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毫无征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又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发展创新,其演进逻辑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如期建成全面小康贡献卓绝,它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与坚实的物质保障。全面小康不是经济小康,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体系,它在超越传统实证主义发展观、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21,(10)
小康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庄严承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起点。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毫不动摇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建成全面小康是党带领人民取得伟大胜利、兑现历史承诺的宝贵经验。全面、深入总结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爱茹 《党的文献》2021,(4):59-66,1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矢志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一步步把中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憧憬变为现实.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再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阶段,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和持续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绘就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时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通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发展,全党上下已经形成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并形成的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建成全面小康提供法治保障;它与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姊妹篇",并为各项改革提供法理依据;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为管党治党提供法治基础;它与其他三个全面共同实现着"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对于自己的思想理论进行的一个集中的、全面的阐述,具有宣言书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认真学习这个纲领性文献,对于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准确、深刻地了解、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康之路经历了初步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以及全面建成小康4次发展历程。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围绕"不忘初心"这一主题为价值取向、坚持以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为制度保障、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愿景,形成了建设小康之路的中国经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应积极应对"相对贫困"问题、增强全面小康社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全面小康社会治理能力、把握好与"新时代两步走"目标的衔接关系、拓展全面小康社会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5,(11)
<正>共享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崭新表述,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服务于民的政策基点和时代命题。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历程,就是践行"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历程。共享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十三五"发展目标的重要特点,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追求发展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党实现了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普遍的"小康",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物质和精神双重维度回顾党反贫困传奇的书写、感悟党对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凝聚,展现脱贫成果的来之不易、彰显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体现,对于党领导人民坚定理想信念、迈入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尽快实现富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这一代贵州人的政治任务和神圣职责。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必须是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认可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康。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是衡量小康的根本标准。要让人民群众感到有奔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我们要坚持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不以省的总  相似文献   

11.
<正>"大道至简"。"四个全面"丰富深刻、立意高远,又朴实无华,贯穿于其中的核心追求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人民的福祉,这是党的宗旨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全面建成小康要惠及全体人民,深切满足人民愿望。"全面建成小康"既是现阶段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更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深化改革要促进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为促进发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00多年前,勤劳的中国人民就有了政教清明、富裕安乐的"小康"梦想。进入新时代,"全面小康"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变为现实了。而今,历史的脚步已跨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020年。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继续朝着梦想努力奋斗之年。  相似文献   

13.
赵立群 《唯实》2013,(4):77-7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达小康已经成为新沂人民的不懈追求。为确保小康建设指标如期达标,顺利通过今年的省级验收考察,新沂全市正在攻薄弱环节、办民生实事,奏响冲刺全面小康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正从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到翻两番、三步走、全面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小康社会思想。从"摸着石头过河"建小康,到三大战略举措护  相似文献   

15.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庄严的宣告,响彻寰宇、掷地有声、振奋人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双手,付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汗水,摆脱了绝对贫困,走上了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宣示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本文从历史维度梳理了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多年,至今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征程。从理论维度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均贫富""民本"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实践维度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视区域平衡发展、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做好三个"全面"、打好三大决胜攻坚战等实践的推进和落实。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21,(7)
正"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是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人民至上”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承继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的解放使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经验,承接着新时代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责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6,(10)
正共和国67年的发展历程,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程。从贫弱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国家的富强之梦已经与人民的幸福之梦交融汇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成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