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在理论、观点、资料、研究方法等方面应该有所创新:要重视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重视对西方政治思想家思维过程的研究;要拓宽研究的领域;加强中西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有关西方政治思想的著作近50部,取得了极其可喜的成绩。徐大同教授任总主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五卷本的出版(以下简称五卷本),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研究成果。它的出版为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化与拓展提供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与更加广阔的视野,把我国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  相似文献   

3.
徐大同先生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政治思想史的著名学者,建国初期即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虽已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徐先生在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注重从二者的比较研究中把握思想史的特征和精髓。他提出要为中国研究西方,要为今天研究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研究西方政治思想要力求客观、全面,切忌断章取义,重在揭示其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总结其经验教训,吸收、借鉴其文明成果,不能食洋不化,全盘照搬;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也要为今天如何更好地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中国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搞不同民族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既不能厚此薄彼又不能褒彼薄此,只有探寻其各自存在的理由和利弊得失,才能得出较为公允的结论,推动本民族政治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方政治思想史,或称政治学说史,在政治学这一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西方基本政治理念的发展演变,了解人类对政治认识的发展过程,从而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加强我们的理论基础。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但要充分发掘和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且也要批判地借鉴和汲取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我们在文化  相似文献   

5.
霍布斯是近代西方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的政体理论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也具有重要地位,他主张君主专制政体,认为绝对君主政体是最好的国家形式。通过对他的政体思想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在反对神权与封建割据中的重要性,并对其政体思想进行反思与总结,对于更深入全面理解他的政治思想并对现实政治有所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工短讯     
全国研究会召开第三次基础理论研讨会9月22日到26日,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长春一汽召开了第三次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特约研究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同志集中研究探讨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及其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显示出浓厚的学术民主气氛。全国政研  相似文献   

7.
全国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会于八月一日至五日在昆明召开了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史研讨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关于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史的上下限,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1、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史的上限以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为界,下限至今。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史,就是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思想史。它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专政在俄国的建立,标志这一新时期的开始。2、主张上限定在一九一五年前后,下限至今,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历史事件,不  相似文献   

8.
一流政治学科的根本标志是拥有自主性政治学理论。建设政治学理论的资源来自古今中外,但只有在学科意义上,这些资源才能派得上用场,这些资源才有意义。在对标尺度上,对政治学理论创新有直接贡献的学科分别是思想史研究、历史社会学和比较政治研究,西方政治学理论仰仗于这些学科的发达。在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主要路径是"思想史中的思想"而非"历史中的思想",思想史研究还较难取得重大突破;作为检验理论真伪和发现新理论的历史社会学研究,还没有形成作者群;比较政治学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航向。因此,建设中国的一流政治学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25日至27日,中国政治学会和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苏州大学共同举办了中国政治学会第三届全国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我国政治哲学的学科建设等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重点论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中的三个问题,一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定位;二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历程;三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十五大”精神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中国政治学会’98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桑玉成陈润华中国政治学会’98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4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政治学者总结交流了政治学会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并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与中国政...  相似文献   

12.
4月6日到9日,全国研究会和广东省研究会在深圳联合举办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研讨会”,就目前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疏导》1995,(4)
简讯全国企业改革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在江西召开全国企业政革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于6月25至30日在江西庐山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区各条战线的代表共80多人,交流论文近50篇。玉林地区公路局宣传科科长刘家禧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宣读...  相似文献   

14.
国内对阿尔都塞的研究呈现出一种"走出阿尔都塞"的倾向,越来越强调阿尔都塞的理论影响和学术史效应,以及与西方左翼激进政治话语进行理论对话,"后阿尔都塞派"的影响越来越大。针对这种趋势,我们认为更应该"回到阿尔都塞"对阿尔都塞进行思想史的研究。学术史效应应该以思想史研究为基础,夯实学术史争论的理论基础和文本思想依据。阿尔都塞思想史研究应该以当代学术史的争论和政治实践效应为背景,从理论上介入当代学术政治史的争论。建立二者之间的"解释学循环",有助于建立阿尔都塞研究的历史性和当代性之间的"视域融合",超越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理论原教旨主义和庸俗的实践政治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林连芳 《学理论》2009,(31):160-161
有关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转型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戊戌维新前后,改良派所宣传与实践的君宪民主思潮,可视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转型。一方面,改良派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进行强力批判,提倡民权说,实行君主立宪制;另一方面,致力于宣传西方议会民主政治,强调民主和自由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后来民国的建立乃至五四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7月16日至18日,全国政研会第五次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讨会在太原市西山矿务局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学习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以编撰者数十年学术积累为基础,将刘泽华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主旨的王权主义定位与各时期政治思想主题有机结合,以高度凝练出的问题意识,引领各分卷的内容厘定、体例安排、方法选择和叙事风格,实现了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编撰体例和叙事方式的全面创新。尽管还存在某些缺陷,但《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仍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创建百年以来的典范之作。它不仅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有思想的思想史,还是一部饱含现实关怀、试图回应和解释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以政治思想史形式呈现的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史。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5月18日,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武汉大学地方政治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联合承办的"政治心理与行为"研讨会(2019)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近4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政治心理学的学科发展、教学经验与研究方法,以及政治心理与行为实证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于20世纪20年代初创建以来,一直存在身份识别的困难。萧公权"采政治学之观点"的研究进路,彰显了其作为政治学分支学科的属性。20世纪80年代的学科重建,逐渐形成了研究对象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中国政治思想史特殊性的共识,这一共识的形成和政治文化研究的引入拓展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选题视野和研究范围,有力地推动了编撰体例、书写风格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带来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空前繁荣,涌现出了学界公认的"刘泽华学派"和9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这样的学科百年发展史上的典范之作。但中国政治思想史知识的中国特色的彰显,并未能彻底消解其与现代政治学知识体系间固有之张力。如何将中国政治思想有机融汇于现代政治学知识体系,仍需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与走向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理论研讨会综述最近,《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山东省政治学研究会和山东工程学院共同举办了题为“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与走向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