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49年春,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中国的外交界却出现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当南京国民政府孙科内阁决定迁往广州,并且照会各国使馆也跟随政府迁往广州时,一向与国民政府亲近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及其使馆的主要工作人员并没有离开南京,只是派出了一小部分工作人员随国民政府迁往"临时首都"广州,而一直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蒋介石视为中共"后台"的苏联却遵照国民党政府的建议,指示其驻华大使罗申将大使馆随同国民政府一道迁往广州.  相似文献   

2.
己亥冬,武汉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湖北告急。及至庚子开年,正月初一,中央开会。随之各省市区一级响应,全国进入非常时期。举国援助武汉、湖北。遥想1938年,日军进攻武汉,举国保卫大武汉,武汉是抗日前线。彼时,重庆是战时首都,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是对日抗战的大后方。川军出川抗战,英雄辈出;川人出粮出钱,倾其所有,大后方人民诠释了“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正>"大武汉",湖北省会武汉的这一美称由来已久。20世纪初期,武汉一度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历史上除上海外唯一被冠以"大"的都市。"大武汉"确有其大:两江交汇,龟蛇相望,三镇鼎立,大江东去,市域之浩荡,气势之磅礴,不可不谓之大。地域之大是经济崛起之基,武汉亦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从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到如今重要的工业基地,武汉的经济地位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举足轻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06,(4):55-55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地处华中的大城市武汉成为重庆政府当时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作战物资主要集散地.为此,日军积极准备进攻武汉,日本空军加紧对武汉实行狂轰滥炸.面对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空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一边组织部队迎击日军的空袭,一边决定派遣轰炸机飞越东海,远征日本本土,并散发传单,以此警告日本当局.  相似文献   

5.
何仁勇 《廉政瞭望》2014,(23):70-71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机关报。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组建了南京国民政府,并掌握了实权。为了巩固统治地位,蒋介石以“首都设中央日报”为由.将汪精卫一派所控制的《中央日报》从武汉迁往南京,然后通过一套眼花缭乱的空手道,将汪派《中央日报》变成了蒋派《中央日报》。  相似文献   

6.
新华日报社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抗日战争初期,经国民政府同意注册出版,1938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发行。 最先,报社设在市内苍坪街和西三街,因日机轰炸,曾迁磁器口高峰寺,后在化龙桥虎头岩建址,设总馆,当时为嘉陵新村76号,并在市内民生路208号设营业部。  相似文献   

7.
攻占太原和南京后,日军发动徐州会战,意图打通津浦线后沿陇海线、平汉线进攻中国新的政治中心武汉。同时,山西日军为配合徐州战局,由晋北、晋东向晋西、晋南进攻,威胁西安和陕北边区。为保卫武汉,必先保卫徐州和大西北地区。在"保卫武汉"的视野下,八路军既要配合徐州和山西地区的国民党军作战,又要保卫西安和陕北边区,随时准备战略转移,其战略取向在东进与西移之间游移。徐州会战后,八路军主力进一步东进,初步完成了在华北的战略展开,这对华北地区的中日关系和国共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初,武汉一度享有"大武汉"和"东方芝加哥"的美誉。如今,却面临多方面的发展问题。一是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不够完备,发展主题不够鲜明。历史中的武汉常以街区为规划单位。由于规划视野被局限,造成了不少工程的反复重建。在以蛇山为中心的老城区范围内,新老建筑物呈现无规律的叠加。街道蜿蜒,巷道狭窄拥挤。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统一严谨的规  相似文献   

9.
牛瑞芳 《红岩春秋》2014,(10):45-46
正2002年3月,得知我国杰出的外交家王炳南之子王黎明先生有意到重庆,访问抗战时期随父母在重庆的居住地"良庄"以及母亲曾经工作过的"保卫中国同盟旧址"(重庆宋庆龄旧居)。我们与他取得了联系,热情地邀请他到重庆。10月15日,67岁的王黎明来到重庆,并将珍藏几十年的宝贵文物——抗战时期由国民政府颁发给母亲王安娜的"国民政府防空洞出入证"捐赠给了重庆宋庆龄旧居陈  相似文献   

10.
杨建民 《党史纵横》2009,(11):47-50
1948年8月25曰,香港《华商报》“茶亭”副刊开始连载郭沫若的长篇自传体散文《抗战回忆录》。“回忆录”主要写的是作者在上海、南京失守,国民政府准备保卫大武汉而最终又放弃那一段经历。在写到长沙大火,退驻桂林,准备撤退到重庆时,郭沫若将离开香港,回忆录也在此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1.
黯然的逃离     
1949年,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了中国,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从南京迁到广州,又从广州迁往重庆。11月30日重庆失守又迁往成都,国民党在大陆的立足之地只剩西南这一隅了。 而此时,成都以南,自贡、乐山已获解放,刘伯承率领的解放军第三兵团陈锡联部、第五兵团杨勇部已切断了国民  相似文献   

12.
正在白色恐怖中,中央监察委员会应运而生1927年,随着北伐军节节胜利、捷报频传,在广州的国民政府北迁武汉。这年春,根据共产国际的要求,中共中央也从上海西迁武汉。于是,湖北武汉顿时成为革命中心。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不少中共党员参加了国民政府,有的还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面对  相似文献   

13.
我从1936年起开始当记者,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五十多年间,我写的各种新闻不下万件,但能记得住的不多,很多已无法查找了,这里先回忆解放前我的记者生涯中的几件往事。 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国民政府即已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往重庆,把重庆定名为“陪都”;国民党的要员们,纷纷从南京,从武汉到了重庆。 对这些人的采访,多半是官样文章,发的也大都类似公报新闻。但是有几件事,却是我至今  相似文献   

14.
正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宣称三个月灭亡中国。到1937年底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大片国土沦陷,北平、天津、上海、南京4大城市相继失守,日本侵略者认为只要再占领武汉和广州,就可摧毁国民政府,赢得侵华战争的胜利。所以,武汉和广州成为日军主攻目标。日军从1938年6月开始进攻武汉,投入兵力25万,国民政府调集100万兵力进行武汉保卫战。经过4个半月进攻,日军仍未能攻下武汉。为策应武汉作战,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唤起民众的防空意识,1935年国民政府在全国多个城市组织举办了规模盛大的防空展览.其中,武汉防空展览是国民政府继南京、南昌、长沙之后第四个举行防空展览的城市.武汉防空展览会不仅组织有序,筹备得当,而且内容安排也十分丰富.通过多种渠道展开广泛的宣传攻势,大大扩大了武汉防空展览的影响.但此次防空展览活动也充分暴露中国防空实力的不足,中国防空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到1937年底,虽然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已正式宣布移驻重庆并开始在重庆办公,但此时迁到重庆的只是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中的一小部分。而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的重要职能部门如军政、外交、经济、财政、交通部等,因为与战争密切相关,都暂时迁到湖北武汉或湖南长沙。国民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86,(7)
中共湖南省委于一九二九年四月由上海迁往武汉。但什么时候由武汉迁回湖南,说法却不一。有的说是一九二九年九月回湘。还有人回忆是八月开始迁湘,九月底全部回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1927年1月,广州国民政府北迁武汉,中共中央也从上海西迁武汉,从而揭开了中国大革命史上的“武汉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月—1927年8月,或称“武汉大革命时期”)的新篇章。武汉大革命时期既是中国大革命的高峰时期,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9.
1 1927年1月1日,汉口南洋大楼门口,锣鼓喧天,鞭炮齐呜,武汉各界民众拥挤在大门前的街道上鼓掌欢呼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与此同时,一个宣传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的群众宣传热潮迅速出现.汉口江汉路十字街头,工人宣传队员在对民众发表演说.汉口三民路广场,学生宣传队在对听众大声演讲.江汉关钟楼下,武汉军校的女生宣传队员黄玉梅和她的伙伴们正在向群众作宣传.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武汉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全国各地捐款捐物,派出医疗队前往支援,一场新的“武汉保卫战”已经打响。82年前,全民族抗战爆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率先喊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全国军民心向武汉,前赴后继,打响了团结抗敌,救亡图存的武汉保卫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