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对来说,阐述毛泽东思想内涵的最完善文本要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了。然而田克勤在其主编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教材中却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作是迄今为止阐述毛泽东思想内涵的最完善文本。本文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妥的。这是因为,十二大党章从革命和建设两个阶段概括了毛泽东思想内涵。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阐述毛泽东思想内涵时只是提到了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没有提到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这即是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阐述的毛泽东思想内涵不够全面。因而,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为阐述毛泽东思想内涵的最完善文本是不大不妥的。在确定毛泽东思想内涵文本问题上,建议教材主编要对教材作些修改。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毛泽东思想发展史》评介郭文亮由中央党校金春明教授和陈登才教授主编的国家社会科学“七五”项目《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经过十余位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和学者的辛勤努力,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隆重推出。在已出版的几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中共中央党校王珏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四十年》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主要是评述中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理论的发展过程,是一部史料翔实、内容充实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专著。全书共分四卷,144万余字。 该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系统地、历史地整理、挖掘和评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及各种有关学说,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全书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分四个历史时期编著,每个时期为一卷。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建国4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苦历程和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原理表述法。即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的“六个原理、一个灵魂”(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以及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为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它是党史上首个关于历史问题的政治决议。《决议》在检视问题、澄清是非、深入分析错误根源的基础上回答了“怎么样正确认识与对待马克思主义”,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用实践和铁的事实证明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工作指针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使全党上下认同和实践毛泽东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今天我们重温这份历史文件,不但有利于理解出台《决议》的历史背景,更重要的是对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麦海东《国史》教学的历史使命《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来说,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国内学者对《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探讨解读《资本论》及其手稿世界历史理论的新语境、新原则,二是厘定《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位、梳理主要内容,三是揭示《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深化相关研究应当注意三点:首先,从思想特质角度,准确把握和阐发《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本质.其次,结合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确定《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位.最后,结合资本全球化当代发展及其问题阐发《资本论》“世界历史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然而,正如《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主要在本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与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总结这种错误倾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因此,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曾是以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之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隆重推出大型工具书——《毛泽东思想宝库》。这部书是组织本社的科研力量,经过多次研究,征求有关专家学者意见,集体编纂而成。薄一波同志很关心本书的编纂,并担任总顾问。 《毛泽东思想宝库》编纂的内容和体例,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一,本书体例结构严谨,突出反映了毛泽东思想既博大精深又有严整的科学体系。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史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文选》)是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论著。贯串在这部《文选》中的一个主题思想,就是坚持、发展毛泽东思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里,仅就《文选》中关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几个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一、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著作中,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我们的任务已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宗教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贡献 ,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对宗教问题的精辟论述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这一重要历史文献中 ,在宗教问题上 ,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 ,开创了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苗志娟、贾友军发表于《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的文章《近5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文化安全问题研究综述》认为,目前,学术界对文化安全概念的界定主要有四个。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史分期标准种种郑紫衡,田夫(一)理论界关于毛泽东思想史分期问题的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四段论”。认为从党的成立到大革命失败以前,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从大革命的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从遵义会议以后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关于预决事实在后诉中的效力理论基础,主要有三种:既判力、争点效和事实证明效理论。我国应当采纳哪种理论,学术界分歧严重。《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充分反映出制定主体在上述三种理论间摇摆不定、难以抉择的心态。鉴于三种理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且无法将各种理论优点集于一身,综合权衡,我国未来立法还是应采纳争点效理论为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内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特别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发表,标志着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也对新时期党的理论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纪念党诞生73周年的时候,联系党的发展历史,联系毛泽东思想发展史,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从中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毛泽东思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广大史学工作就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地探讨,但有些问题的认识尚未统一.本文现就毛泽东思想史的特点、分期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毛泽东思想是一完整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史的分期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史分期,必须体现毛泽东思想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学术界加强了对普列汉诺夫思想的研究。8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普列汉诺夫的专著已经出版了好几本。现将学术界关于普汉诺夫评价中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普列汉诺夫政治理论活动的分期问题 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把普列汉诺夫的全部政治理论活动的一生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民粹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期和孟什维主义时  相似文献   

18.
论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历史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历史分期问题 ,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揭示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历史分期 ,就无法科学地进行中共党史研究。中共党史的历史分期向来是党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涉及如下问题 :(一 )论述为什么要进行历史分期 ,并概括迄今为止中共党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程度 ;(二 )论述怎样进行历史分期 ,主要是揭示历史分期的客观基础 ,论述进行历史分期的标准等 ;(三 )历史分期的几个技术问题 ,主要是论及历史时段的称谓 ,中共党史及其专门史的分期 ,以及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历史分期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文学自1949年开端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伴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问题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分期标准.本文试就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问题予以新的梳理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即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40周年。一个百年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磨难走向辉煌,必有其成功的原因,其中弥足珍贵的一条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守正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道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第二个历史决议”,回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成熟和发展,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对我们学党史、悟原理、做实事、开新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