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依然强劲,但进入下半年,四大不确定风险因素需要高度关注:美国经济走弱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针对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我国近两年对出口增长采取了较多抑制措施。而今年又因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其经济走弱,出现了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周期性增长的缓慢阶段。高油价、持续存在的全球不平衡和高收入国家公共债务的增加是影响未来经济增长的不确定的因素。但由于中国在未来10年内经济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世界经济的增长不会出现持续减速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面临包括进一步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建立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成功地发展服务业等几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2007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并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现实经济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有望增长95%左右 从现实经济增长因素看,2007年,国际国内的环境仍然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首先,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一、扩大内需的重要性———经济发展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的现状 ,扩大内需是当前和今后几年保持我国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内在要求 ,这是我国的长期战略方针。1、扩大内需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冲击的客观需要。首先 ,由于“9.11”事件之后美国经济持续减速 ,欧洲经济增长减弱 ,日本经济继续低迷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一些国家市场需求减少 ,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出口和利用外资带来不利影响。其次 ,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加快 ,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 ,传统产品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知…  相似文献   

5.
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医药行业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机遇l 中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增长。 2 1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2 0 0 1年 2月 1闩 ,雷曼兄弟公司在北京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 :洞悉经济市场 ,掌握无限商机》的中国调研报告。该报告预测 ,中国的经济规模在 2 0 30年 ,会从现在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未来 2 0年仍有潜力达到每年 6 %的平均经济增长率。2 我国医药市场规…  相似文献   

6.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成"黑云压城"之势。因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来探讨以下问题:1、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情况怎样?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有哪些影响?2、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3、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又有哪些影响?我国将如何应对?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4、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相似文献   

7.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成"黑云压城"之势。因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来探讨以下问题:1、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情况怎样?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有哪些影响?2、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3、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又有哪些影响?我国将如何应对?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4、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相似文献   

8.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成"黑云压城"之势。因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来探讨以下问题:1、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情况怎样?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有哪些影响?2、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3、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又有哪些影响?我国将如何应对?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4、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相似文献   

9.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成"黑云压城"之势。因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来探讨以下问题:1、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情况怎样?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有哪些影响?2、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3、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又有哪些影响?我国将如何应对?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4、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相似文献   

10.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成"黑云压城"之势。因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来探讨以下问题:1、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情况怎样?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有哪些影响?2、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3、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又有哪些影响?我国将如何应对?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4、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世界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主讲人:陈东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院副院长我国讲的转变发展方式是以创新驱动内需增长,而美国讲的发展方式转变是要促进出口,限制进口中国产  相似文献   

12.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武  涂颖清 《探索》2011,(3):103-107
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以出口为导向的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日渐式微,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消费也是最直接的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上也能印证这一点。因此,应采取切实措施扩大居民消费,尤其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第一,在世界经济增长急剧下滑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还能继续保持高增长吗? 国内经济学界认为,2002年的经济运行还会延续2001年上半年以来的发展趋势,国内需求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其中投资需求又是维持国内需求稳定增长的推动力量。立足于扩大内需,通过财政和金融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仍会超过“十五”期间的平均增长目标,GDP增长可望达到7%左右。 第二,今年是入世的第一年,我国会出现大量失业吗?  相似文献   

14.
据海关统计,6月份当月,我国出口954.1亿美元,同比下降21.4%,环比增长7.5%。据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出口年均增长18.1%,比经济增长快8.3个百分点;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年来,我国出口年均增长28%。这样的数据,对于2008年外贸依存度仍达到60.2%的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5.
《理论导报》2016,(4):19-20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6.9%,虽然比2014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今年9月份,G20峰会将在我国杭州举办。在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的国际环境下,今年的G20峰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我国经济的创新发展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重阳金融研究所主任贾晋京为我们点评创新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瞭望     
经济增长:结构趋于协调。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2008年消费、投资、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需求结构更加协调。货币政策:多种手段紧缩。2008年从紧的货币政策预计主要包括:2008年中国经济大势展望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政府明知奉行与其他国家相比更高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战略,在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和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的国家的外汇市场上,必然会造成美元币值高估的局面,进而对美国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却要长期坚持实行较高通货膨胀率的经济政策。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中出现巨大逆差,但中国大量购买了美国的国债,为了避免已经购买的美国国债缩水以及中国经济二次探底,中国要慎重地选择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策略,并加强对所购买的美国国债的合同管理,积极调整产业政策;加强中美经济对话,协调货币政策,敦促美国取消一些限制出口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党风建设》2000,(1):15-15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最近决定,实施综合性对策启动经济,具体如下:①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国债发行,保持投资需求的较快增长。②努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民的收入,促进居民扩大消费,积极启动市场。③进一步实施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和促进出口的税收政策。④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GDP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期间经历过三次增长率短暂地低于8%,然后又重新踏上高速增长轨道的过程。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危机,国家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得2009至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增速。但伴随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调整期。从2012至2014年,连续三年我国经济增速低于8%,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制定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左右。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与这一阶段相对应发展状态就是"新常态",它不是主观选择的结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4,(4):58-59
书荐作者:李光耀出版:中信出版社《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摘录:中国领导人真的准备取代美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第一大国吗?中国第一意味着什么?中国成为第一大国后将如何看待美国在亚洲角色的变化?未来几十年,中国能否保持30多年来的两位数增长?中国会成为西方式民主国家吗?中国真的会成为第一大国吗?应该如何评价习近平?这些问题对亚洲和世界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