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党史天地》2006,(3):32-35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3个主要人物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都是在上海起家的,“文革”中的上海市委与革委会的主要成员,也大多是和“四人帮”沆瀣一气的同党,马天水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是,这位被尊为“马老”的马天水,并非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31日.造反书生徐景贤因心脏病突发,病故于上海家中。在“文革”中,徐景贤算得上是“海上闻人”。“文革”初期,他带头造上海市委的反,在“一月风暴”中进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领导层。后来又成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在上海滩的权势仅次于张春桥和姚文元,人称“徐老三”。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中,上海市委写作组和北京两校大批判组,是“四人帮”的两支反动笔杆子,臭名远扬。罪恶滔天。正如中共十一大的政治报告所点名定性的:它们“连篇累牍地炮制反动文章,宣扬这个反革命政治纲领,充当‘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以前 ,我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 ,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就被打倒了 ,几个副秘书长也靠边站了 ,国务院组成了一个国务院值班室 ,指定我担任国务院值班室主任。以后又叫我主持国务院办公室的工作 ,一直到粉碎“四人帮”。在这期间 ,我亲眼见到许多周总理为保护干部、解放干部不懈努力的事。“文化大革命”中 ,周总理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如何对待老干部 ,是周总理同这两个反革命集团斗争的重要方面。“文化大革命”一开始 ,林彪、江青两个反…  相似文献   

5.
王勇 《党史文苑》2006,(9):46-49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三个主要人物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都是在上海起家的."文革"中的上海市委与革委会的主要成员,也有不少是和"四人帮"沆瀣一气的同党,马天水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是,这位被尊为"马老"的马天水,并非靠造反起家的政治暴发户,而是颇有一番革命历史的老干部.  相似文献   

6.
党建简讯     
“三票一制”——选拔干部的新途径 四平市委组织部在选拔、培养干部工作中采取“三票一制”的做法,受到各部门的重视和群众的好评。 信任票,反映被推荐人在群众心目中的期望值和信任程度;廉洁票,反映干部工作作风在群众心目中的印象;政绩票,反映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态度和工作实绩;责任制,是指培养选拔干部责任制。对所要培养  相似文献   

7.
何立波 《党史文苑》2005,(11):38-42
在"文革"期间,出现了许多非正常提拔的政坛"新贵",其中上海尤为突出.如王洪文由一名保卫干部跃升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徐景贤由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提拔为上海市委书记,而于会泳则由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窜升到了中央委员、文化部部长的高位.然而升得快,跌得也快.当"文革"结束之后,对于前途失望的于会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他的"戏剧"人生.  相似文献   

8.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是“文化大革命”后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是安定团结,实现全党工作重心转移的迫切需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福建省全面展开了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历次政治运动冤假错案的复查、平反工作。 一、平反“文化大革命”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省90%以上的教授、专家和50%以上的讲师、主治医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大批干部又被无中生有地打成“叛徒”、“特务”、“假党员”、“阶级异己分子”,全省被立案审查的脱产干部近5万人,占干部总数的15.7%,其中处以上干部1500余人,占处以上干部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三个主要人物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都是在上海起家的。“文革”中的上海市委与革委会的主要成员,也有不少是和“四人帮”沆瀣一气的同党,马天水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是,这位被尊为“马老”的马天水,并非靠造反起家的政治暴发户,而是颇有一番革命历史的老干部。颇有声望的“识途老马”,反戈一击,站到了“正确革命路线”上马天水,1911年出生,河北唐县人,早年当过小学教员,从青年时代就参加了抗日游击战争,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以后在晋察冀解放区从事地方工作。全国解放以后,马天水调到安徽…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大力推行极左路线,不仅思想、政治是非被严重颠倒,而且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正常秩序也都被严重搞乱。因此,“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①成了力图扭转“文化大革命”混乱局面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呼声。 但是,在毛泽东全局上仍坚持“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的历史条件下,公开否定“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11.
在“文革”期间,出现了许多非正常提拔的政坛“新贵”,其中上海尤为突出。如王洪文由一名保卫干部跃升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徐景贤由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提拔为上海市委书记,而于会泳则由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窜升到了中央委员、文化部部长的高位。然而升得快,跌得也快。当“文革”结束之后,对于前途失望的于会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他的“戏剧”人生。早年的“革命”生涯1925年6月,于会泳出生于山东乳山县西泓于家村。于会泳自幼喜好文艺,1946年9月,在乳山老家已经当了5年小学教师的他受当时革命潮流影响,瞒着母亲从家中偷偷跑了出来。整整步行…  相似文献   

12.
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国家面临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被“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3.
李连广 《党史文苑》2007,3(3):50-51
“文化大革命”结束30年了.而“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人与事却依然耐人寻昧。康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揭发江青和张春桥是叛徒一事,就是其中一例。对于康生此举的动机有不同说法:有说这是他惯于投机的本性使然;有说这是“迫害狂”的本能反应;粉碎“四人帮”之初。有人甚至公开宣称.这是康生同“四人帮”有过斗争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
40岁以上的人大都知道王秀珍的名字。她曾是上海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是上海风云一时的人物。她头脑清楚,记忆力强,口才好,讲话时,不用拿任何稿子,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很长时间,并且逻辑清晰,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同时,大家也都知道,她是“四人帮“的亲信,在“文化大革命“中紧跟“四人帮“,犯下了许多罪行,“四人帮“垮台后,她受到了党组织的审查,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人们很少知道,王秀珍走的是怎样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5.
“镇”得住美国,未必能镇得住文化部;搞得好治安,未必能理得顺笔墨官司文化部是“文化大革命”中受灾最重的部门之一。十年浩劫中,文化部因被称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而多次遭到“革命”,并由“四人帮”严格控制。邓小平在第二次复出时曾就军队、教育、文化等领域开  相似文献   

16.
在张志新烈士被杀害前6年,有一位女同志就因批判“文革”而被林彪、“四人帮”集团残酷杀害。她就是江苏省苏州图书馆原副馆长陆兰秀烈士。“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陆兰秀作为“走资派”靠了边、进了牛棚。在牛棚里,她就“革命”、“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等问题重新研读了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结束30年了,而“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人与事却依然耐人寻味。康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揭发江青和张春桥是叛徒一事,就是其中一例。对于康生此举的动机有不同说法:有说这是他惯于投机的本性使然;有说这是“迫害狂”的本能反应;粉碎“四人帮”之初,有人甚至公开宣称,这是康生同“四人帮”有过斗争的证明。1978年,本文作者曾在中央党校做“清查”工作,在整理康生问题的材料时,看到康生揭发江青、张春桥的有关内容。最近,他依据所掌握的资料,披露了此事的真实内幕。  相似文献   

18.
赵晋 《北京党史》2006,(6):54-56
身处逆境,最能检验人的意志品质。彭真在解放前住过六年国民党的监狱,“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曾被监禁九年。他受过国民党监狱的酷刑,又受过林彪、“四人帮”一伙的迫害。磨难中他不仅挺了过来,而且组织领导了在国民党监狱的狱中斗争,坚持了同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在失去人身  相似文献   

19.
1976年10月6旧,中共中央政治 局采取断然措施,对江青、张春桥、姚 文元、王洪文实行隔离审查。为粉碎 "四人帮"的帮派体系,稳定上海的局 势,中央作了周密的部署,一方面,把 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先后召到北 京,另一方面,派遣苏振华、倪志福、 彭冲及其他一些干部到上海。10月27 日,中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撤消张 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上海的一切 职务,任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苏振华兼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同为政治局  相似文献   

20.
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性胜利金春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既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的标志,又为拨乱反正,改弦更张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无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