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正确把握、深刻认识党和法治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  相似文献   

2.
法治文化大背景下,推进法治建设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着眼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立足农村具体实际,针对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法治氛围缺失、司法体系不健全、普法教育不足等诸多问题和弊端,进行全面客观分析原因,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法制,健全司法体系,加强普法教育,才能引导农民群体不断提高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3.
吴明 《揭阳论丛》2002,(2):63-64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和错误认识,浅谈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转变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4,(11):29-29
正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理论导报》2014,(8):4-4
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中"第五个现代化"的两大支柱。梳理习近平对法治的四个认知:尊重宪法;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强调依法治国;由党领导,为了人民。以供领导干部和基层公务员学习。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西部大转移 ,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西部地区必须抓住这次机遇 ,加快开发发展。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实践证明 ,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逐步拉大 ,除东部较优越的地理区域和经济建设的基础条件之外 ,东西部地区思想观念的解放程度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策、制度规范、工作作风环境也是制约和形成东西部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 ,西部地区在这次大开发中必须总结和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适应大开发的战略要求 ,切实地解放思想 ,改变观念 ,改进工作作风 ,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精神条件。那么如何转变观念、改…  相似文献   

7.
张垚 《学习月刊》2014,(24):6-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确立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战略决策。青年党员作为我们党的生力军,具有党章赋予的神圣权利和义务,是保障和建设“法治中国”的有生力量,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广大青年党员必须坚持“积极学法、严格守法、推进执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认识和能力,扎实推进党的“依法治国”战略。  相似文献   

8.
自从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正式升级为“四个全面”。“四个全面”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四中全会《决定》)对“全面依法治国”做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其中的第五大部分,突出强调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重要内容。一、法治社会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治历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中国的新要求,为我们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治的价值理念正在经历着“从法制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转变”,依法治国进入了攻坚阶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进十八大报告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执政治理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正道路是根本,关乎国家的命运,关乎民族的兴亡,关乎人民的福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是没有意义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贯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一条红线,在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四中全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底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闻不绝于耳。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一直是各方专家口中的良药。但是,什么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就业观念?毫无疑问便是市场化的就业观念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毕业生早已掌握了市场原则,并按照市场原则寻找工作。为了谋得工作他们可以减少薪酬待遇、可以不考虑未来发展空间。纵观毕业生就业的所有环节,只有一点远离任何风险,那就是培养人才的高校。目前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强调"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领导作用和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决定的,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必须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  相似文献   

14.
兰峤 《新长征》2015,(1):5-6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写入全会报告;1999年宪法第三次修改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一系列新部署;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刚刚落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们党首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式,其核心是依宪治国。它是法治的本质特征,更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又赋予其新的使命和内涵,体现了依法治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深刻回答了在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一、诸多"第一次"体现了我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四中全会第一次以全会文件的形式阐明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在广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是一项现实且紧迫的任务,这对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是党的基本治国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标志着党和国家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是社会进 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 要求,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公民道德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决定性因素。法治以其特有的程序机制预防人们的道德失范,它还能为公民道德的培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同时,法治所蕴涵的道德价值使得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可见,法治与健康、成熟的公民道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二者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