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中国古代的司法实践中,口供不是惟一的证据形式,书证这一带有浓厚客观色彩的证据在案件审理中受到了审判人员的重视,尤其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更成为具有关键意义的证据形态。本文旨在对古代社会的书证制度在司法领域的运行状况进行探讨,并依托于司法案例展开各项阐释,展现古代书证制度的原貌及特征,以期为今日社会之书证制度的完善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法院的财政保障构成了司法成本的主要问题。从长远的观点看应建立中央统一的司法财政与决算制度。此外,为了有效遏制司法腐败和从根本上提高司法公信力,通过渐进和配套的制度改革,将法官从一般公务员系列里独立出来并给予相对高的报酬仍应作为司法改革的一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法院是司法改革的产物。俄罗斯国家转型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对全国司法体系特别是仲裁法院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知识产权法院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俄罗斯仲裁法院系统内设置的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专门法院,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与运行标志着俄罗斯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了解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审判职能、管辖范围及其在俄罗斯法院体系中的地位,加强中俄双方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我国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具有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金融服务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承继了前苏联的部分理念和框架,随着自由化和私有化进程的加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监管主体以中央银行为核心,联邦金融市场管理局为辅助,同时推动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发展。在法律体系方面以《银行法》、《保险法》和《证券市场法》作为主要规范金融服务市场的依据,其他单行法规和个别部门法中的特殊规定也发挥着调控作用。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金融服务市场的监管法律逐步完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更加重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但还应继续转变立法理念,加强部门法的协调统一,平衡好国家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欺诈发生以后,较有效的办法是诉诸司法救济,请求法院发布禁令强制银行停止向欺诈人付款。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措施可以在诉讼前或诉讼中采取。而且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措施有很大的不同。英美法系国家关于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措施主要是禁令,而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措施主要是司法保全。 相似文献
8.
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办案质量,维护司法公正和提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水平,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讨论案件的范围不明确,提交讨论的案件过多过滥;讨论案件的程序不规范,背离审判活动的某些基本原则;审委会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案件讨论质量偏低。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批复上所见的疑难案件裁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国建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1):190-202
批复系最高人民法院"对于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就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请示所作的答复"。以法律论证的角度来看,司法批复具有法律解释与替代裁判两种功能,因此可以之作为观察我国法院之疑难案件裁判方法的实证材料。在法律解释的层面,由于中西方司法体制与法律行文的差异,西方法学方法论上的一般解释理论在用来说明我国司法解释操作特别是再解释问题时未必适用。在法律论证的层面,特别是理由给出的层面,我国法院主要依据制定法、司法解释与行政政策作为法律论证理由,但是在理由的给出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具体化解释与正当性说明、同时过分地依赖审判委员会的集体人格权威来作为论证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10.
回避制度是人类为追求公正而设计的司法制度。作为以追求公正为主旨的司法活动,司法回避是其程序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行司法回避制度有着诸多结构上的缺陷,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面临着种种困惑。因此,无论是作为逻辑上的一种结论还是司法现实的客观需要,现行司法回避制度都需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12.
WTO下我国行政补贴司法审查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 ,我国行政补贴司法审查制度向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则和标准靠拢 ,有利于提升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维护我国的司法权威和贸易利益以及加强个人权利保障。具体宜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增加诉讼类型 ,引入课予义务之诉 ;扩大受案范围 ,行政补贴规则纳入受案范围 ;扩展原告资格 ,从“法定权利”标准转变为“法律上的利益”标准 ;构建宽严适度的司法审查密度 ,一是要“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并举 ,二是主要进行“法律审”。 相似文献
13.
论立功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正确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刑法中的立功制度关涉刑罚的裁量与执行两大环节 ,是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在对立功的认定上 ,应划清坦白、自首与立功的界限。共同犯罪中犯罪分子只有揭发共同犯罪以外的他人的犯罪 ,经查证属实的才成立立功。对帮助立功应予认定 ,对司法工作人员犯罪后提供“利用职务之便得到的情报”不宜认定为立功 ,犯罪分子立功后又脱逃不影响先行立功的性质。立功者刑事责任上的从宽 ,对未决犯表现为刑罚裁量过程中的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已决犯表现为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减刑或消除犯罪记录 相似文献
14.
以调解解决纠纷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点,调解协议的效力是有效解决纠纷的关键,对调解协议效力的司法审查则是诉调对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成功构建的关键一环。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包括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和对调解协议变更、撤销及无效认定的正反两方面。调解制度的完善,必须规范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制度和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私法进程中的民商事司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急剧变化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及时作出反应。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与民商事立法相得益彰,构成了当代中国私法进程的两条十分醒目的发展脉络,司法解释时而还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尽管存在着一些与社会变革不相协调的、引发争议甚至遭受谴责的司法解释,但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现象,在构建私法秩序方面,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仍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The individual decision made by a judge does not only reflect his personal preferences about a case but also the expected response of the judicial community to the decision. We propose an analysis of judicial attitudes towards precedent based on the adoption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legal rules. The situation is modelled as a coordination problem within a sequential game of two periods in which judges play a bandwag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17.
论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司法判决是确定的,每个案件都存在着“唯一正确的答案”,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事实上,在判决的形成过程中,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在发挥着作用,因而,判决往往是不确定的。判决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即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事实认定的不确定性,司法人员个性的不确定性和其他社会因素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公司法》并没有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司法解散制度,以致大股东滥权或公司事务陷于僵局时,小股东的权利无法得到充分救济。通过对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分析和对国外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立法经验的借鉴,以赋予股东公司解散请求权为核心,从请求权主体、请求解散的法定事由、其它替代性的救济措施、特别清算程序和公告程序五个方面提出构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司法解散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9.
现代司法作为西方法治的舶来品对中国固有的司法传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依法治国的今天,现代司法与中国传统的接触更多地表现在当下的农村社会。设置在乡镇中的人民法庭代表着司法权在基层社会中的渗透,作为一种权利救济途径的司法救济将民众与人民法庭联系到一起,将传统的纠纷解决模式与现代司法联系到一起。在这个传统与现代相互交错的时代,我们应当关注于司法救济如何落实抑或人民法庭如何在基层扎根。 相似文献
20.
法官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主观条件之一。法官的道德素质状况既影响着实体公正 ,又影响着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良好的道德素质使司法公正成为法官坚定的职业信仰和自觉的职业追求 ,使公正司法成为法官自愿的职业惯性行为。多方加强法官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是司法公正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