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镄金责  张庭智 《世纪桥》2013,(12):66-67
遵义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其红色旅游发展迅速,红色旅游的发展对遵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在简述遵义红色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红色旅游的发展对遵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韦薇 《世纪桥》2013,(5):123-124
遵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本文探析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整合遵义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内容、创新遵义红色旅游形式。推动遵义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奉伟 《世纪桥》2013,(9):82-83
遵义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红色旅游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红色旅游品牌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遵义市旅游管理者应该重视品牌的创新传播,通过各种有效的新型传播方式,使遵义红色旅游品牌更加广泛地传播,深入游客的心中。  相似文献   

4.
陈奉伟 《世纪桥》2013,(12):82-83
遵义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红色旅游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红色旅游品牌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遵义市旅游管理者应该重视品牌的创新传播,通过各种有效的新型传播方式,使遵义红色旅游品牌更加广泛地传播,深入游客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正渝贵铁路穿越大娄山山脉,横跨长江、乌江"主动脉",途经"红色之城、转折之都"遵义,集中了抗战文化、红岩精神、长征文化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一条独具"红色旅游基因"的高铁。在这条线路中,娄山关、遵义、息烽等地红色文化尤为凸显。2月1日,早上11点28分,记者乘坐G2886次列车到达遵义站。遵义站的设计灵感吸收了遵义会议会址三段式立面风格,保留柱廊、拱劵等特色元素,突出了城市的历史沿革和  相似文献   

6.
正遵义红色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紧紧围绕遵义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国著名红色文化旅游基地"的战略目标,扬长避短找出路、放眼全国抢市场、对接市场创品牌,全方位推进红色文化产业链建设。"带着孩子来接受一下红色文化的洗礼。"在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一位家长正为孩子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暑假期间,遵义红色文化旅游持续升温,很多家长带孩子到遵义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作为承担红色文化旅游投资开发责任的遵义红色旅游(集团)有限公  相似文献   

7.
傅传耀 《当代贵州》2007,(10):14-14
紧紧抓住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一主题。按照省党代会报告把遵义规划为黔北综合经济区。把遵义培育成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的发展定位。依托资源条件、农业优势、工业基础.全力打造有竞争优势的名烟名酒名茶基地、制造业基地、新材料基地和红色旅游、自然风光旅游目的地。努力为促进全省历史性跨越作贡献。  相似文献   

8.
孟锦群 《当代贵州》2022,(13):44-45
遵义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立足旅游新老"六要素",做足红色经典、绿色生态、多彩融合文章,促进旅游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国际一流生态康养和红色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9.
《广东党史》2008,(1):51-55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为充分发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按照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分工与规划,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要求各地党史部门积极参与对红色旅游工作的指导。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指示精神,寓教于乐,发展我省红色旅游事业,真正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推动我省经济建设,推动我省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本刊从本期起开设“红色旅游”专栏,介绍全省各地的重点红色旅游景点。我刊愿作一名义务的红色旅游导游,陪伴亲爱的读者在南粤大地资源充裕而让人感喟的红色旅游天地中漫游。本期特推出《红色城市——广州》,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红色旅游的发展在为各地带来了经济收入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党史宣传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鉴于党史在红色旅游中的征集研究、宣传教育、社会综合等功能,应进一步思考发挥党史在红色旅游中的宣传教育效果,以期助推红色旅游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莎莎 《当代贵州》2010,(18):34-35
9月1日至9月2日,省委书记栗战书,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克志深入遵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遵义提出了“增比、进位、突破”的新要求,并希望遵义与贵阳市一起成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翼。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红色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旅游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发展红色旅游能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红色旅游体现了以人为本;发展红色旅游的基本要求在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的根本方法在于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3.
近年,红色旅游在全国迅猛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旅游业居全国前列,是旅游大省、强省。但红色旅游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北京、重庆、江西、贵州等省市相比,在许多方面均有明显差距。《广东党史》杂志今年增设了“红色旅游”栏目,大力宣传广东红色旅游,我认为非常好。我们就是要大声疾呼:红色旅游好!  相似文献   

14.
红色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赋有特定使命的文化旅游,其过程蕴含着一种对文化的认知,红色旅游具有政治功能、富民功能、文化功能、民心功能的等社会功能。发展红色旅游,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并不是很成熟,学术和实际景区的建设都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遵义市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红色旅游和以万亩茶海、竹海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最为著名。2014年,该市提出"建设全景遵义,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在今年2月底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又明确提出实施"三化一游"战略目标,推进工业、城镇、农业与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1,(13):7-7
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从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红色旅游,用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启示人,用党的辉煌成就和奋斗精神鼓舞人,有利于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决心。发展红色旅游是实现旅游和文化有机融合的新创造,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新途径,为培育发展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支撑。  相似文献   

17.
福建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厚、齐全、质优、分布广、城乡皆有的特点。近些年来。我省在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丰富红色旅游上做了大量工作,各地区的红色旅游业均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当然,我省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上也还存在起步较晚、各地发展不平衡、规划不合理、宣传还不够到位等问题。本文就进一步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推动红色文化发展作了一番思考,提出加强红色旅游需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五个打造原则及三个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遵义旅游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遵义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中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长征史册最经典和最关健的历史事件等为基础形成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有风情万种和神秘神奇的乌江和赤水河,以及两大流域在我市境内的以赤水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红色旅游的发展,相继出台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这10年间,各级、各地加大了对红色旅游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井冈山、西柏坡跻身全国5A旅游景区的行列。西柏坡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红色旅游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年接待游客达到500多万人次,较10年前翻了三番。总结西柏坡发展的经验,可以说是始终围绕"四个坚持":坚持红色主题不动摇。在国内,红色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20.
四川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红色文化与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巴蜀文化和绚丽的民族风情有机结合、交相辉映,形成了“长征丰碑、伟人故里、川陕苏区“三大红色旅游版块、六个红色旅游区、八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和三十六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