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名誉权案件不断出现,且多为新闻侵权。诉讼实践中颇多歧义,值得认真研究。一、关于新闻侵权行为的排除认定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几个要素来认定。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如果符合前述侵权构成要件,即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但是,并不是所有有损他人名誉的新闻报道均构成名誉侵权,有些新闻报道虽然也涉及了他人的名誉,表面上似乎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但由于其行为并不违法,因而不符…  相似文献   

2.
随着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增强,因新闻侵害名誉权而提起的诉讼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上海市已起诉到法院的这类案件就有45件,其中立案审理的有13件.在这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法律问题.本文拟就这些新出现的几个法律问题谈些浅见,与大家共商. 一、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中的被告与原告新闻侵害名誉,就是附着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载体上的信息以对事实的歪曲或凭空构想的形式向公众传播,或向公众传播那些虽然真实但法律禁止传播的信息(如隐私等),从而破坏他人的本来面目,降低社会对他们的评价等.在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中,首先遇到的法律问题就是诉讼中的被告与原告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赔偿损失”责任方式适用问题。实践中,对于一个具体的侵害名誉杈纠纷案件,适用哪些责任方式才能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侵害名誉权实际上是对人格权的损害,而人格权本身又没有财产内容。因此,对未造成财产损失的名誉侵权纠纷,应从严掌握。主要不是采取赔偿损失的方式,而适用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撒四种责任方式。只有既有财产上的损失。又有精忡上的痛苦和心理上创伤的,才  相似文献   

4.
一、如何认定因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侵害名誉权是一般侵权违法行为的一种,其构成也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即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和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由于名誉权的侵害行为与一般的其他侵权行为表现形式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5.
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几种情况 一、正当的评论。 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可以受到公众评价的事情进行正当的评论,而涉及到对特定人言行的批评的,不构成侵害名誉权。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发扬民主的过程中,为社会公共利益所进行的正当评论,可以涉及对特定人言行的批评或评论,例如舆论工具对违法犯罪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鞭挞;对著作、创作、演讲、表演进行评论;在选举中选民对被选举人发表的意见;公众对领导人的评价;公民控告、检举他人的违法乱纪行为;等等。当然,这种评论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发表的意见。至于意见是否正确,不  相似文献   

6.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魏永征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必然要给受害人造成一定的损害事实。有客观存在的损害事实正是侵权行为的四个构成要件之一.那么,对于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应当如何认定呢?理论界有不同看法。比较普遍的意见是,名誉权是一种精神权利,因此侵害...  相似文献   

7.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是社会的重要舆论宣传工具,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对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官僚主义以及损公肥私、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进行揭露是十分必要的。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应当成为保护和支持正当舆论监督的坚强后盾,而新闻出版单...  相似文献   

8.
"新闻侵权热"的产生、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不依新闻媒体的意愿所转移的,新闻媒体只能正视这种客观存在,通过正当途径,以减少"新闻侵权"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民法通则公布实施以来,人民法院受理的侵害名誉权案件增多。其中涉及报刊杂志社及新闻记者、文章作者的案件处理起来难度最大,究其原因,是对正当的舆论批评与侵害名誉权的界限如何区分,难以把握。 现根据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情况,谈谈我们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0.
林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1,(36):262-262
司法实务中,关于名誉权侵权的案件中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名誉权自身的特殊性造成的。本文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1.
名誉权是公民,法人对自己在社会活动中就品质、情操、才干、声望、信誉等所获得的社会综合的公正评价,依法享有不可侵犯性的人格权利。公民的名誉代表着其人格尊严。如果行为人通过附卉在报纸、期刊、广播、影视新闻媒介载体上的作品,以侮辱,诽谤或宣扬隐私等内容方式,实施  相似文献   

12.
民法通则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名誉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侵害名誉权的纠纷在各类人身权侵害案件中居于首位,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然而,在处理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中,最关键的问题乃是正确确定名誉权的客体范围、认定名誉权侵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一、公、检、法等国家机关能否作为名誉侵权案件的被告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向新闻媒介提供稿件,以作为积极新闻源供媒体发表,却被他人起诉侵犯名誉权,能否将公检法作为被告立案,各地法院认识不尽相同。广东省发生两个案例,一个是某电台播出某检察院在惩处贪污贿赂犯罪新闻发布会上散发的新闻稿内提到某人的贪污问题。稿件播出后经继续侦查该人虽有私转公款行为,但未将该款占为己有,未从中谋取非法利益,检察院依法对其撤销侦查。该人遂以其无“贪污”行为,并非“犯罪人员”,报道内容全部失实,侵害其名誉权为由起诉电台,诉讼中又以检…  相似文献   

14.
新闻侵权诉讼司法实践中,出现混同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涵义、滥用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况。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和相关法理,应明确此类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由原告对侵权主张负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定新闻媒介侵害名誉权诉讼中的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当前是个比较疑难和突出的问题。笔者拟结合中外有关新闻司法理论与实践,试加探究。一、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原告的认定问题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按其性质可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一般情况下,其原告(广义上包括居于康告地位的刑事自诉人、公诉人,分别由我国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等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认定侵害名誉权,是审判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侵害名誉权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其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必须具有损害事实的存在;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必须有过错。但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构成在这四方面上又具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其认定标准与一般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有必要予以专门研究。一、侵害名誉权行为的违法性判断侵权行为违法性的标准只能是违反法律规范。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只有违反了民法通则第101条的规定,即对公民或法人进行了侮辱…  相似文献   

17.
侵害名誉权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第101条),人民法院受理的侵害名誉权方面的案件日渐增多,司法实践提出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根据什么认定侵害名誉权。本文拟就此作简要论述。侵害名誉权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其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通常有四条: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必须有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必须有过错。认定侵害名誉权的根据也就是这四条,其中一、二两个要件是最主要的根据,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至于其它两条要件或两个根据的讨论,另作专文探讨。  相似文献   

18.
如今,新闻侵权案件屡见不鲜。其中,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新闻侵权中最常见的一种。但是由于新闻侵权所具有的传播范围广、侵害后果严重等特殊性,再加上各类新闻侵权的性质不尽相同。因此,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分析了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责任认定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代位权诉讼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的诉讼地位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处于原告的诉讼地位,次债务人处于被告的诉讼地位,但对于债务人的诉讼地位问题在理论上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可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理由是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了两种形式的第三  相似文献   

20.
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新兴的第四大媒体 ,越来越深入了我们的生活。据 CNNIC在 2000年 7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 ,截止到 2000年 6月 30日 ,我国上网的计算机有 650万台 ,除了计算机上网的用户为 1690万 ,CN下注册的域名为 71727个 ,WWW站点数量为 27289个 ,国际线路的总容量达 1234M1。 网络传播具有信息量大 ,速度快的优势 ,尤其是环球网 (WWW) 2的交互性和开放性 ,使得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 ,正是由于网络的这些特点 ,使得网络名誉侵权伴随着网络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