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部分免诉人员应给予治安处罚余嘉泽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中的被告人作出免予起诉(简称免诉)以后,通常都能及时地建议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而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免诉案件中的被告人,经审查作出免诉决定后,往往只将免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了事,一律不...  相似文献   

2.
免予起诉是检察机关对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应免除处罚的被告人作出的不将其提交审判机关审判的处理决定。由于法律没有规定宣布免诉决定的具体形式,所以检察机关宣布免诉决定的地点多种多样,对于免诉后被告人的悔改情况,更是一无所知。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被免诉人员认罪服法,接受改造,重新做人,而且往往使一些于部群众感到茫然,从而对检察机关执法的公正性产生怀疑。为此,笔者建议检察机关除了严格掌握免诉的法定条件外,还应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公开宣布。根据实践,一般应到案发地或被免诉人员所在单位,召开一定规模的免诉会。有被  相似文献   

3.
免诉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司法实践中,随着免诉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免诉决定程序制度、免诉申诉和复查制度、备案审查制度和免诉帮教、回访制度等等,使我国的免诉制度日臻完善,免诉制度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充分的体现。最近,我们对鞍山地区检察机关重建以来执行免诉制度的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大量增加,所作出的免诉决定数量也不断上升.但由于免诉制度不完善,出现了免诉后有关衔接工作严重脱节的“后遗症”.下文就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免诉后出现的几个普遍性的问题略陈浅见,目的在于引起司法和立法机关的重视. 一、免诉后被告人党纪、政纪处分的衔接问题免诉后对被告人的党纪、政纪处分,有关党纪和法规已有明文规定.1988年5月12日中央纪检会印发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三十  相似文献   

5.
<正> 有关免诉制度存废的问题,报刊上继续展开了争论,现综述介绍如下: 《法制日报》1993年12月19日发表崔敏的《立法建议》;《免予起诉弊多利少,建议立法予以废除》。指出免诉制度存在诸多弊端:1.免诉造成了审判权的分割,它同审判权由法院统一行使的法制原则相违背;2.免诉是作为控诉方的人民检察院单方面的决定,它完全漠视和彻底剥夺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及在被定罪以后应当享有的上诉权;3.免诉使检察机关集侦查、起诉、审判三权于一身,违反了刑事诉讼中的制约原则;4.免诉常常引起有关机关互相扯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免予起诉制度的存废在我国法学界有较大的争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中,取消了免诉制度,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免诉制度在我国从产生到终结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深入贯彻新刑诉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依法治国,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免予起诉制度的产生我国的免诉始于50年代中期的“镇反”和处理战犯的工作,成立于1979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195…  相似文献   

7.
免予起诉最早见于1956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之中,应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免诉制度是起过一定作用的。当时国家法制不健全,财力有困难,加之法院人员少,任务重,适用免诉有利于及时打击和分化瓦解日本战犯,且能与当时的日本刑诉法有关免诉规定相适应,利于日本战犯认罪伏法。但是,免予起诉制度毕竟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只是一个国家法制不健全、不成熟的标志。在国家法制不断完善和健全的今天,显然已格格不入,无论从法学理论,还是从司法实践来看,都没有继续保…  相似文献   

8.
论坚持和完善免诉制度方运祥,季为民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特有的一项制度,是在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但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检察制度的发展,免诉制度暴露出某些缺陷和不足,以致理论界对免诉制度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  相似文献   

9.
不起诉是检察机关的当然权力龙宗智《人民司法》1995年第5期发表了易杜非的文章《免诉、不起诉制度存废问题探讨》以下简称易文。易文提出应废除免诉和不起诉制度,其中涉及的免诉制度存废问题已有各方面的意见发表,易文并无新鲜看法,这里不再赘述。但易文提出不起...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部门统计,1989年以来,公安机关侦查的刑事罪案的免诉率平均为5%左右,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贪污受贿罪案的免诉率平均在60%以上,两者的比差很大.可见贪污受贿罪案的免诉率是很高的.如此高的免诉率,势必会出现轻纵罪犯和冤枉无辜等不良后果.因此,在法学界和广大群众中,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为此,高检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认真分析贪污受贿罪案免诉率过高的原因,采取措施把过高的免诉率降下来.各级检察机关通过调查分析,认为贪污受贿罪案免诉率高的一个原因,是部分案件免诉不当——约占免诉的含污受贿罪案的  相似文献   

11.
取消免诉规定完善不起诉制度张泗汉免于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于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犯罪分子,定罪但不予起诉的一项制度。长期以来,这一制度对于及时了结轻微刑事案件,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免诉制度由于它自...  相似文献   

12.
检察院对共同犯罪案件中有的被告人免诉不当,应如何处理?编辑同志:我们在审理一共同犯罪案件中,发现当地检察机关对个别被告人免诉不当,即根据有关规定,向当地检察院发出退回补充侦查决定书,并将案卷材料一并退回。当地检察机关认为法院不能制作决定书,而只能制作...  相似文献   

13.
免诉、不起诉制度存废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诉、不起诉制度存废问题探讨易杜非免诉、不起诉制度的存废是法学界近年来经常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的这两项制度是留是废,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态度,从实际出发,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进行论证,为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从保留完善之可行性看免诉制度的存废姚仁安,侯爱民免予起诉制度的存废问题在司法界已经引起广泛争论。日前,争议双方有一个趋同的认识,即免诉制度的确存在一些弊端。双方的主要分歧在于,一是对这个弊端的范围、危害性、严重性认识不同;二是对待弊端的态度不同,主张...  相似文献   

15.
重新故意犯罪应从重处罚被免诉人员董森林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被免予起诉的人员又故意重新犯罪的案件。笔者认为,对被免予起诉后又重新故意犯罪的人员应予以从重处罚。理由如下:1.对被免诉后又重新犯罪的人员从重处罚,符合我国的刑事立法精神。根据刑法第六十一...  相似文献   

16.
来信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生效的免予起诉决定是否可以重新起诉?有的同志认为,过去的免诉决定不合适,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应当重新起诉。有的同志则认为,对于免予起诉的决定,现在没有发现新的罪行,又重新起诉没有法律依据。究竟哪种意见对,请予解答。  相似文献   

17.
来稿摘登     
《法学》1995,(9)
完善免诉制度的新设想——检察院提请免诉、法院裁决 人民检察院提请免予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裁决的制度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或自行侦查的案件审查后,认为符合刑诉法第101条规定的条件因而提出免诉意见并提交法院,由法院依法裁决的做  相似文献   

18.
被免诉的被告人因病取保候审期间的工资应否补发?编辑同志:蔺某因贪污被逮捕,由于患脑血栓变更为取保候审,后被检察机关免予起诉。取保候审期间简某未上班工作。蔺某被免诉后,多次申诉,要求补发其在取保候审期间被扣发的工资。其主要理由是(86)高检会(研)字第...  相似文献   

19.
法院能要求对未立案侦查的同案人予以免诉处理吗?编辑同志:我院审查起诉一起受贿案件时,对案件中的一名同案人是否构成犯罪与法院发生分歧。我院认为同案人不构成犯罪,对此人没有立案侦查,亦未作出任何处理决定。但法院认为该同案人之行为已构成犯罪,应追究其刑事责...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完善免予起诉制度,提高免诉案件质量,天津市和平区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的民主和公开性的原则及《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免诉案件的听证申辩程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项程序的主要内容有:在诉讼过程中,允许被告人自我辩解,并有最后陈述的权利;允许被告人委托律师为自己辩护,律师可以阅卷和会见被告人;允许被告人和辩护人提供新的证据和请求检察院调查新的证据。允许被告人对检察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审理案件时检察院要公开进行。以上这些内容充实到免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