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大论坛》2009,(2):44-44
国务院日前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1995年,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至今已开展了十多年的“全民健身周、月”活动。  相似文献   

2.
"继善成性"论的提出,既是对"天命之谓性"之合理性的肯定,又是对"习与性成"之必要性的诉求。在此基础上,王船山破天荒地提出了"命日受则性日生",该命题是对历史上人性论问题的正本清源和反本开新之论,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读者朱有权来信建议适当压缩国际部分的测验题。考虑到各类考试中有关国际时政的题量相对较小,我们采纳这一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九精,正在感动海南。“作为人,他正面困难;作为儿女,他尽了孝道;作为学生,他成绩优秀;作为公民,他诚信践诺。”海南省教育厅厅长黄国泰细解张九精“四个角色”,道出张九精感动我们的情由。张九精,海南师范学院的一名河南籍贫困学生。母亲早逝、父亲病重,他靠当家教、捡破烂,将父亲从家乡接到学校附近来照顾;深感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的专业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作为“校园十大感动人物”,他不想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缓交学费,也不想给试图资助他的校系老师带来经济负担,毅然选择了打工挣学费、还完学费再求学的路子。他说:“学校也困难,我…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4,(3):58-61
因本刊已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时事复习题的出题范围由原来的一个季度缩减为两个月。为了出题精炼以利提高复习效率。除专门针对某些考试的时事复习题外。一般情况下由原来的50题改为30题。  相似文献   

6.
顾强 《传承》2008,(10)
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是指导我国对日政策的重要思想源泉,这一思想由五个部分组成:承前启后的对日方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谦虚学习日本的现代化经验、发展中日经济外交、采取正确策略时待双方分歧.这一思想依然是我国制订对日政策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7.
《传承》2008,(20)
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是指导我国对日政策的重要思想源泉,这一思想由五个部分组成:承前启后的对日方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谦虚学习日本的现代化经验、发展中日经济外交、采取正确策略对待双方分歧。这一思想依然是我国制订对日政策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8.
9.
孙珑艳  肖进 《前沿》2007,(1):156-159
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的执行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日额罚金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日额罚金制是刑罚轻缓化的进一步体现,其意义重大。通过分析,日额罚金制具有诸如体现了正义、公平、秩序,反映了罚金刑的本质等深刻的价值内涵,有较强的实行必要性。实行日额罚金制要遵循犯罪人的犯罪情节与其的经济能力相结合,体现刑罚本质及效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2011年9月17日至18日.欧洲50个国家同时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欧洲文化遗产日,2000余万人及3万个历史遗迹或景区参加了遗产日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1.
12.
《人大建设》2006,(1):7-7
11月28日~12月2日河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在郑州举行。会议审议了《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草案)》、《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草案)》、《关于修改(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法)的决定(草案)》;审议通过了《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审查批准了《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郑州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的决定》;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淮河、海河流域污染较重地区农  相似文献   

13.
走进甲午,是为了更好地跳出甲午;殇思国耻,是为了屈辱历史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14.
15.
《公民导刊》2015,(1):3
<正>11月24日~2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副主任郑洪、杨庆育、杜黎明、沈金强出席会议。12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率队到长寿区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12月3日上午,市人大制度研究会在人民大厦举行年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出席并讲话,副主任郑洪、杨庆育、杜黎明、沈金强出席会议。12月8日上午,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龚娜 《前沿》2012,(24)
二战结束后,美国实际掌握着处理战败国日本的主导权和决定权,占领初期强制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根除法西斯主义基础的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但是,随着冷战的展开,美国很快调整了远东战略,其对日政策发生了由遏制向扶植的方向性转变.为了实现这一转变,重新定位两国关系,美国操纵联合国以片面媾和的方式,于1951年9月与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媾和条约》.同日,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以往的研究成果认为吉田茂主导和推动了日美安保体制的建立,实际上,根据新解密的史料表明,昭和天皇在日美安保体制的构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问题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一国的战争观受其历史、地缘、体制、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在战争观问题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国的发展路径.辨析这一差异,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对现实问题的解读,以及对未来发展态势的预判.  相似文献   

19.
20.
中日邦交正常化有三大特点:其一,有别于直接通过政府谈判之一般路径,而是沿着“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官方谈判”这一渐进积累的“国民外交”路线最终得以实现;其二,有别于邦交恢复之国际惯例,当年的被侵略国、战胜国中国积极主动,而侵略国、战败国日本则处于被动地位;其三,两国恢复邦交,需事先征得第三国即美国的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