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业劳动激励不足的问题,也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另外一个层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获得,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土地流转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核心,在现实过程中产生了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虚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方式有限以及流转程序不规范等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对缓解"三农"问题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农地承包经营权"多种形式流转"以来,关于农地流转的讨论有渐成两级分化之势。今年全国"两会"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工作报告中,将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的制定,列入本年的工作重点。3月12日,本刊和华南  相似文献   

3.
财讯     
《南风窗》2013,(22):18-18
土地流转信托"破冰"10月11日,中信信托发布公告称"中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1301期"(下称"1301期")于本月10日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单土地流转信托其诞生开启了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中信信托该项目的执行经理吴超杰介绍,1301期信托期限为12年,A类委托人为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信托  相似文献   

4.
郭凯 《南风窗》2007,(22):30-31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十七大报告中对今后一个阶段内,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概括性表述。这个基本经营制度,就是自1970  相似文献   

5.
“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十六大报告中的这一论述,意味着农村土地将和城市的“地皮”一样,成为可流通的元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承包方有五种流转方式——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对流转后的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的,依据法律规定要给予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补偿,然而流转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归属在实践中引发了很多争议,在此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岩 《法制博览》2013,(5):195+188
农村土地流转不仅是土地问题和农业问题,它也涉及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本文首先反思了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制的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凌 《法制博览》2022,(15):99-101
我国《民法典》肯定了农地"三权分置"的改革成果,确立了土地经营权及融资担保问题,释放了土地的金融功能.而针对土地经营权抵押中的现实问题,目前法律规范尚不全面.笔者通过对农地经营权抵押纠纷司法处理进行实证考察,从而提取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以解决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的问题,结合法律及制度的力量进行不断完善.希以助力发挥我...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升值加快,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关注,土地在流转中问题不断凸显。由于土地流转管理相关法规的滞后以及在现实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社会问题并危害了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旨在为解决该问题进行探究,并且为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立法从农民生存和社会稳定角度出发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而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缺乏资金需要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二者间的冲突亟待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作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研究,针对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实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更好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