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百年前,《新青年》的创办揭开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的帷幕,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新青年》,因为《新青年》对新中国的建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新青年》才有新中国。一、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促进了国人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使得一批进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五四精神也可以说是少年中国精神樊星撰文指出,什么是20世纪的中国文化精神,就是少年中国的精神。1910年,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发表了激情澎湃的《少年中国说》。五四先驱们关于新青年的议论集中体现了他们对新的时代风气、新的民族精神、新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下的历史教科书中,"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经常被混为一谈。作为《新青年》同人团队的灵魂人物,胡适—直反对这种概念混用。在"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之间,胡适更愿意采用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1915年9月15日,由上海群益书社印制、陈独秀主撰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发行。从第二卷第一号开始,这份杂志定名为《新青年》。1918年1月,《新青年》在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等北大同事  相似文献   

4.
《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走在时代前列,达到了思想启蒙的目的。《新青年》传播民主与科学所采用的网罗"名彦"、炒作热点、"家丑外扬"等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5,(2)
<正>一当代台湾文学的发展历史,以上世纪50年代为分水岭。1950年之前,台湾文学经过日据时代五十年殖民教育,最后阶段推展"皇民化",严禁"汉学"、"汉字"。1945年台湾光复,此后从1945年至1949年,台湾社会中文和日文并行,史家称为"光后初期"。此期有两家报纸副刊,竭力推广中国文学:先是台中的《和平日报》,于1946年前后,以《新文学》《新青年》《新妇女》《新世纪》《新时代》等五个副刊群,大量引进"五四"新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新文化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为建党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和理论上的铺垫。因汪孟邹的牵线,陈独秀、胡适二人相识;因《新青年》的"牵线",陈独秀、胡适二人共同掀起文学革命并把新文化运动推向高潮。虽然后来二人,一坚持自由主义立场,一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从意识形态方面分道扬镳,但他们的友谊却相伴终身。  相似文献   

7.
对舜文化的追溯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二十世纪这一百年中,华夏大地发生了最具民族性震撼意义的两次文化革命:一次是肇始于《新青年》的诞生、并以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文化革命;一次是从一九六六年“破四旧”开始的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前一次文化革命,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6,(Z1)
1915年9月,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月刊。次年,易名为《新青年》。《新青年》创办时,北洋政府对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的打压比清朝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统计,从1916年底到1919年五四运动,有29家报纸被封,16位记者或主笔因抨击时政被判刑或枪毙。《新青年》的创办需要勇气和智慧。《新青年》创办第一年,每期仅印一千份,筹办经费困难。但在短短的两年里《,新青年》由于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对封建迷信进行了有力地揭露和批判而轰动一时,发行量达一万五千多份,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正"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学党史,明理增信。读《中国共产党简史》,可以警醒我们"民族复兴的艰辛探索";读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可以深刻把握"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王松 1931年生,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福建福州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生班。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主任、华东师大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湖北大学兼职教授。发表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政治学发生伟大变革》,获上海市(1979—1985年)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优秀论文奖。还发表有关政治学论文30余篇。主编有《政治学基础理论》上下两册、《政治学常见名词浅释》、《政治学问答》等书。参加主编《政治学辞典》。所主编的《政治学基础理论》获上海市(1979—1985年)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先秦儒家与浙江人的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一语,出自《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914年冬,梁启超先生到清华大学讲演,讲题为《君子》,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说:"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刚毅,虽遇  相似文献   

12.
<正>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细读张耀杰新著《北大教授与〈新青年〉》,个人认为至少有两大亮点:一是言必有据、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二是发人深省的历史反思。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围绕由胡适率先提出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展开讨论,这种价值观念和价值谱系其实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新青年》杂志中最早提倡"个人主义"的,是  相似文献   

13.
我所特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山东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还有本所部分同志于1985年4月中旬(时间共15天)在华中师院举行一次政治学专题讲座。报告题目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国内外政治学研究概况》、《从美国归来谈美国政治》、《政治学与法学》、《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体系》、《谈国家人事制度》、《政  相似文献   

14.
开栏的话: 《新青年》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原创性谈话节目,其《新青年访谈录》版块以人物专访的形式,展现全国各行各业杰出青年身上“耀眼的光环和光环背后的酸甜苦辣”。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本刊编辑部与《新青年》栏目组联手出击,借用这些“酸甜苦辣”共同调制一份精美的“文化点心”──《新青年》故事.奉献给所有立志成才的读者朋友。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于2000年10月12日揭晓,张平的《抉择》、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1、2)获此殊荣。这些作品或关注现实,或怀想历史,或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 从亚里士多德的名著《政治学》的问世算起,政治学已历经两千多年。中国政治学的历史更去,尽管它的体系不甚完整,影响不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大。在我国,关于政治学史的理论研究,至今尚是一个空白。现在的政治学研究特别是政治学教学中,分别有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思想史两大学科,然而,  相似文献   

16.
正《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院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百余年前,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此为阵地,掀起席卷全国的新文化运动高潮。《新青年》编辑部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作为五四时期赛先生的中心讲坛,它有形的潜形的话语言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作为倡扬科学的一面旗帜,《新青年》把倡导科学作为办刊的宗旨,突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不遗余力地宣讲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在编辑工作的各个方面垂范,展现一种严谨科学的办刊精神;对教育的言说是它最闪光的内容,最见衷肠的言说。同时,《新青年》对迷信和伪科学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科学话语传播中,它的同人们表现了矢志不渝地向往科学和追求科学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毕耕  马岚 《学习与实践》2015,(3):129-134
在辛亥革命之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把《新青年》作为宣传平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有力促进了中国思想启蒙、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新青年》的启蒙思想一直都认为是民主与科学,但实际上其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探讨青年文化、东西文明、反孔非儒、文学革命、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等多方面。《新青年》以思想启蒙为旨归,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论、批判,宣传启蒙思想及民主、科学的理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启蒙主题,呈现出"多元变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政治学》(月刊):立足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精选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政治学说史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关注政治学研究前沿,聚焦重大理论问题,及时反映学科的发展态势;倡导中国政治学研究新风潮。《公共行政》(月刊):精选行政学理论、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组织、行政改革、行政文化、电子政务、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20.
1919年,毛主席在湖南领导革命运动时,创办了《湘江评论》。 1920年,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作为党的公开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