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应急性临时救助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在基本概念界定基础上,将“水母型”社会结构和福利多元主义作为分析框架,结合新冠疫情下涉及临时救助的文件及新闻发布会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对常态弱势群体,一般采取“低保+临时救助”方式进行补助,主要由政府进行帮扶,慈善组织作补充;对动态弱势群体,采取社会保障国民待遇标准无差别实施临时救助,政府、企业和志愿组织协同帮扶;对平常人群体,坚持应急和常态化防控相结合。在临时救助制度完善路径方面,一方面,要编制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常态化社会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的整合预案;另一方面,要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下的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时也警示我们要推动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进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发展专业社会服务,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的常态化、长效化。从我国的现有状况来看,大力发展专业社会服务需要在三个领域推进,即设立公共卫生护士制度、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以及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公民能否有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直接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方向与最终结果,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参与主体多以公民为中心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公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公民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产生的行为效应,将其参与分为四种模式,并对其主要行为进行具体梳理与分析。针对公民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从依法治理、社区为本、政府公关、媒体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出有效应对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罗大蒙 《理论建设》2020,36(3):13-19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人类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疫情发生后,我国以举国体制开展疫情防控,坚持全国一盘棋,进行全民动员,建立健全了集中决策机制、对口支援机制、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机制、资源统一调配机制等,凸显了我国强大的组织决策能力、社会动员能力、资源统一调度能力和制度执行能力等。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显著体现,是打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韩一元 《党建》2020,(3):61-62,32
当前,中国与国际社会正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全球最大的政府间公共卫生组织,也全力投入这场战"疫"之中。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专程前往北京与习近平主席会晤,高度肯定中方抗疫工作。此后,世卫组织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将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组织专家团赴华实地调研等,旨在帮助中国尽快控制、消灭疫情,引起各方重视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同时消除歧视、避免国际社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相似文献   

6.
刘民  梁万年 《前线》2022,(10):28-31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威胁。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但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北京市探索建立的全链条、全周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城市治理亟须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国家有力的法治保障、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北京探索的疫情应急管理保障体系等,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疫情防控能力、有效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高校把疫情阻击战转化成高校师生的社会大课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相似文献   

8.
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主动作为,以强有力的组织、敢于担当的精神,在防控疫情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一、在筑牢疫情防线中提升政治领导力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面前,基层党组织首先要突出政治功能,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主要的政治任务,在筑牢疫情防线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能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和化解风险,是判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依据。新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呈现出比以往更加复杂的趋势特点,近期新冠疫情的防控实践,一方面彰显了我国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家治理的强大制度优势,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一些治理领域的短板。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成为新时期国家治理的重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07,(6):36-37
省民建部分委员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机率,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不断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回顾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过程,许多人对"全国多地启动一级响应"的消息印象深刻。近期,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国多个省份已下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那么,不同应急响应级别之间有何区别?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一级属于最高响应级别,二级次之,分别对应的事件为特别重大和重大。  相似文献   

12.
李琳琳 《奋斗》2020,(8):48-50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这场重大、突发的疫情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体现了兜底发展和防疫升级的双重内涵和要求,需要对因疫劳动收入中断、因疫劳动力损耗导致收入中断、因疫投资失利导致家庭收入中断等脆弱人群给予制度关注。建议重点提供基本生活需求和能力恢复需求的基本民生保障,增大社会救助制度覆盖弹性、改革社会救助流程、动态精准供给社会救助资源、构建社会救助信用监测系统、完善社会救助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省委省政府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省应急管理厅党委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先后6次召开党委会议暨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多次组织或参加视频调度会议,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5.
庚子新春前后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迅速蔓延,成为一起揪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疫情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对各地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带来挑战。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不仅是基于当前疫情防控作出的重要部署,同时也是对建设更加完善、系统、规范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出的战略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同时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危机背景下的敏捷治理是各国政府面临的热点话题和重要问题。新冠疫情这场公共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危害和挑战,也为地方政府部门的治理和创新提供了机遇。面对疫情,中国各省政府令行禁止,快速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体现了特有的"中国速度"。本文以四川省的疫情防控工作为例,通过复盘典型案例揭示了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敏捷性机制。主要贡献为:(1)将敏捷性的内涵与特点拓展到公共部门的应急管理领域,识别出公共组织敏捷性体现为危机识别、流程以及双元敏捷性;(2)提出危机治理能力和高效的管控方式的动态匹配是获取敏捷性的核心要素,其中危机治理能力是实现敏捷性的基础,高效的管控方式是实现敏捷性的关键手段;(3)归纳了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敏捷性机制过程模型。本研究结论为各省政府的制度建设以实现敏捷治理提供有益指导,也进一步丰富了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验的是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在复杂困难条件下的国家治理能力。从传播学的视角看,这次疫情应对暴露出信息传播者素养不足、传播内容对接不畅、报道失真、信息接受者真假不辨的诸多短板和不足,对政府如何做好信息多元社会的舆论引导和网络信息处理工作,带来了不少警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21,(1):64-69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携手冋心,从迅即应对突发疫情,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到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再到全国疫情防控进人常态化,中国走出艰难时刻,这是举国上下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20,(5)
正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  相似文献   

20.
申少铁 《奋斗》2022,(7):65-66
<正>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