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发生在21世纪初这场还看不到终点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已经使资本主义制度受到质疑、市场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抗议运动此起彼伏。按理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主张批判和改造资本主义的左翼力量应  相似文献   

2.
当代资本主义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我国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近来,一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说法,尤其引起人们的注意。当代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否真的已经被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所取代?本文就此进行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心理看私人资本主义在新中国头七年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中国成立后,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前后仅维持了七年时间,就被推向“绝种”之路,其中社会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的直观否定取代理性分析,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消灭得越早越好的社会心理。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和当时已经出现的崇拜和依从心理,对于推动私人资本主义走上“绝种”之路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光辉 《求实》2003,1(Z1):140-142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剥削制度的社会,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这是马克思阐述而且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了的。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剥削?机器人能不能创造价值?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分析。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过程,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代,随着经济危机的产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已经升到首要地位,工人起义、工人运动标志无产阶级已经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在理论上美化资本主义制度。为了在政治上武装无产阶级,深  相似文献   

5.
1.资本主义将进入知识和技能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势的惟一来源的时代。在此时代,经济上的成功,依赖于政府投资的加大,资本主义体制要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政府就要在提高人的技能、研究开发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2.在资本主义体制就要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出现了科技和意识形态发展路向不一致的矛盾,它动摇了资本主义体制的基础。这就是资本主义只注重于促进消费,资本家们只有短期投资的视野,看不到眼前的需要和短期的利益就不会去投  相似文献   

6.
《求是》2013,(2):64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新自由主义衰败,引发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危机。近几年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批判新自由主义思潮,进而扩展到批判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关于资本主义的种种神话,已经被它自己制造的危机无情地戳穿,令精英人士崇拜  相似文献   

7.
杨春风 《前线》2016,(12):59-61
正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一部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集毁誉于一身的著作。有人说,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必然趋势,是指导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重要著作。也有人说,它过早地判处了资本主义死刑,百年来的实践证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甚至还是充满活力的"青壮年",列宁的预言已经被击破,  相似文献   

8.
跨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西方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如德鲁克的“后资本主义”、加尔布雷思的“新社会主义”、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等等,虽然提法不同,但都认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发生蜕变,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合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结论已经过时。受此冲击,一些人进而产生疑问:垄断还是不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分析错了吗?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一些探讨。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  相似文献   

9.
四项基本原则,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并不只是中国特殊条件的产物,它表达了社会主义的共性,因而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的,不能有丝毫动摇.民主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回避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在方法论上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同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而看不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在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时,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外在作用、运行机制等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现时代的逻辑是文化的逻辑。马克思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今天的晚期资本主义阶段,时代在发展,理论在进步,文化已经上升到社会本体论的高度,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文化政治学批判"的时代。伊格尔顿对后现代文化与商业、政治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后现代文化是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化的投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犬儒主义的投降,远离了文明。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是根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地、全面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辩证过程,从总体上、本质上及其发展的总趋势、总方向上提出来的。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已经不完全是一种科学的预测和设想,而是已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历史所证实。在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代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股思潮,已经产生和发展了半个多世纪。长期以来,其理论观点被资产阶级视为“马克思主义”,而被工人政党斥为“修正主义”。只是在1968年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了“五月风暴”,奋起造反的青年学生和工人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奉为自己的思想武器以后,它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并且被一些人称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团场夏夜     
酷热随着火红的夕阳缓缓滑过山岗,天渐渐地凉爽起来,缕缕炊烟已经在召唤着劳作的人们收工。天山山脉那线条刚劲的山脊更显强健、苍莽,被矇眬柔美的丛林衬托得更显静谧、多情。现在的团场已经看不到农人扛着锄头、挎着篮子或者是牵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基础上。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作为与社会主义对立的思潮,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对我国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研究重点与古典西方政治思潮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但是却未能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与解决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其精华,但同时也要坚信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时期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王长江撰文指出,必须承认,和过去我们所理解的资本主义相比,今天的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这样一个资本主义,我们必须像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一样,把它搞清楚。 今天的资本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革命领袖们预言的那样很快走向灭亡,而是相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新的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实际上把资本主义看做一个好战而有法术的病人。这个隐喻反映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进步性与残酷性、资本主义的能耐和资本主义的病态本质的认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隐喻和认识为其后继者提供了基本的认识框架。基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隐喻和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代资本主义被取代的不可避免性及其长期性。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必须学习和继承的,但从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来看,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当我们能看清这一点时,我们对资本主义的学习其实就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当代资本主义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其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从罗斯福新政算起到现在大约七、八十年的时间,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制。当代资本主义在其自我调节过程中的这些新的体制、新的特点以及新的规律,对我们如何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去年提出的“四个如何认识”问题 ,其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 ,而与此联系最为紧密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历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 ,曾以其非凡的政治胆识和超人的理论思辩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科学认识的创新思想。他指出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不能单单只停留在经济制度和技术管理层面的利用上 ,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和借鉴其已经被证明是人类共同财…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基础上。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作为与社会主义对立的思潮,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对我国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研究重点与古典西方政治思潮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但是却未能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与解决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其精华,但同时也要坚信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时期发展后必须取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