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0月19—21日,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数十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30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六十年。与会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意识形态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11月28-29日,第十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在福州召开,此次论坛由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与会学者围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新动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与社会治理理论等议题展开研讨。学者认为,可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丰富中国道路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论证,将发展代价降到最低。学者提出,可借鉴西方马克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4月23至24日,第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珞珈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协会承办。论坛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为中心主题,分为"名师长江对话"和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放射出灿烂光芒、结出丰硕果实,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党,经受住了长期执政的考验,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将指引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5.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究,总结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内容、核心、方法论原则和当代价值。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成果,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对于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天津职业大学是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席单位。近年来,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培德、启智、博学、笃行"的院训精神,通过强化组织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拓展社会服务、创新党建思政等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目前,学院承担了"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项目",设有"天津市高校思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于广州首次召开"全国党校系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工作会"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工作组和中共党史教研部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8年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8.
<正>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150周年、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对话、交流与整合,"《资本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10期于2017年4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9.
四月的珞咖山,花香知春晓.2010年4月24-25 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在武汉大学明珠园举行.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者们多角度研究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涵,研究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意义,指出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防止的一系列片面性,还指出了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系列路径.但研究还有待于深化.  相似文献   

11.
正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开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为主题,进行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这次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中国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会学者层次最高的马克思学术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世界知名学者埃及经济思想家萨米尔·阿明、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耶鲁大学教授约翰·罗默以及纽约大学教授波特尔·奥尔曼等莅会作学术报告与交流。大会下设8个分论坛和3个专场,旨在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首先要把握其学科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使研究方向既符合学科范畴的要求,又体现学科点的特色.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建设、学术交流建设、培养制度建设等内容.同时,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取得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关系;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整体性与分科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问题,它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我们党80多年和新中国60年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才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伟大的指导作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每向前发展一步,都是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过程中取得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80多年和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史,就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胡珍 《求实》2008,(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历程中,围绕着中国革命、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问题,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完成了四大历史性转变.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及未来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历程中,给我们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22,(4):53-55+52
<正>黑龙江大学是新中国高校中最早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高校之一,早在2006年就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要求,彰显新时代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底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6.
<正>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中心和武汉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于2010年4月24-25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于2015年10月10日在北京举行。应邀与会者有近20个国家的400多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大会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为主题,这是汇集全球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我国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会学者层次最高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大会。应邀出席者有美、英、德、法、俄、比、瑞(典)、澳、巴(西)、日本、越南、埃及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效 《党史文苑》2008,(8):24-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又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注入新的内容.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全党努力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要求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6,(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马克思主义历经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和发展,被当代中国改革创新巨大成就证明了其科学预见的正确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更坚定了我们在新历史条件下对马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简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既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又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根本问题.只有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