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框架,经儒家的传承,影响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曾国藩,清末理学大师,深谙传统文化。事实上,舜文化中的家庭伦理、立德诚信、政治伦理无不在他一生的为人处事上得已体现。可以说,曾国藩的伦理思想是舜文化在他身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2.
传统农耕文化理念与近代开放意识,对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产生着深刻影响,使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既具有传统农耕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近代经济开放的思想因子.研究和探析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对于认识和把握近代中国社会微观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发展趋势,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对当代家庭建设亦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创立湘军,成为近代军阀的鼻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显赫一时的官员;积极支持洋务运动,成为洋务派地方的代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这样一位晚清重臣,同样有着他成功的处世原则.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封建的程朱理学观念始终占据他思想的主导地位,而由此衍生出来的则是曾国藩的"忠君勤王"的观念,而这一思想又影响了曾国藩一生的处世理念,主要从曾国藩处理同部下、幕僚和清政府的关系中所体现的"忠君勤王"的思想来浅谈曾国藩的处世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曾国藩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  相似文献   

5.
威海卫英租界时有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女性自杀。尽管清楚地知道自杀在中国所赋有的社会含义,然而英租界政府在解决引起自杀的原因上所做的努力却很有限,尤其是在改变租借地内青年女性的生活际遇方面,英租界政府所做甚少;他们几乎没有为青年女性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也不愿意禁止缠足或劝阻家族对寡妇改嫁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6.
家族是古代中国的基本伦理单元,具有血缘流转与权力交接两个主要功能,并体现出鲜明的排他性特征。家族延续所依赖的宗法原则,逻辑地产生了利用亲缘身份从政治中获得力量和实际好处的寻租空间。依据家族的血缘网络,古代政治构建了"社稷"结构,但这一由"家族"与"社稷"嵌套而成的结构始终没有成熟的制度依托,且造成了家族(间)行为的规范与乡里(基层)治理的缺位。相较于以制度填补真空的现代做法,古代中国的"家族"通过前期的自发聚集和后期的法定组织这两类形式,逐渐演变为地域性的自治组织"宗族",以地域与谱系共同作为准入门槛;而内含的"宗法制度"、"宗法秩序"更与"宗法精神"一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特有的宗法政治文化,对古代中国的家族治理与乡里治理产生了同时同因的维系作用。总的来说,在政治层级结构意义上考察宗族,在政治文化意义上考察宗法,对理解作为政治集体的家族如何共同行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日荣 《党政论坛》2013,(22):30-30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大儒。曾国藩读了一辈子书,在读书上是非常有心得的。在曾国藩的家书中,  相似文献   

8.
黎明 《侨园》2015,(4):47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杰出人物,也都是湘军的创始人。曾曾提拔过左,有恩于对方:左也曾协助过曾镇压太平天国。但由于两人的性格差别大,所以两人存在的恩恩怨怨一言难尽。曾国藩是晚清大儒,被誉为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位精神领袖:左宗棠年轻时怀才不遇,常以诸葛亮自比。很久以来,曾国藩与左宗棠交恶成了晚清一段谁也说不清的"公案"。按理说,就算他们成不了好朋友,也不致于水火不相容。如果没有曾的提携,左很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然而后来曾氏父丧,不待圣旨到即回家,第一个站出来谩骂他的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重血缘、分亲疏、序尊卑的伦理社会,同财共居组织大家庭为国家法律及社会主流观念所肯定,家族主义伦理强调家族成员之间的经济互助,尤其是家族中优秀成员对其他成员在经济上的帮助,由此,官员理所当然地负有供养家庭、帮助宗族中贫弱族人的道德义务。来自家族的需索和对家族的回报构成许多出身贫寒的官员沉重的经济负担,致使其俸禄远远不够支出。基于家族的经济负担成为传统社会官员腐败的动因,贪得无厌的贪官以之为肆无忌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泛家族主义影响下,李锦记集团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既实现了经典公司治理理论的两权分离,也没有将控制权完全让渡给职业经理人,但有效避免了股权分散、内部人控制、代理成本较高和难以规避外部风险等现代公司的治理弊病。这种成功得益于李锦记将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组织理性结合起来,以家族主义信任和家族价值观作为非正式制度,加强家族企业的文化凝聚力;同时以经济理性和契约精神等西方先进经营理念进行正式制度建构,减少儒家伦理的亲缘主义对企业经营的不当干预。在"思利及人"的儒家价值观驱动下,李锦记发展出一种去中心性的"自动波"领导模式,是本土企业探索"无为而治"的一种积极尝试。李锦记的经营经验表明,泛家族主义与"思利及人"的儒家伦理在节制资本的逐利本性与侵害行为,增加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现代公司治理与经营并非只有美国模式可以依循,融通中国家族主义与西方经理主义,寻找儒家伦理节制资本缺陷的制度途径,则可能发展出一条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和民族智慧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历来为人称道。曾国藩公牍文书多为忧患之作,辞理兼备、畅达明晰,多以自省和勉励他人为主题,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为官为将的主张和治家为人之道。其为官,敬服清官、抨击贪腐、举荐廉才;其为将,以法束僚、鼓励进谏、务实管理;其为人,勤俭持家、淡泊自省、实干为民。曾国藩公文中的廉政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6)
中兴名臣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堪称当今时代的道德楷模,通过曾国藩千封家书中的修身养性、教子持家、交友与处世等来约束自身言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用传统文化重新构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让青年群体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用精神信仰来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以此提高青年人的道德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必须从我国国情的大背景出发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创出自己的特色 ,在个性化上做文章。中华民族特色企业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 ,企业价值观、行为准则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必须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 ,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要继承 :第一 ,团体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家族内 ,以家族利益为最高目标 ,强调家族团体重于个人 ,个人无条件服从家族团体 ,强调家族内部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和谐与稳定。我们要吸收这种持续几千年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女性在三纲五常伦理的束缚下一直是被压抑的角色,历史上有女性领导的起义可谓是凤毛麟角。而在明初山东地区由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却给明朝统治者沉重的打击,以往的研究关注点在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上,而忽略了从女性角度讨论唐赛儿是在种种社会重压下为了生存需求而抗争的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7,(Z2)
正59年前,新疆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在翻身解放后,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救星毛主席,受到毛泽东两次接见,成就了一段久久传诵的佳话,于是就有了电影《库尔班大叔上北京》。2017年1月13日,"库尔班大叔"的曾孙女如克亚木,又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她曾是家族中唯一的军人、辽宁舰年龄最小的女兵。退伍后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一个家族跨越半个多世纪和两位共和国领袖结下情缘,这在中国绝对罕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女教"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较大的历史作用,它在维护封建社会男权专制的过程中,也同时完成了对女性片面的人格塑造。"女教"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对女性行为方式的规范,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儒家伦理。"女教"思想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但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克服其反现代性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姜启军 《学理论》2011,(13):272-274
高校是否进行食品经济管理伦理教育,对于学生在将来的经济活动中的伦理行为和伦理决策能力有深远的影响。分析了食品经济管理专业企业伦理课程设置的原则和教育目标。在教学策略上,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伦理教育力度,加强商业伦理教育和现实结合的力度,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学,充分发挥其知识枢纽功能。  相似文献   

18.
经典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90年代的中国,因为文学经验的长期积累、文学生存环境的改变、家族小说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白鹿原》创作手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反讽手法的使用、性描写的勇敢探索、传奇、象征、意象创造等艺术手段的运用。作品对儒家文化及伦理本位社会的歌颂是通过以下手段实现的:第一,塑造能够担当儒家文化要义的理想人格,以显示儒家精神的强大生命力。第二,颂扬以宗法伦理为基础所构建的平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以此来对抗所谓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中国,容闳作为留学生先驱者的形象是世所公认的,与此同时,容闳本人还是留学教育的奠基者,这一形象涵盖了容闳一生的主要追求和核心价值,对中国留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近代学人舒新城有这样的论断:说到近代留学的渊源,大家都推重曾国藩与李鸿章,以为他们是首先派遣留学生的人,中国政府派遣学生出国求学固然是由于他们,但原始发动者却不是他们,……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女性的发展成正比。我国《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数据报告》)吸收、借鉴了联合国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与妇女发展纲要监测核心指标相对应,确定了衡量女性社会地位和女性发展的八项指标——经济、政治、教育、婚姻家庭、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社会性别观念。其中,教育被列为第三项。所以,从教育的角度,特别是终身教育的角度审视深圳女性的发展,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