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刑事程序价值论:程序正义与人权保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刑事程序价值的概念、内容、意义和实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旨在建立一种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程序正义论。本文认为 ,刑事程序价值是其具有的伦理价值 ,它与程序正义、人权保障有一种直接的对应关系。刑事程序价值的意义不仅在于保障人的尊严 ,而且对于司法权力的精致化和正当化 ,对于诉讼中事实的发现和案件的解决 ,都有积极意义。本文提出了实现刑事程序价值的程序原则和规则 ,并且说明了在刑事程序价值受到侵害时的惩罚和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2.
被监管人的人权保障问题是我国"人权保障木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作为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主要职能部门,在保障被监管人人权的职能定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法律法规对人权保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应以此为契机,在积极转变执法观念,强化人权保障意识的基础上,全面履行检察职责,完善人权保障工作机制,提升人权保障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伟明 《法学论坛》2005,20(6):84-88
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是当前人权保障的首要内容。人权的基本含义是保护个体不受任何外来势力的命令和剥夺,自由体现自己的意愿。但具有抽象人权和具体人权的双重属性。个体人权到集合体人权的发展体现了人权内容的可变性。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侵犯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具有多样性。加强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要全面树立人权保障观念,正确处理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关系,完善和正确适用刑事程序制度和刑事实体制度。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程序完善与人权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延明  黄鹏 《政法学刊》2003,20(3):9-11
目前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是规范和重新调整国家和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促进对人权的保护。诉讼程序的完善对人权保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已逾三十个春秋。人权自“法律移植”时代就进入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2004年人权入宪,但在实际法律实施中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人权保障的紧迫性在刑事诉讼中尤为突出,特别是刑事审前程序中。本文就刑事审前程序中的人权保障制度构建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一、日本宪法第31条规定了在刑事程序上保障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内容。日本已加入的《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也就刑事程序上的人权作出了规定。日本的刑事诉讼法,就是根据这些规定的宗旨而被制定的。然而,在日本这些规定的宗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还是有疑问的。最近,一个叫做"国际人权联盟"  相似文献   

7.
法律制度是具有生命的,同样的法律制度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秩序、法律体系中都可能衍生出不同的存在价值。如果说在过去以惩罚为主的刑事观念、相对不完善的司法系统主导下的时代,创设各种形态的刑事简易程序都是以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为目的。那么,在当今经历过程序正义、恢复性司法等现代更符合人性的司法理念洗礼后的刑事司法下,更应从人权保障的视角去构建刑事速裁程序,亦即以人权保障为刑事速裁程序之创设目的、构建基础、逻辑原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刑事司法机必须对被追诉人采取强制措施。此关乎公民宪法性权利,所以它又是一柄双刃剑,正确实施,就能准确、及时地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而错误实施,则会侵犯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乃至人权。  相似文献   

9.
狭义的刑事司法(刑事审判)承担着惩罚犯罪、保护社会和规范刑罚权、保障人权的双重机能,并且侧重于人权保障机能。刑事司法实践中,通过倡导轻轻重重、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裁量刑罚时把教育改善犯罪人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轻刑化”和“非刑罚化”,严格遵守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发挥刑事审判程序应有的“入罪”过滤功能和“出罪”畅通功能,实现刑事司法的人权保障机能。  相似文献   

10.
马帅 《法制与社会》2011,(23):128-129,137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的两大价值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刑事诉讼领域加强人权保障特别是被告人合法权益保障的呼声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国际刑事司法的主题。在以提高诉讼效率、节省司法资源为宗旨而设立的简易程序中,程序设置的简化更加要求重视其中的人权保障。本文结合我国相关规定,分析了当前我国刑事简易程序设置在人权保障方面的欠缺,并提出了简要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罪犯人权在刑罚执行中的保障,在从"交付执行"开始到"释放和安置"的刑罚执行过程中,罪犯拥有广泛的权利,并形成了立法、执法、司法、检察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的保护。以"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入宪、入法为契机,刑罚执行中的人权保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受国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刑罚执行中的人权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龙宗智 《法学杂志》2007,28(4):6-10
刑事政策的贯彻,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实现.具体有增强程序柔性,通过协商性司法,实现宽严相济;通过刑事和解程序,降低轻微刑事犯罪处置的负面效果;增强程序的独立性,保证司法机关能够有效贯彻刑事政策;增强程序的多样性,设置和实施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审判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在保障人权的法律与制度层面入手,深入地分析与探讨当前存在的缺陷,以期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上得以完善相关程序与制度,以确保文明司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  相似文献   

14.
刑事案件立案审查阶段公民人权的保障,无论是立法、司法的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本身,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公民在立案审查程序中的人身权利缺乏有效保障的情况比较严重。其深层的原因依然是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利益冲突。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的法外审查,一方面实现着诉讼程序难以完成的揭露和证实犯罪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极易违背刑事诉讼法保障人权的宗旨,抵消刑事诉讼程序本身所企求实现的部分价值。为此,应当将健全刑事诉讼法制,维护公民诉讼中合法权益的努力延伸到立案前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查过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人权的关注程度也在日益上升.本文从人权的发展及国际人权保障谈起,进而将眼光凝聚在我国,试着论述我国在人权保障的上取得的进展,以及不足;并试对部分国外舆论对我国人权保障的无端指责进行驳斥.  相似文献   

16.
民事强制执行中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入宪"要求相关法律必须作出呼应与调整,进一步健全我国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人权的历史,"基本上是奉行程序保障的历史".民事诉讼法中的强制执行程序与人权密切攸关.它至少应当在公民实体性权利实现的程序保障、程序自身的人权保障以及违反正当程序时的程序救济保障三个方面得以改进调整,使强制执行程序成为强壮、富有人情味的健康的程序,以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刑事被诉人的诉讼权利是人权保障的主体和核心.而诉讼权利的实现和保障要以语言为媒介.因此,对刑事庭审话语的研究是揭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现状和问题的最有说服力的工具和研究视角.以刑事庭审的详实的语料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刑事庭审中存在的被追诉人人权保障,特别是诉讼权利保障的问题,并结合这些语料,对我国的刑事庭审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重心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个体人权。司法实践中,处在侦查阶段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最易遭到来自于国家权力的侵害,这不仅有刑事诉讼制度层面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执法人员在司法理念上仍存在偏差。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侦查模式,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是切实保障刑事诉讼人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非法取证、冤假错案等都表征了中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之缺陷。从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之内外关系、实践中提出了机制问题性、程序正义信仰之制度基础三个方面看,在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中,人权保障的实现需要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方式调控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建起有力的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刑事习惯法在人权保障中扮演着"维护者"和"破坏者"的双重角色。国家法单纯对刑事习惯法进行改造或者予以宽容都不能解决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协调问题。应当建立一种刑事制定法与刑事习惯法的"互养式互动"模式,一方面在刑事制定法的制定过程,应密切关注民间知识和民间智慧,通过制度细节吸收刑事习惯法,另一方面刑事习惯法要根据刑事制定法的基本原则和行为标准自我调适。同时,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将刑事习惯法考虑进去,给刑事习惯法留下合适的空间,适当扩大自诉罪名范围,刑事和解中也适当参照刑事习惯法来作为判断依据。通过"互养式互动"模式形成合理的法律机制,最大程度地消除刑事习惯法在人权保障中的消极性,释放刑事习惯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