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盟与东亚新地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新地区主义近年来备受关注,参加东亚合作的各方在新地区主义的发展、内涵、特征等问题上形成了各自不尽相同的观点和看法,因而对东亚新地区主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东盟是东亚新地区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东亚新地区主义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了解东盟对东亚新地区主义的理解,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东亚正在发生着民主的危机"这一观点进行了剖析.本文首先指出,广义上的民主包含着政治体制和治理方式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是相互联系又是有所区别的.东亚的危机尽管也有政治体制上的问题,但主要的还是治理方式不能适应民主的体制.其次,本文对世界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确定了东亚现阶段民主进程的历史定位,指出东亚当前的多元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还处于民主政治发展阶段的较低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正统派与其他各种不同经济学派关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生成根源的观点,展示各种经济学派对IMF休克拯救方案以及东亚经济复苏政策的不同看法,探索东亚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亚文化圈的地位和未来──“东亚经济发展与儒教文化”专题研究之四金日坤一、亚洲停滞论和新兴的亚洲关于亚洲停滞论,人们过去讨论了相当长时间,而且停滞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而今天这种讨论却销声匿迹,亚洲的发展反而成为广泛议论的对象。这是现实经济情况已发生巨...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宣告两岸经济关系进入制度性一体化阶段.中国台湾由此获得参与东亚制度性一体化进程的现实途径,东亚制度性一体化遂成为影响两岸关系的一个新因素.文章通过对两岸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情况,以及东亚制度性一体化中两岸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的阐述,探讨了东亚制度性一体化视角下两岸关系发展问题.本文认为:两岸在东亚制度性一体化中的地位悬殊,中国大陆居于中心,而中国台湾处于边缘,东亚制度性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将增强中国大陆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主动性,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因素;中、美在东亚的博弈是影响东亚制度性一体化中两岸关系的深层原因;未来以两岸制度性一体化为中介,两岸经济一体化、东亚经济一体化和两岸关系发展三者之间将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对东亚政策进行大调整,出台了多边主义东亚新政策.东亚由此出现原生性地区多边主义与美国东亚多边主义并行发展的局面.内容上,美国的多边主义东亚新政策是在新形势下对其原有双边主义东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其在实践中表现为:将双边同盟关系合并或扩展成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各种三边合作机制,在与包括东盟在内的东亚各行为体建立或加强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各种小多边合作机制,以及选择通过成员资格具有开放性的“东亚峰会”机制加入东亚一体化.实质上,这一新政策与双边主义东亚政策一样是美国用以维持其东亚领导地位的工具.尽管美国的加入使东亚一体化的力量格局趋于平衡,但其带有很强的应对中国实力上升的色彩和将东亚一体化消解人亚太地区一体化中的意图,使东亚局势更加复杂和不确定.  相似文献   

7.
发展型国家理论研究的进展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型国家理论是东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以来,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该理论强调,二战后日本、台湾、韩国和新加坡等东亚国家或地区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奇迹,关键在于以经济发展为优先目标的国家对经济进行了干预.相对于新古典主义思路,该理论更客观真实地解释了东亚奇迹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东亚旅游业的发展与合作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震 《当代亚太》2005,(1):34-39
东亚旅游合作是近年来东亚合作一个新的亮点,然而未能在整个区域层次上实现整合.目前,东亚旅游合作主要分布在三个层次上:东盟内部、东盟与中日韩.东亚旅游合作已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并建立了一些固定的交流与联系机制.2003年的非典危机给东亚旅游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并提供了一个契机.要进一步推进旅游合作仍面临诸多困难,为此作者提出了几点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好政府"理念为焦点,阐述新加坡"政府与社会的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及其良好的社会效应,兼论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与东亚其他"威权主义国家"(如印尼)不同境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韦伯一个世纪前提出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在东亚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的关切性,它体现在韦伯中国命题的相关内容中.自从韦伯命题诞生以来,出现了大量研究东亚现代化的学者对韦伯命题的解释和回应,但这些观点却并不足以完全否证韦伯命题.韦伯命题中包含的合理内核依然是我们理解东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关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