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监督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现代民主政治的有机结合,是网络政治的重要功能之一。网络监督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在表达切身利益、反映自身诉求、关注社会热点的过程中,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行为。网络监督作为信息时代媒体监督的新形式,具有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巨大优势。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方式的多元性和监督过程的公开性是网络监督的独有特征。网络监督有利于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的监督形式,呈现出特有的新鲜活力,反腐倡廉热点事件通过网络曝光并最终得到了有效查处,使网络监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对党员干部的舆论监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优势和积极作用,摆脱网络监督的困境与负面影响,探索反腐倡廉网络监督载体建设,对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国栋 《传承》2012,(4):34-35
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提升反腐倡廉的效果,就必须在网络监督机制上下工夫,要建立网络监督机制。要建立网络道德教育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建立网络舆论收集研判机制和健全网络舆论理性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3,(11):94-94
田旭明在《理论探索》2013年第3期撰文认为,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有其现实必要性,这主要体现在:网络形成对制度反腐的最广泛关注和监督,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轨道能够引导和规范非理性的网络监督行为。网络反腐与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机制、惩治和预防机制的互动互促,可以提升反腐倡廉实效。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互促的实现路径是:将网络反腐具体工作纳入到制度反腐的整体框架和程序中,加快网络反腐的法制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创设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网络反腐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意义:网络揭腐推动着中国反腐格局向纵深方向发展,可有效降低反腐的边际成本,推进制度反腐的形式创新,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论述了网络反腐的倍增效应、蝴蝶效应、置顶效应对党的执政能力、社会管理和网民素养提出的新挑战;提出了网络反腐倡廉建设的策略思考,即通过健全网络揭腐制度、完善网络法制建设、强化网络监督、借鉴国外先进的网络反腐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监督及其制度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监督的兴起是社会民主、公开、平等的推动力。网络监督虽然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监督途径和平台,但网络监督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走制度化道路,实现网络舆论监督与现有体制内监督力量的有机结合。完善的制度建设是网络监督健康发展的保障,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化建设,让网络监督健康有序发展,使网络监督对廉政建设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7.
孙子凤 《现代领导》2010,(12):19-19
去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考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信息工作时强调,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央领导的首肯,标志着网络监督由民间自发监督上升为国家制度监督。借助互联网反腐倡廉,对深入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媒介,网络监督具有快捷性、交互性、自由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发挥着警示和教育领导干部、提高反腐效率、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等积极作用。同时,我国网络监督信息存在着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不强,代表性不够充分、理性思考不足,一些领导干部对于网络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网络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增强网络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网络监督主体的素质,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要积极应对网络监督,加强网络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态视角下警察网络公信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众社会心态是有效解读警察网络公信力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当前,民众社会需求满足感基本能够实现,民众负面社会认知和评价仍是警察网络公信力的阻力,公众积极的社会情感有利于提升警民合作,民众社会价值观会影响警察公信力水平。调查结果表明,民众社会需求满足感、民众社会情感、民众社会价值观显著正向影响警察网络公信力,而民众负面社会认知显著负向影响警察网络公信力。应提高民众需求满足感,提升警察网络公信力;强化公安监督,破解民众负面社会认知;培养公共精神,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0.
《山西政报》2012,(13):7-9
晋政办发[2012]4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社会监督;有利于促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办事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  相似文献   

11.
欧琳宗 《传承》2013,(2):46-47
针对当前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反腐败策略,关键要做到:完善教育机制,提升廉政素养;自上而下地实行财产申报制度;积极发挥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超 《公安研究》2011,(3):74-77
发挥网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全民监督作用,推进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成为当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当前网络监督面临的主要困境,公安机关要正确认识网络监督的是与非,科学统筹网络监督的守与攻,妥善把握网络监督的紧与松,区别对待网络监督的利与弊,深刻反思网络监督的堵与疏,最大化发挥网络监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网民总数达5.38亿,微博用户已达2.74亿。互联网在中国的实际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人们的预料。网络时代也催生着人们不断高涨的网络参政热情,这也恰恰是网民对中国政治发展与社会政治生活现实热情关注的体现。以对反腐倡廉建设的网络参与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房叔"、"表叔"、"雷人"、"房妹"事件频频被网络举报曝光,多名官员密集被纪检监察机关公开停职调查,网络反腐的威力逐步显现,大大拓展和强化了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空间和效果,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畅通网络监督体制机制、提升网络参与法制化和制度化水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了新的概括,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升为"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的地位,提升了反腐倡廉工作在国家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大检察机关的反腐败工作力度,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必然,也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了新的概括,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升为“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的地位,提升了反腐倡廉工作在国家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大检察机关的反腐败工作力度,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必然,也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论整合政协民主监督与新闻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对权力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要求整合各种监督形式和监督力量,并最终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社会的监督体系.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监督作为实现并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监督作为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不可割裂的联系,又因各自的特点而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积极探索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监督相结合、共同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正确方法是:要克服两者各行其道、互不相干的简单思想,树立协调共进、共同支撑和共同提高的正确思想.要积极搭建共进互动的平台.要建立和健全协调、合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总之,实行政协民主监督与新闻监督相结合,有利于提升监督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升政治参与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不仅拓宽了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渠道,而且其彰显的社会力量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强大的监督作用。认真研究新媒体对于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科学的思路和对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加强监督,是当前公安机关制约腐败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无论从信息化建设的规律特点,还是从监督信息化的现实状况来看,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瞄准网上全程化、立体化、精确化监督的方向,牢固确立"大监督"理念,推动监督资源"大整合",着力提升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进一步推进公安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违纪违法领导干部普遍存在违纪违法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这种心理产生存在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现实根源。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标准、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官德修养、衰减投机致富的机制并加强组织监督的时效性,有利于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环境,加大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商业贿赂、违规经营、从业不廉洁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加强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四川省巴中市通过建立组织工作机制、拒腐防线机制、源头防腐机制、制约监督机制、惩处治本机制等“五项机制”,基本实现监督全覆盖,管理无盲区,全面提升全市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