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在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横亘着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险峻山岭.此山岭明代称"平型岭",清代称"平型关",今称"关岭",有的地图上亦将"关岭"标作"平型关".关岭实为恒山山脉东南折之一段.岭脊上蜿蜒着一条残破颓败的明代长城,其中一道关口叫"平型关".今天的平型关口上仍有关门券洞立于当路,门洞上方"平型关"三字依稀可辨.  相似文献   

2.
激战平型关     
1937年9月,平绥线上的日军占领大同后正骄横地向长城一线推进,企图突破雁门关一带防线进逼太原.9月中旬,我所在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为了打击日本侵略军的猖狂气焰,配合国民党的正面防御,决定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形,从侧背出其不意给门寇以猛烈袭击.我们全师主力于24口晚潜伏在平型关东南的山上.  相似文献   

3.
国共协商决战与阎锡山撤军移师再说另一个战场的情况。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坐镇太和岭口村行营,正调兵遣将部署平型关防线,阻止敌人向西锐进。33军独8旅旅长孟宪吉率部从雁门关东移,9月19日刚布防平型关,板垣师团第对旅团于20日就攻破33军章拯手独3旅设在灵丘北山边境白扩(白北堡)、苟庄一带防线,以追击之势,当日下午侵占灵丘县城,直逼平型关。独3旅随73师之后,撤到平型关下。从南口退下来的中央军高桂滋17军,此时也奉命布防平型关左真团城口一段长城线上。9月20日,阎锡山又令第2预备军郭宗汾,率部从繁峙城向平型关推进。此时…  相似文献   

4.
我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当时我在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任团长。平型关战斗,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日军而第一次取得的大胜仗。它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相似文献   

5.
115师开赴前线与平型关优击大捷就在阎锡山部署平型关会战的同时,朱德、任强时、邓小平、左权等,根据周恩来与阎锡山在太和岭口商定的协同作战部署,率领八路军总部于9月23回到达五台山。随即给115师下达了向平型关出击的命令。八路军115师是9月19日到达灵丘上寨地区的。在此前后,林彪亲自侦察了平型关到东河南一段的峡谷古道,接着又命令独立团向灵丘)!I下派出侦察部队,侦察日军动向。115师独立团杨成武团长派侦察参谋能招来率一个便衣侦察班,深入灵丘城通往平型关沿路侦察敌情。9月20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突破晋军第33军独立…  相似文献   

6.
平型关一战成名。位于山西省灵丘县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里,参观者络绎不绝。馆内循环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平型关可以很好地诠释什么是"新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这里第一次投人抵御外侮的战争中,击败一支从甲午战争起就在中国横行的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7.
关于平型关战斗歼敌人数及其他金一南平型关战斗是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115师在山西灵丘县西南平型关附近对日军进行的一场伏击战斗。是役115师三个团在师长林彪指挥下,果敢出击,密切配合,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中国人民解...  相似文献   

8.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05,(11):35-37
抗日战争初期的1937年9月中旬,中国第二战区为保卫山西,阻止日本侵略军南下进犯太原,在晋东北内长城平型关一线组织了山西境内的首次大规模的平型关战役.战役期间的9月25日,八路军115师为配合正面防守的国民党军队,在平型关东侧灵丘县乔沟一带伏击日军后续部队,歼敌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与此同时,独立团在灵丘以东的驿马岭阻击增援平型关的日军一个多联队,歼敌300余人.八路军出师抗日取得了首战大捷.  相似文献   

9.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06,(7):F0004-F0004
平型关战役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937年9月25日,率先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为配合平型关正面守军阴止日本侵略军南犯太原,在平型美东侧乔沟一线设伏,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与此同时,一一五师独立团在灵丘与涞源交界处的驿马岭也歼灭增援平型关的日军400余人。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10.
下篇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  海东出任八路军──五师  三四四旅旅长,率部先头抵达的 687团,参加了平型关大战。1937  年9月,侵入山西北部的日本侵略  军向平型关挺进,企图突破晋北防  线,夺取太原。八路军第──五师  在察知敌人这一战略意图和行军路 线后,决定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  形,伏击歼敌。25日晨,日军精  锐坡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及第  五师团辎重部队,沿公路向平型关挺进,当进入伏击圈后,我八路军三四三旅所属第六八五团、六八六团冲向山下,猛袭敌军,在十里长沟里,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相似文献   

11.
1937年9月中旬,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坂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从察南的蔚县犯广灵,占灵丘,矛头直指平型关,图谋抄袭雁门后方,直下太原、吞噬山西,实现其占领整个华北的罪恶目的。 阎锡山为了组织平型关会战,制定了把日军放进平型关内进行围歼,并自诩为“布好口袋阵,让敌人进得来出不去”的作战计划。其方针是:诱敌深入到  相似文献   

12.
不少书刊中,把抗战初期的平型关之战称作“平型关战役”。这种提法是不确切的。较恰当的叫法应称“平型关战斗”。若为形容其对抗之激烈,战果之显赫,称之“平型关大战”也无不可,但却不能称为战役。战役和战斗是有区别的。依军语讲,战役是军队为达到一定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方向和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而战斗除泛指敌对双方武装冲突的对抗行动外,主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今年是抗战爆发及平型关伏击战大捷60周年。本刊从今年第8期起,将以5个段落连载山西省灵丘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清桂撰写的《平型关战役史话》。李清桂同志生在平型关,长在平型关,对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当地的那场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生死搏斗有着特殊的兴趣。他与同事们对平型关战役作了大量的史料搜集研究工作,撰写成文。本刊摘要刊登,以飨读者。“大同会战”与平型关布防日本帝国主义经过精心策划,于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在短短的Zo余天,日军便占领天津、北平,并以此为…  相似文献   

14.
对于 1937年 9月 2 5日八路军 115师在平型关的战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但有关的著作和文章对该战的称谓却比较混乱。有的称为“平型关战役”1 ,有的称为“平型关战斗”2 ,有的称为“平型关伏击战”3,有的则称为“平型关大捷”4,等等。所有这些都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代史及中华民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也影响着海峡两岸学术界的交流。同时 ,随着研究的深入 ,从历史编撰学的角度来说 ,给该战以统一的称谓也是很有必要的。七七事变之后 ,日军轻取平津 ,以 30万的兵力 ,自北而南 ,沿交通要道长驱直入 ,扬言 3个月之内灭…  相似文献   

15.
任何时候部不要忘记过去杨成武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年了。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过去。最近,有许多同志采访我。我说,第一条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回想1937年,形势很困难。平型关战斗之后,我们向敌后挺进。敌人那时...  相似文献   

16.
首战平型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炮声,震动了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呼声更加高涨,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共/“党联合抗日的主张。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十五军团改编为第115师344旅,徐海东任旅长,黄克诚任副旅长(到职时改为旅政治委员)。下辖第687、第688两个团。红十五军团改编后,即开赴抗日前线,迎战华北日军。9月24日夜,第115师进入平型关设伏阵地。第344旅的任务是断敌退路和阻击关外可能来的援敌。根据师部指示,徐海东命令第687团埋伏在平型关左翼,断敌退路;第688团作预备队,防备…  相似文献   

17.
1938年9月,日军集中兵力人举进攻我晋察冀根据地。我们八路军359旅718团集结在平型关和灵丘之间的东河南镇。12月下旬的一天,旅部命令我团和教导营、骑兵大队,在广灵以北50多里的张家湾伏击敌人。719团在广灵城西截断敌人退路,以消灭从广灵出发增援灵丘的一个日军大队。  相似文献   

18.
5抗日战争全而爆发后,徐海东出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率部先头抵达的687团,参加了平型关大战.  相似文献   

19.
感恩滹沱河     
滹沱奔流穿晋冀,千里纵横东南行。涓涓细流汇百川,黄土峁梁泥水重。五台山上文殊院,北岳恒山昕松风。平型关上枪炮起,忻口战役扬威名。浑源定襄和原平,代县繁峙下平定。滹沱切削太行山,蜿蜒东去走巨龙。中华文化五千年,大河两岸有遗踪。平山水秀山又青,晋冀咽喉是井陉。  相似文献   

20.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12,(9):4-10,1
发生于1937年9月25日的八路军平型关之战,是全国抗战初期八路军出师抗日首战大捷的一次经典战役。此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上世纪60年代以来,当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各级参战部队开始编写军史、战史,众多参战将士撰写回忆录、回忆文章,记述了八路军首战平型关的战斗情况,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