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近年来,"葛朗台式"的贪官屡见不鲜。从"穿衣朴素骑自行车上班"、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到吃饭时只点一碗面,却在其家中搜出现金上亿、黄金37公斤的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节俭"贪官们人前人后所表现出的巨大差异让人震惊。疯狂敛财,却仍执拗地披着"节俭"的外衣;贪来的钱不用,却依旧欲壑难填,直至坠入无底深渊。是什么造就了"节俭"贪官们如此分裂的表现与人格?看相关部门如何撕开"节俭"贪官的"画皮"。  相似文献   

2.
范富文 《先锋队》2012,(15):26-27
在腐败案件高发的今天,贪官落马,人们司空见惯,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然而,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被南京市纪委"双规"审查时,却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人们眼里,他是个"清官",别人能贪则贪,他却给自己制定了拒礼拒贿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老父亲一再提醒他做官要"干净"他满口应承却我行我素照贪不误老母亲在电视上看不到儿子的身影尚不知"出国"的老四正被组织调查"干工作要好好努力,认认真真的。别人的东西,千万千万不要动,不要贪……""大大(爸爸),坏心的事、贪官的事、害人的事,我没做过。我不贪钱;如果贪的话,就走不到今天……母亲我能照顾,姐姐和弟弟我也能照  相似文献   

4.
刘忠  郭红敏 《廉政瞭望》2011,(10):42-43
河南省平顶山市社保局原局长蒋俊川落马后,被曝当地一女法官为其当"小三"并生子,引得百姓或惊愕或谴责或唾弃。是情人致官贪,还是官贪而色起?无论如何,"贪官多有情人",须得正视,以警后来。  相似文献   

5.
郭庆晨 《党课》2010,(11):125-126
近年来,差不多每天都能从媒体上读到有关贪官的报道。贪官的贪腐“事迹”读得多了,就会发现贪官们有三大共同的爱好:藏钱、高档消费、搞女人。 先说藏钱。贪官没有不收礼的。这个“礼”,实际上就是各式各样的钱。贪的都是些不义之财,这种钱是不能公开的,更不能放在明面上招摇。  相似文献   

6.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又一批的贪官被揭露出来。人们从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大多数贪官的背后都有一个“贪夫人”。她们当中,有的默许贪夫多捞快捞;有的怂恿贪夫能捞则捞;还有的与贪夫配合“默契”,我收钱你办事;个别的甚至打着贪夫的招牌,抛头露面...  相似文献   

7.
姬建民 《前线》2008,(12):68-68
别以为贪官行贪之时总想的是伸手未必被捉.进而毫无顾忌地趁机贪敛钱财,其实也会想到伸手可能被捉。所以,贪官贪财之时多留个“后手”,就像盗贼入宅之时。首先要把退路看好一样,一旦撞到枪口上,也好有个退身之步。  相似文献   

8.
贪官的背后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成功的女人.在一个贪官的背后同样也站着一个贪婪的女人.这种女人当然不是指那些贪官们大搞权色交易中包的"二奶"、养的"小蜜",而是指贪官们还是"人民公仆"时的"糠糟之妻".我们从这些贪官的犯罪事实中可以看到,他们之所以贪污受贿,触犯党纪国法,在主观上除了贪权恋钱好色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就是缘于"枕边贪风".从原海南省东方市委书记戚火贵,到原福建省政和县委书记丁仰宁……在这些贪官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那些贪婪的妻子或怂恿、或唆使、或抱怨、或"垂帘听政",甚至"夫卖权妻收钱",在背后起到了推动和催化作用,使丈夫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最终双双坠入法网,导致家毁人亡、人财两空.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肇庆市委原副书记、市委政法委原书记黄平方深请“官商绑交”之道,用手里的权换商人手里的钱,而且嗜赌如命,被称为“四贪干部”——“贪官”、“贪权”、“贪钱”、“贪赌”。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海外反腐的推进,逃美贪官惊恐地嗅到了日渐逼近的风暴气息。从"猎狐"到"天网"行动,中美反腐合作正在提速。长期以来,普遍的法律漏洞、宽松的移民政策,使美国成为中国外逃贪官的主要避风港。中美在政治制度、司法体系、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不同,加上双方之间没有签署引渡条约,使逃美中国贪官能够"逍遥法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反腐之剑高举,一个个贪官受到惩治。“要钱不要命”成了贪售真实写照。钱,身外之物,世人皆知。贪官却舍命求财。当贪官走向刑场时,不少人发出痛不欲生的悔恨,然而,悔过已晚贪官毙命,于己,咎由自取,本不足惜。但对后人,尤其对仍在为官者,却有着震撼心灵的的警示——只有廉政为民,才能避免重蹈贪官可耻可悲的覆辙。  相似文献   

12.
识贪与反贪     
贪官古有之,今有之。有的贪官东窗事发,有的贪官则深藏不露。因此,反贪则须识贪。 贪官常常以伪善的面孔出现。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到贫困山区调  相似文献   

13.
金陵客 《唯实》2002,(5):80-81
零零星星读报刊上披露的贪官材料 ,除了增加对贪官的种种认识而外 ,不容易想到别的问题。有时候把几个或者几十个贪官的报道一起看 ,加以比较和分析 ,就会看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来。我想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就是用人问题。看一些贪官“边贪边升、边升边贪” ,人们不能不问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比如说吧 ,厦门特大走私案牵出了一位高官———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 ,本来也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平心而论 ,没有相当级别的高官做后台 ,那些走私犯罪集团恐怕连一步也走不起来。后来读到新华社的电讯 ,许多人对公安部这位原副部长收受走私犯罪分子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是个讲究孝道的国度,一个人是否孝顺父母,往往是坊间评价其人品、官方评价其私德的重要指标。"非孝子,不为伍",也是很多人的一条处世原则。因此,人们都很在意外界对自己是否为"孝子"的评价,包括那些因违法而身陷囹圄的贪官。而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很是耐人寻味。时常听到有人对犯了事的某个贪官这样评价:"他虽然挺贪,却是个大孝子!"在多年的采访经历中,笔者也听到过一些贪官这样表白:"我可是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部分党政机关干部中悄悄兴起了一股收藏热。其中除少数是利用工资收入收藏的外,大多数不是自己掏钱收藏,而是以权“收藏”,或是搞权“藏”交易。少数领导干部开始从贪财、贪色向贪古董和艺术品演变,这已成为当前一些贪官聚敛钱财的新手段和新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都有贪官,许多朝代都有惩办贪官的法律和政举。所以,贪与惩贪,便史不绝书。贪官,在古代又称为赃官、墨吏、掊克之吏。赃,指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墨,不洁之称;掊克,原指殷纣王的聚敛之臣。单从这些名称,就可以知道贪官之可憎。  相似文献   

17.
官员有雅好并非坏事,可以修身养性、提升道德情操,但如果由"好"而"贪"、由"雅"而"腐",就不止是自身跌倒这么简单。"只要是为了摄影,一切都可以接受。"说出这句惊人之语的,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2015年3月,中央纪委网站刊登《"雅好",错就错在越界——秦玉海案件警示录》,详细披露了秦玉海如"吸毒"般地迷上摄影,又疯狂地接受商人为其"摄影事业"奉上贿赂的全过程。自古以来,贪官以"雅好"为幌子牟利生财已不新鲜。如今人们更关心的是,贪官的"雅好"有什么新的变化,一个贪官的喜好,是如何深刻影响着一地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一批"大老虎"落马,一些贪官的细节陆续被曝光,比如非五星级酒店不住,入狱以后还摆谱想自装空调等。其实不仅现代,古代也如此,那些大大小小的贪官,总有那么些细节,被记录下来。之贪贪官之贪,贪财、贪名不一而足,但往往贪财占首,其姿态手段让人切齿。《太平广记》记载,唐朝裴佶小时候,其姑夫在朝为官,清名在外。姑夫有一次退朝归来,深深叹着气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的广东省反腐败展览上,以实物和图片展出的贪官赃物中,有三件最为抢眼:一只"一帆风顺"的大纯金船、四个古远年代的文物——恐龙蛋化石、一个箱子旁堆放着520万元港币现金。人们的目光移向这些赃物所属的贪官的照片:一个肥乎乎的中年汉子,他,不就是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的"东方之子"、原深圳南山区委书记虞德海吗!8月份将从广州移至深圳的这个反腐败展览,有6名深圳腐败分子的"贪迹"列展,其中南山就有3个,除虞德海外,还有原南山区区长何初本、原南山区人大主任彭虎。其中虞德海最具"特色"。他是怎样从"东方之子"堕落成了腐败分子的呢?  相似文献   

20.
从廉官变贪说起□肖璋玉生近来,新闻媒体报道了几则廉官蜕变为贪官的新闻,引起了不少的轰动。有人感叹,有人惋惜,也有人大惑不解。其实,廉官、贪官并不是天生的。从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廉官不一定始终是廉官,贪官也不一定始终是贪官,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