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行政取缔行为的涵义及性质是行政法学界争论非常大的一个议题,本文在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行政取缔的含义及性质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认为行政取缔是指享有行政取缔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采取剥夺财产性的手段及其他手段,对非法组织、无证经营行为和其他严重违法行为予以取消、禁止或终止,使其从事实上或法律上予以消灭,不复存在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取缔的性质是一种结合性的行政强制行为。  相似文献   

2.
行政取缔行为是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未经许可或批准的组织和行为进行取消、禁止的行政行为。它在客体(对象)、主体(执行者)及依据上具有自己的特征;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非行政处罚,但在法律适用中应注意二者的衔接;在法律责任上应依据有关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规定予以归结,但还应健全其他相关的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3.
行政取缔是行政机关在经济和社会管理活动中打击非法组织及非法经营行为的常用手段。但行政取缔法律属性不清、法源位阶过低,极易游离于法律规制之外。为了将取缔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应当以《行政强制法》的实施为契机,对有关取缔活动中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梳理和制度检视,以是否符合《行政强制法》判断其今后的路径走向。鉴于取缔本身缺乏统一模式与实质内容,其不构成一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取缔"两字不宜作为法律术语继续出现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  相似文献   

4.
因行政取缔行为没有明晰具体的法律规定,引发了学者们对取缔行为性质理解的差异。本文认为:行政取缔行为不是行政处罚行为,不是行政强制行为,而是行政命令行为,并呼吁建立健全行政取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取缔行为的法律属性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当一部分行政法律规范规定 ,行政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未取得许可而从事某项活动的予以取缔 ,但取缔行为的法律属性则众说纷纭 ,取缔行为的法律属性不能到位 ,则必然影响执法质量和难以收到预期的社会效果。通过对取缔行为各种观点的评析 ,可以认为其具有行政处罚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和评价有关行政取缔性质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取缔行为符合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特征。并结合现有立法,澄清了对相关法条的错误理解,认为现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取缔行为应理解为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行政取缔的法律属性是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强制,学术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论。作者认为,争论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取缔基础理论的研究不足和取缔研究方向的偏倚。因此,本文在分析取缔与禁止性规范、行政许可的关系,阐述取缔对象的概念、取缔目的行为系统及其之间的关系问题后,提出取缔的本质不是行政处罚,也不是行政强制,而是有权行政机关对取缔对象存在的否定意见表示,并通过综合运用行政强制(查封、暂扣)、行政处罚(收缴、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命令(公告禁止)等多种行政行为组成的取缔行为系统,以实现否定取缔对象,恢复、稳定和延续法定行政管理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十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予以取缔。"这是《食品卫生法》正式颁布实施后,赋予卫生行政部门一种新的执法手段,它有力地打击了无证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保障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但"取缔"是何种具体行政行为,即属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强制措施,这是必须明确的法律问题。笔者在此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等编著《中华人  相似文献   

9.
登记依据其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私行政登记和公行政登记(或称行政登记)。私行政登记是指应用于私行政领域的登记行为,公行政登记是指应用于公行政领域的登记行为。行政登记不是一种独立的行政行为模式,它只是一种灵活简便的行政管理方式或手段,具备多重性质。本文通过辨析,对行政登记行为的性质进行定位,确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等不同性质状态下的行政登记。  相似文献   

10.
行政取缔行为是行政主体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一个常用方法,但是行政取缔行为在立法和学理上有一定程度的缺失。本文旨在阐明制定统一的立法来规范行政取缔行为,主要包括详尽法律程序、规范的监督内容。  相似文献   

11.
卫生行政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取缔,其法律性质如何一直存在争议,到底是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强制措施,目前仍然难以定论,从其概念和特点人手加以分析,也仍然难以得出结论。然而,卫生行政执法却不能回避使用这一具体行政行为。本文作者提出了规范卫生行政执法中取缔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法学》2015,(6):14-27
强制执行力是行政取缔在实证中呈现的最重要显性特征之一,对其正当性的解读有助于从法理上厘清取缔的内部权力构造,即存在对行政机关的实质性"包裹授权",包括授权做出行政禁令及禁令之即时强制执行,二者共同诠释了取缔非制裁性、终局性和实效性等权力特性,非仅为执法目的的宣示。此为我国取缔的法律治理指明了路向。基于新时期"管理与预防、控制"等"管控"价值的需求,取缔作为聚合了意思行为和实力行为而"处执合一"的综合执法行为仍然有其生命力和存在正当性,应该在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下对取缔的规范设定、规范清理与适用,以及其与《行政强制法》程序冲突的解决等问题做出清晰的处理和释解。通过法律治理有效回应取缔执法中的诸多困局和废除取缔的论说,并建议把取缔作为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使用,避免生活中的滥用和法律意义虚化。  相似文献   

13.
刑事责任是对非法垄断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的重要手段,我国《反垄断法》中刑事责任制度的缺失不利于对非法垄断行为进行有效地规制。本文通过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反垄断刑事责任制度立法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反垄断法的刑事责任制度应当从非法垄断行为罪名的确定及其行为性质的认定、刑事责任追究机制、刑种等方面予以确立。  相似文献   

14.
在《食品卫生法》中,“予以取缔”是对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一种行政处罚。但是,在《食品卫生法》实施七年多来的行政实践中,“予以取缔”的操作十分困难。某市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查处此类案件218起,其中215起放弃了“取缔”。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取缔”的行政属性尚未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丁晓华 《法治研究》2012,(9):110-119
行政机关在经济和社会管理活动中通过取缔活动打击了一系列非法组织、非法经营行为和非法市场,及时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秩序。但行政取缔名目繁多、属性不清、执法混乱,极易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规定权、实施权和实施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取缔活动中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据此接受梳理和检阅,以其是否符合《行政强制法》决定今后走向。鉴于取缔本身缺乏统一模式与实质内容,不构成一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取缔"两字不宜作为法律术语继续出现在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  相似文献   

16.
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除因侵权行为引起须由加害人予以赔偿的外,必要时应辅以社会救助;非因侵权行为引起的,以实施社会救助为主。救助在性质上属于社会保障,应以维持被救助者的最低生活为标准;补偿则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手段,或民事征收征用的对价,或其他合法行政行为所致损失的对价。应进一步发挥保险机制的作用,分别制定贫困救助法和犯罪被害人救助法,建立损害赔偿基金制,对突发事件损失补偿和赔偿的特殊性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7.
在《行政强制法》颁布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对行政取缔的法律属性争论激烈,时至今日仍未能形成共识,造成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混乱,影响了取缔执法的效果。本文对国内学者对取缔法律属性的三类观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与讨论,提出取缔的实质是具有强制特点的行政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取缔,作为对违法行为和违法组织的行政制裁措施,在我国法律、法规、规章中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取缔的概念、性质及其实施方式,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法律解释,给行政机关实施取缔带来了很大困惑,导致了法律规定的“虚置”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尴尬。因此,本文拟就取缔的概念、性质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供同道  相似文献   

19.
行政复议制度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向行政机关申请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请求变更或撤销该行政决定及有关行政机关予以复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和制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即将实施,随着我国行政管理向法制化的目标迈进,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已迫在眉睫,否则,将有碍于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有碍于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因此,我们在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的某些行政确认行为,往往直接涉及当事人权益,甚至应负法律责任,但因其或法律未规定可诉,或已过复议期限或诉讼时效无法胜诉,而成为不可胜诉行政确认行为。这部分行政确认行为,如果与事实的确不符,且成为案件处理的关键证据,如何处理?法学理论或实务界争议颇多。一、不可胜诉行政确认行为的认定行政确认行为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津地位、法律关系、法律事实依法予以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签证和鉴定等的行政法律行为。不可胜诉行政确认行为是指法律未规定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