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忘的眼神     
  相似文献   

2.
写下这个题目,是由一张老照片引起的.那天我在一堆老相册中翻到这张斑驳发黄的老照片,惊喜的同时,思绪也被带回到38年前照片中的场景里.这是一张摆拍的照片,我惊异于还记得当年的细节.照片是为了纪录1977年我所在的工艺厂日以继夜赶制赴京展品的情景而拍摄的,画面上,以一位老师傅为中心,我和同事们,一群年轻的设计人员围拢四周,似乎正在切磋技艺,讨论制作的问题.这张照片带给我许多关于工艺厂的亲切温暖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郝宝章 《工会博览》2005,(13):76-77
我的老家在山西晋中地区平遥最西部的一个小村庄——西羌城村。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我的童年就是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度过的。回忆当年,日本侵略军对山西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我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4.
难忘土楼     
郭从友 《工会博览》2010,(16):45-46
盛夏时节,初至厦门:烈日炎炎,热浪袭人,潮气扑面,酷暑难耐,燥闷天气,可见一斑。好在时日尚短,翌日即前往中国著名电子企业“万利达”的故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的所在地——南靖县。  相似文献   

5.
拉练的回忆     
王丑妮 《工会博览》2014,(27):37-37
还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身为友谊宾馆备战拉练支队的连长,在军代表的领导下。与百名职工走进了门头沟山区拉练。这张照片是军代表照的。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这可是准军队的行军方式啊,每人都背着被子、衣物。炊事员还背着锅。每天行军约七十里地,经常还进行演习。记得有一次凌晨5点的演习中。一些职工真以为打仗遭到了空袭.丢三落四地跑到集合地点。  相似文献   

6.
收藏回忆     
我喜欢文物,但不收藏,我不忍将她压之匣底,让她独自承受孤独的煎熬,博物馆有她的伙伴,那里才是她的故乡;我喜欢书籍,但不收藏,怕她蒙披上岁  相似文献   

7.
不丹回忆     
杨晓春 《南风窗》2008,(16):95-95
所有对于不丹的记忆,在看到了梁朝伟和刘嘉玲在不丹被众小喇嘛环绕的婚纱照之后,变得更加清晰。阳光猛烈,天空如宝石。即使戴着墨镜,我也不由自主眯起眼睛,巴姆塘午后的阳光下,不丹这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佛教国家展示出了它真正香格里拉的所有特质:在茂密森林里修建起来的这个庙中空地,农人晒着辣椒,刚出生不久的黑色小狗排成一串儿在晒得发烫的地面上睡得正酣。大群的乌鸦在空场上游走,开会。还有两只狗在寺院的墙旁打盹儿,另外一只,很好奇地扒着酥油筒,往里面探身观看。  相似文献   

8.
回忆周庄     
正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第一次到周庄。从昆山到周庄,要坐五个小时的轮船,就带了一本《史记选》在船上打发时间。没想到,有船员严肃查问:封资修的书,要没收。我说,毛主席还引用司马迁的话呢!这才镇住了他。到得周庄,天已经黑了。其实周庄在天黑之前先就黑了。黑瓦黑檐黑衣服,老街被老屋挤压着,阳光也不让进。冬日的周庄,寂寞而且清冷。木板门半掩着,灯光被冻凝了,收音机被冻僵了,评弹从木闸里缓缓流出,就像催眠曲,化不开冰却微有暖意。周庄做梦的声音很知足很温馨。两层的小楼,摇摇晃晃的楼梯,破损的却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我有幸跟随中国共产党友好代表团访问了也门.这是多年来我首次出访阿拉伯国家.兴奋之余,不免有些好奇.百闻不如一见,在也门访问虽只有短短的几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0.
1963年,刚满11岁的我便跟随好心收养我的养父刘文瑞一同从上海回到了他的老家——北京市昌平县燕丹村。可能是一名临时工的缘故,在此之前的三年自然  相似文献   

11.
正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单位有个食堂,中午绝大多数人都会在食堂吃饭,而我这个稚嫩的少年还是会继续骑50分钟的自行车赶回家吃午饭。但午饭也是母亲前一天晚上做好的,从营养学角度讲颇为欠妥。再则,总是如此好像没离开学校一样,所以就决定在单位吃午饭。于是和别人一样,我买了一把不锈钢勺子和一个白色搪瓷盆子。这种镶着蓝边的盆子无法考证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貌似已经跨越半个多世纪甚至更多,很多还印着各种什么留念或是获奖之类的文字,仿佛是在外就餐的食客们的  相似文献   

12.
13.
我老婆生孩子的时候,正值医院里产妇爆满,根本住不进去,更别谈什么优惠条件了。无奈之中,忽然想起了初中的一位同学Z小姐,她父母都在医院里工作,虽然平时交往不多,但此时也只好厚着脸皮求她帮忙了。惴惴然摸起电话,几遍蜂鸣过后,对方答曰工作场区较远,喊人有所不便,如有急事可以转告。天哪!求人的事难道也可以转告吗? 放下电话,喘息定神后,我跨上自行车直奔Z小姐所在的纺织厂。 Z小姐是个看车工,嘈杂的车间里只有机器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我来回踱了几步,慢慢走进车间,人们都在忙着,没人注意我,正巧一位女工从里往外走,我赶紧拦住她: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我们平静地回忆他。我们猜想,他愿意我们这样平静地回忆他。然而,正如许多人总结的,他的一生是篇颇不平静的大文章,一波三折、起伏跌宕。从革命时代到建设时代到改革时代,他处于风云变幻的漩涡边缘或中央,几番往复之后,又主动地从中央,退隐到边缘--有时,最可贵的选择在于进取;有时,最可贵的选择在于放弃。经历过许多风浪与风波,他到底是平静的。这种平静更接近于政治家的本质--政治家应是平实的,冷静的。政治家应相信他的人民,并  相似文献   

15.
姚培生 《当代世界》2015,(10):66-69
<正>中俄解决边界问题意义重大一谈到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人们不免想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想到20世纪50年代的蜜月期和之后的对峙期。对峙期的顶峰莫过于1969年两国的边界冲突了。但那时,人们绝没有料到二十多年后苏联大厦倒塌分解为15个独立国家,更没料到四十年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月适逢南非共产党领导人乔·斯洛沃逝世20周年。他生前曾三次访华,第三次来访时我有幸承担全程陪同工作。虽然和他相处仅半个月,但他的睿智、气质和个人魅力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至今仍历历在目,难以忘却。在深圳口岸迎接斯洛沃夫妇1993年8月6—20日,时任南非共全国主席的斯洛沃偕夫人来华访问并休假。这是他第三次访华,邀请  相似文献   

17.
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马上就到2020年的新春佳节,空气中仿佛开始弥漫过年的味道了。年年岁岁饭相似,岁岁年年味不同……春节是个思乡的节日,远在他乡的游子们,在这一天千里迢迢赶回家乡,为的就是大年夜的团圆饭,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却需要留在了自己的岗位上。曾经4年半的饭店工作经历,让我深深体验到了另一种世界,另一种节日里涩涩的味道。当时,我作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曾经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奋战了7个春秋的老兵.回忆往昔,仿佛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朝鲜大地……“啷——嘟”,随着值星班长的紧急集合的哨声,我们从床上跳起来,背起早已准备好的行装跑到招待所的院里集合.久已盼望的出国作战,终于在1951年10月17日实现了!在黄昏落日的余晖中,汽车驶上了鸭绿江大桥.我对桑坪说:“这回可出国了啊!”他笑着点点头,我俩都是一起由中南军大文工团参加抗美援朝,而今又一起出国,都有一股说不出的兴奋心情.  相似文献   

19.
1963年底,我受组织委托,随一个工作组去老挝解放区,任务是从事翻译工作.我在大学学的是泰国语,从未接触过老挝语,不知它和泰语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有一次,我们开车在老挝解放区行走时,由于路面太窄,行人只能排成一字纵队行走.当见到几拨扛着枪支的青壮年走过,同车的领导就好奇地问:“这些是什么人?”老挝陪同答道:“冈尊.”我按泰语词义理解,一听就傻了,而领导正等我翻译呢,于是我也顾不上许多,脱口而出:“强盗.”领导听了,有点紧张和疑惑.老挝陪同大概看出点问题来了,马上改用了另一个词,直接翻译是“村民”之意,大家也就松了口气.原来两国语言竟然如此不同,我就这样出了个大“洋相”.  相似文献   

20.
我5岁那年,家里在苞谷还没有成熟时断炊了。而恰恰在这时,我又得了急性肺炎,高烧烧得一连三天人事不醒。家家(外婆)抱着我,和我的父母以及我的两个姨坐在火垅里,唉声叹气,暗自抹泪。婆婆,我饿。我叫我的家家为婆婆。醒来之后,我见我躺在婆婆怀里,所以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向婆婆讨吃。要知道,那个时候,我可是三天三夜没进过一粒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