他大公无私、品德高尚。周恩来的大公无私,是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作为全国人民的当家人,他从未为自己、为亲属谋过任何私利。  相似文献   

8.
任弼时革命生涯30多年,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名字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一样,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成熟的领导者载入史册.在他与战友们共事和交往中,留下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往事珍闻.2004年是任弼时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表示怀念.  相似文献   

9.
在伟人周恩来生前自己填的表格上,都是192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比他实际入党时间要少一年半。周恩来到底是怎么人党的?他为什么要少报党龄呢?现在改过来了吗?把这个历史事实澄清于广大读者,足以见证周恩来的一贯谨慎和谦虚。  相似文献   

10.
正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好总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自幼年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他光辉的人生历程中,周恩来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奋斗不息,鞠躬尽瘁,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起光辉的典范,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为了中华之崛起幼年的周恩来由于家道的衰落,早早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对此,周恩来曾回忆说:"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在他光辉的一生中,清正廉洁的为政思想和鞠躬尽瘁的公仆风范,犹著如椽的大笔,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在人民的心田里,刻下了的崇高伟大的公仆形象。一、民政──为政治国的根本,人民公仆的本色。为谁服务问题,是为政治国首当其冲的问题,也是革命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早在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就曾庄严宣布:“我们的国家机关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他一再的申明:“我们的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干部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周恩来为政思想和公仆风范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正1998年,周恩来百年诞辰时我曾写过一篇《大无大有周恩来》的纪念文章。其中谈到周恩来为什么这样长久地受到人民的缅怀和思念。其实正是他的大爱大德,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经久不息、浩荡无边的波澜。他的大爱覆盖国家、人民和世界;他的大德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和儒家传统的仁义忠信揉合成一种新的美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为中国共产党人留下了千秋的楷模。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亚洲周年。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树的卓著功勋,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周恩来同志出生在十九世纪末叶。那是中华民族地经内忧外患、在灾难的深州中苦斗的时期。1898年,即周恩来同志出生的那一年,德国强占胶州…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史.从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愿的周恩来,自1927年开始,在党的核心领导层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奋斗的一生,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历史的一个缩影.对党的历史,周恩来烂熟于胸;对学习党史,周恩来高度重视.周恩来谈学习党史,重在结合工作实际,在很多情况下也把自己摆进学习中,通过现身说法,把学习党的历史的经验和体会自然而然地讲出来,可谓润物无声.周恩来谈学习党史,涉及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内容丰富,意蕴深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周恩来一生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不骄不躁、谦虚谨慎,他的一言一行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也体现了对党无限忠诚的精神。在周恩来的革命生涯中,他顾全大局,视党的团结为党的生命,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他是中国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人民仰慕的楷模。但同时,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能够成功,为了党的前途命运,为了人民的福祉,一向以温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20,(3)
正在周恩来的高贵品质中,忠诚、勤恳和智慧贯穿其一生,受到人们特别是毛泽东等党内同志的肯定和赞赏。始终绝对忠诚周恩来同毛泽东一样,是对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绝对忠诚的人,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可以牺牲自己一切的人。周恩来的忠诚,还包括对领袖和导师的忠诚。晚年周恩来胸前一直佩戴着一枚像章,上面有毛泽东头像和毛泽东题词"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在周恩来心目中,忠诚于人民与忠诚于领袖是一致的。正如郭沫若在悼念周恩来的文字中所称赞的那样:"光明磊落,与导师协力、同心、共命。""忠诚与日同辉耀,天不能死地难埋。"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史。从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愿的周恩来,自1927年开始,在党的核心领导层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奋斗的一生,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历史的一个缩影。对于党的历史,周恩来烂熟于胸;  相似文献   

18.
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的关系,可以用周恩来对毛泽东“忠心耿耿”4字来概括。正如索尔兹伯里指出那样:“直到1976年生命终结之时,他都未对毛的领导提出任何异议。”“从遵义会议以后,不论他担任何种职务,实际上他都充当了毛泽东的参谋长。周毛的这种关系,也是中国政治中史无前例的。” 和大多数中共高层领导人士一样,周恩来对毛泽东怀着真诚的崇敬,他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是英勇无畏、波澜壮阔的一生,是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的一生,是坚忍不拔、光明磊落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赢得了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生11O周年的日子,本刊特开设纪念专栏,以示缅怀。  相似文献   

20.
1922年9月,安源路矿罢工胜利后,工人们提出要给刘少奇每月200元银洋的薪金,但他只要了每月15元的生活费。他说:“共产党人不是为了金钱,而是要让天下受苦的人得到解放;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生活不能高于人民,贪图享受。”周恩来:“不能搞特殊化”1963年1月,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专程来到苏州,看望养病的陈云。总理当天就要离开苏州,接待人员准备了一些“苏式糖果”送给他。邓颖超立即要随行人员付钱。当知道这些糖果是仅按成本收价时,总理就一定要按市场价把钱补上,并且严肃地对接待人员说:“我们是人民的勤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