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玉泉子》,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公案  相似文献   

2.
黄飞立  文靖 《各界》2011,(4):76-78
1956年,音乐学院正在准备《奥涅金》的演出,排练很紧张,忽然有一天吕骥对我说:“是不是我们也成立一个合唱指挥系?”那当然好了。他说:“那你就去筹划吧。”那时候我是管弦系主任,作曲系的和声课还在上,事情很多,所以也来不及多想。过了几日,有一天晚上开会回来,吕骥和我一起上楼,说:“怎么样,  相似文献   

3.
正在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时,笔者采访了曾任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院办主任、工会主席的离休干部任楚,他介绍到自己青年时期曾接受过习仲勋同志的领导和教育,特别是在如何搞好调查研究上受益匪浅。弼时叔叔让我向仲勋同志多请教我和仲勋同志相识在延安,遥想当初我们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的日子,回忆他那认真负责的工  相似文献   

4.
寒冬即将来临。今年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安徽省目前的救灾工作进展如何?就此,笔者走访了安徽省有关部门和位于合肥市西南部受灾较重的肥西县。 在肥西县中派乡南湾村统一规划建设的新村工地上,灾民们正忙于搭建或加固各种庵棚、土坯草屋和砖瓦楼房。运送砖瓦、毛竹、油毡等建筑材料的车辆川流不息,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灾民马家尚正在加固自家的三间瓦顶土砖墙房屋。这位52岁的农民一家六口,原有九间房屋。在今夏的洪水中,他家的所有房屋全部倒塌,家产几乎被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眼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体现了都市之美,而徘徊于静悄悄的乡间小村,绚丽多彩,雅人深致,与那"静"的人文与风情,相得益彰,令人久久难忘。六月底,初夏的荷兰,气候宜人,我们驱车前往一些小村。一路上,一片片成熟的麦子,金灿灿,齐刷刷;一亩亩开花的土豆,白簇簇,银闪闪;明媚的阳光在飘绕的云海中折射,让大地  相似文献   

6.
编者寄语     
《瞭望》1990,(19)
漫步北京街头,迎接亚运会的气氛越来越浓了,首都人民怀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商店里,印有亚运会标记的玩具和其他纪念品在出售,广播里,“亚细亚的太阳”、“亚洲雄风”等歌声在回响,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的身影,亚运会工地上,更是一片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办好亚运会、为国增光彩”、“我为亚运做贡献”已经成为首都人民的心声,也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第11届亚运会的举办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  相似文献   

7.
采访徐士俊     
第一次见到徐士俊,完全是一种偶然。 那是前年乍暖还寒的初春,我正在济南市一轻局采访。一会儿,没听见敲门就撞进来一人。只见他穿一件早已过时的蓝色涤纶干部服,方正的平头上直楞楞地立着一根根麻灰色寸发,由于寒冷,他下意识地将两手往衣袖里微缩着。他便是济南啤酒厂厂长徐士俊。 一轻局办公室主任老汪看着他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真该去写写我们这大名鼎鼎的徐厂长,他可  相似文献   

8.
在陕北黄土高原一条不起眼的山沟里,住着这样一位剧作家,他的作品,不仅要搬上舞台,发表于报刊杂志,还永远刻在那片他长期厮守的黄士地上。他的名字叫安全。  相似文献   

9.
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应对我国公共事件高发期的严峻考验,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正在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北京电力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海淀区、石景山区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故”的紧急报告。警笛声声、黄灯闪烁,一辆辆电力抢险车急速驶向事故现场。从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抢险工作迅速展开:“地铁施工工地62名工人正在隧道中施工,停电后洞里一片漆黑,正在把他们紧急疏散到地面。”“现有2000多人参加抢险救援,供电各项抢修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变电站重要用户负荷大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0.
1现代科技文明正在急剧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包括人的精神或灵魂状态。我的一位朋友,原先是浦东川沙县农民,近年来因做房地产生意发了财,在浦西高层公寓买了一层房(第2互层),并将他的65岁老母接来同住。从小在乡下清末那幢农舍长大的老母亲时时抱怨:“我住在21层,每天睡觉都感觉自己是悬在半空中,心好像永远落不到肝上,特别不自在!”这是农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不适应,跟不上。这是人性在抱怨;人性跟不上科技形势。是的,20世纪末人的灵魂状态是《人类文明功过》一书研究的内容之一。检验一种文明的好坏重要标准之一,是看人…  相似文献   

11.
淮北平原,洪泽湖西岸那片土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四师的根据地,是我的家乡,也是我走进革命队伍的地方.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我这当年的“小鬼”顶着满头白霜归来,看望长眠在洪泽湖畔的四师彭雪枫师长、看望我们的老房东、看望正在辛勤建设今日淮北的父老兄弟.在那弹雨横飞的抗战岁月,我们四师战士和淮北人民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了壮丽的篇章.半个世纪后,抚今追昔,激动万分,大脑中的“过去”和“现在”猛烈地撞击.可以告慰先烈的是:他们用热血浇灌的土地,今日鲜花盛开了!  相似文献   

12.
温暖的记忆     
秋末,我回了趟母校。作家宗璞正在写一部反映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我想同她聊聊。北大燕南园一带本来是熟悉的。由于翻修路面,我竟走错了路。不知怎的走到了王力先生家门口。 我崇敬的教授,王力先生自然是重要的一位。他是语言学大师,声誉不说,光他那一副敦厚的学者风度就使我敬重。我曾认认真真兴致极浓地听他讲过汉语诗律学。事隔二三十年,回想起来总觉得能听上他讲这门课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在学校生活了八、九年,由于我学习的专业是文学,是文学批评,同王先生的单独接触几乎没有。我和他有机会交谈上几句,还是前些年的事,是沾了叶圣陶老先生的光。81年4月23日那天,叶老和长子叶至  相似文献   

13.
卫星图片上的绿色与地图上绿色的落差 11月12日,中央统战部礼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国家土地局监察专员赴江苏、广东、北京耕地保护调研送行会在这里召开。国土局在礼堂周边展示了二十多幅遥感动态监测卫星拍摄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巨幅照片。眼前这一幅幅真实地再现祖国大地面貌的图片,我怎么也找不到那张有着大片大片绿色的地图与眼前的图片上的绿色叠合在一起的位置。那绿色,正在消失,代之的是片片黄白,块块温红。国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元,向吴阶平副委长、万国权副主席和土地监察专员们介绍说:斑斑剥剥的黄白色,反映的是征用但未建筑的荒地;一片片的红色,是已  相似文献   

14.
最差的财富     
15年前,太行山上有个村盛产柿子,但品种不好,皮厚肉少籽又大。于是,村民们纷纷为自己的果园更换了新品种,三五年之后,大家更换的新品种都开始产柿子了。唯独村里有一位穷困的小伙子依旧守着那片老果园过日子,每到了卖柿子的季节,尽管他卖出最低的价格,还是没人愿意买他的柿子。为了生活,他只好放弃了那片果园到城里一家餐馆打工。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1,(24):35-35
在举国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我想起党的一代伟大领袖毛泽东,想起了他老人家叫我给他照相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相似文献   

16.
正面前,摆放着一本飘散油墨香味的新书。打开《追风逐梦——中国人的高铁故事》,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故事跃然纸上:《背着母亲建高铁》——50多岁的职工刘建林奋战在京张高铁建设工地,对体弱多病的母亲一个人在四川生活不放心,就把她从老家接到长城脚下的工棚,一边紧张施工一边精心照料老人,工友们经常看到他背着母亲在工地生活区走动,他说"我离不开高铁,也离不开老娘"。《长大后也成了你》——张亚希是在抱怨和思念爸爸的日子里长大的,过生日时在铁路上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不久以前,从某报纸看过这样一个过目不忘的故事:一名正在服刑的青年劳改犯人在工地干活时,捡到一个装有1000元现金的信封,当时他没加思考,就毫不犹豫地把信封里的钱交给在场的管教干部。没想到那位管教干部却冷冷地说:“把自己的钱当成捡来的,想以此表现自己,我看你以后还是少来这一套。”自己的好心被人误解,拾金不昧的行为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表扬,反而受到挖苦和批评,这位劳改犯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不应有的严重伤害。晚上躺在床铺上,想到白天的不愉快遭遇,他的心里像翻江倒海一样.很不平静.  相似文献   

18.
我在国家民委招待所找到全国人大代表朱宣人时,他正在房间里伏案疾书,连我走进房间都没有察觉。抬头看到我后,他用抱歉的口吻告诉我:“这几天,安排代表分组审议赵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也想发表点意见,正在准备提纲。” 我要求道:“能否先对我谈谈你的想法呢?” 他谦虚地说:“我的看法还不成熟,本不值得  相似文献   

19.
最差的财富     
15年前,太行山上有个村盛产柿予,但品种不好,皮厚肉少籽又大。于是,村民们纷纷为自己的果园更换了新品种,三五年之后,大家更换的新品种都开始产柿子了。唯独村里有一位穷困的小伙子依旧守着那片老果园过日子,每到了卖柿子的季节,尽管他卖出最低的价格,还是没人愿意买他的柿子。为了生活,他只好放弃了那片果园到城里一家餐馆打工。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6,(12)
正写下这个题目,闪现在我眼前的是老刘那高大魁梧却略显驼背的身影,还有那细长永远也睁不大的眼睛。老刘一般情况下喝酒吃饭是多多益善,但这还不够,他能横喝一大片,竖喝一条线。住平房时老刘是不喝酒不串门,喝完酒就走东家串西家,借着酒劲遮丑,半天工夫能喝遍一排房子。搬进楼房后,每次老刘从外面喝酒回来,耳朵就特别灵,他家住在五楼,如果赶上一楼有吆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