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的发展,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城市增长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城市土地增量的来源只有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土地征用,把土地由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土地性质由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城市增长带来很多失地农民,由于补偿方式不当和标准偏低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些都涉及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质量。城市增长在本文主要界定为城市规模或城市空间的扩张、拓展。本文拟从土地增值利益分割的角度入手,针对城市增长与土地征用的矛盾,提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质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其重点在生产,途经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满足这一目标要求的自然资源储备的矛盾十分突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否则,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将难以承受,国家竞争力将难以持续,国家的安全也将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4.
任芳 《传承》2009,(2):48-49
和谐是一种矛盾,主要体现为个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则是个人与自身和谐的体现。和谐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人,人在这里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和谐反映的是人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和谐的事物符合人的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一种矛盾,主要体现为个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则是个人与自身和谐的体现.和谐的主要研究时象就是人.人在这里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和谐反映的是人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和谐的事物符合人的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蒋劲松 《思想战线》2007,33(6):34-38
虽然"天人合一"本身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人与自然和谐,但是"天人合一"思想却具体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天人合一"所蕴涵的等级价值体系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不矛盾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义在于提供我们思考生态问题的新视域,以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7.
人以社会实践活动方式而存在,从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诸矛盾及人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这后一矛盾是人存在方式中的根本矛盾。近代工业文明以来,由于人对自我存在方式的科学性、社会性、预见性和终极价值维度不能给予唯物辩证地把握,而陷入存在方式的误区。面对生存危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探索建施以人全面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存在方式是时代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发展我国环境文化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岳 《长白学刊》2004,(1):10-12
环境文化作为当今世界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其理念已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严峻的环境现实,促使人们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处理好环境文化与经济增长、国家安全、法治德治、政治文明之间等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性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等的矛盾统一体。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张扬了人性,解放了人性,完善了人性,同时也导致人性中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的分离、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分离、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的片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对于纠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十二五期间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人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陈友放 《前沿》2008,(8):132-134
伴随人的一生有四对基本矛盾:一是人与自我的矛盾,二是人与他人的矛盾,三是人与社会的矛盾,四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创造和谐的人生环境,就是要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翟参 《乡音》2006,(11)
无论是社会安定有序,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都在于能否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要把解决和处理好这些矛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让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虽然长期对外贸易顺差给我国带来了经济增长奇迹,但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它是我国货币泡沫化、通胀及高房价的主要根源。我国只有走藏富于民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通过内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走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才能使我国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和摆脱对贸易顺差的过度依赖,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货币泡沫化和遏止膨胀及高房价。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之重中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转变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这种转变,可以发现: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中所体现出的许多矛盾在某种程度上都与人力资本有关,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功转型将取决于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全面提高。而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全面提高不  相似文献   

14.
一、我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和挑战在新旧发展阶段转换的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往往交织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和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在我省畜牧业发展至少要面对以下难题和挑战。1、畜产品的增产难度加大。过去,畜产品的快速增长,是以资源利用、粗放经营、外延生产为主实现的,这种增长方式的潜力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今后畜产品的增长,不但起点较高,而且已经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2、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九十年代,我国实现了畜产品由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生态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自然资源同人口增长、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特征。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诸多启示,例如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实现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推动经济向绿色循环产业转型升级等。  相似文献   

16.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源于生态环境恶化,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引起生态危机的理性反思,它把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原则从人际关系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适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理论,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新理论成果。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重新审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传统态度,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体现了丰厚的生态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各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合力所推动的。而“合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最基本的层次分析,可以认为是人、自然、社会三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相互间由协调到不协调再到新的协调的矛盾发展过程。社会历史就是通过这种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特别是人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协调、不协调的矛盾产生的合力推动,来实现其发展和进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前发展时期,又叫自然协同期。第二时期是近代以来的人对自然的征服时期。第三时期就是目前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时期。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人类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并进而提出了一种促进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是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后所面临的基本主题.但就目前我国所处的转型期的经济发展阶段而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多的约束条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矛盾.如集约化经营与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就业压力的矛盾;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原有传统产业及所需资金和高素质人才的矛盾;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与各地区产业同构化趋势不断强化的矛盾;产业结构要求不断高度化与协调化的矛盾等.因此,面对转型期中国经济的特点,在近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可能达到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我们一定  相似文献   

19.
探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也是解决前进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本举措。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在要素资源投入、资源利用方式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必有其生发的深层社会根源,这一根源就是社会矛盾。社会矛盾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矛盾。针对社会矛盾这一结构性创伤,人类需要寻找弥补创伤的观念形式,此即意识形态。人的超越本性和想象能力对意识形态起着促生作用。意识形态是社会矛盾的一种补偿形式,这从神话、宗教和现代意识形态中可以清楚地领略到。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常从事实解释、价值目标、实现策略等方面,展现着应对社会矛盾的方略,这更体现了意识形态如何作为社会矛盾的补偿形式。由此,意识形态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得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